大班教养笔记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1-11 20:28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23 07:14
大班教养笔记(一): 幼儿的沉默寡言
我班的王晓芳小朋友异常听话,上课十分认真,也不跟别的小朋友胡闹。就是有一点,平时沉默寡言,不爱说话,总喜欢自我一个人静静的玩。
我明白这个孩子不善交往,必定会为她的将来产生必须的影响。所以,我决定给她改掉这个坏毛病。我首先鼓励别的小朋友主动和她玩。问她:别的小朋友和你玩你高兴吗?那你去跟别的小朋友玩,他们会怎样呢?她很快就明白了我的意思,并也主动的和别的小朋友一齐玩。
过了一段时间王晓芳小朋友开朗多了,也爱说爱笑了,还交了好几个小朋友呢。我真替她高兴,家长对她的改变也很高兴。
大班教养笔记(二):
收拾玩具的那些事儿
我们班的孩子十分热衷于建构区的材料,每每区域活动时间那里总是客流不断,平日里短短的过渡时间,孩子们也总要去摆弄、欣赏一番。男孩子喜欢搭建不一样款型的军事武器、建构各种堪比著名建筑的建筑物,女孩子则偏爱搭建无所不能的魔法棒以及能够捕捉美丽瞬间的照相机。
在开始玩之前,他们会为自我的创作储备足够多的材料;在玩的过程中,专注于两手之间的作品,完全不在意自我是蹲着还是席地而坐。我常常会被孩子强大的兴趣和专注度所折服,可是问题也由此产生:孩子们过于的专注常常忽略自我在搭建时碰掉的玩具、急于把作品移至展示台却忽略脚下被踢开的积木。在结束活动的时间,孩子们为了保护自我的作品都不舍得离开展示台附近,根本就忘记了还有积木被遗留在建构基地上。不是我玩的积木便由此产生。
当应对如野花般零星在地的积木,我们很难再辨识出这是谁拿到那里来的,如果问是谁玩的,得到的答案无疑是不是我玩的,所以这样的查案似的问题基本是过场话!前期,我们的策略是要求但凡进入建构区游戏的幼儿都要一齐收拾,但时间长了,便发现每次在那里收拾的总是几张同样的脸孔,有时甚至他们没有去玩过,也会因着喜欢收拾而进取的加入其中,而一些真的玩了却不想收拾的孩子便理所当然的不收拾了。对于此能够看出随着孩子的成长,收拾问题是有着不一样原因的。那些喜欢收拾的孩子多半是基于小班时良好整理习惯的养成以及满足当下被教师认可而获得成长满足感的心理需求,而那些不收拾并推脱说不是我玩的孩子,一是因为他们收拾物品的习惯没有养成,二是因为他们在对物品的归属意识上很明确,如这不是我带来的玩具!,三则有可能是他们职责感的萌芽相对晚些。
由此,我所想到并实施的策略基于行为后果法产生的把没有被收拾的玩具送走!目的是让幼儿感受不收拾玩具,玩具会越来越少,以至于不能玩充分玩的后果。一些敏感的孩子很快就了解了教师行为的目的,表现出不舍之情,但一些男孩子更关注教室里还有几箱玩具,这一点也体现出了幼儿思维方式的差异。所以,我意识到这一行动需要持续一段时间来进行!接下来,我期待着孩子们良好行为的出现,能够有多一点对团体物品的职责感!
大班教养笔记(三):
我刚来到这个班时,我们班的孩子都很听话。例如张馨茹王新格等人,她们不管是在上课还是在平常都很懂事,也很乖,可是最近张馨茹有点不听话了。上课时别的小朋友都在安静的听课她就在那说话,我就叫过她来问说的什么,可是她怎样也不说话,我没办法只好让她回到座位上去了,可是过了一会她有在那说起话来了。
第二天早上正好是我站门口,我就找馨茹奶奶说了这件事,馨茹奶奶说:她那是和你熟悉过来了,摸清你的脾气后就不怕你了。我笑了笑了说:我并不是要让她怕我,我是为了孩子好想让她能够养成良好听课习惯。馨茹奶奶说回家和馨茹谈谈。
回到班后我叫过张馨茹来说:教师明白你最棒了,今日上课不随便说话,能够安静的听课,是不是啊!她一开始没有回答我的话,我就说:如果你今日表现好教师就给你贴个小红花好不好啊!她说好!就这样在上课的时候,张馨茹果然没有乱说话听的很认真。
之后我发现,每当我对孩子们说你真棒时!他们的脸上都会洋溢着一种幸福的表情,而那些不听话的孩子每当听到你真棒时都会变得很听话,我认为当教师的要时不时的赞美一下身边那些不听话的孩子,因为每个孩子都是期望得到表扬的。而那些捣乱的孩子经常犯错那是想引起教师注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