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到大厂产品经理offer的应届生都什么水平?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08:52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15:41
第一部分 进大厂的产品经理必读下面的回答有几千字,是和很多业内知名的产品经理,例如梁宁老师(《得到》产品思维三十讲的作者)等一起讨论的结果,包括了产品经理应该具备的能力体系,以及如果没有项目经验,应该怎么补充项目经验。
无论是不是应届生,只要你想成为产品经理,以下内容都非常重要。
昨天我回答了一个产品经理学习的问题,这里面胡老师的补充非常好(胡老师是阿里P10的产品经理),也补充进来。
第二部分 拿到 Offer 最重要的因素:做出项目作品很多同学都想拿大厂的 Offer,包括很多已经工作的同学,也想看看如何进入大厂。
但是更重要的是,你需要先具备一个产品经理真正的素质,只要能力足够了,想去哪里只是看个人选择了。
产品经理有很多能力模型,但是我觉得把模型列出来大家未必容易真正理解。
我想按照一个能够拿到大厂产品经理 Offer 的应届生实际情况来写。
最核心的是要有相应的「作品」这里的作品,指的是你的项目经历和经验。
也就是说,在面试的时候,你需要拿出能够证明自己水平的东西。
因为大学里并没有相应的产品经理专业,所以很多人都会说我就是没有经验,希望进到公司再去学习。
但是你只是和人说「我不会,但是我愿意学」,基本没有希望。
做产品经理的,几乎都是转行过来的。
缺乏实践机会几乎是每个人都会面临的问题。
如果你要胜出,就是要克服困难,做出自己的作品来。
你可以找几个同学一起自己做项目,实际在企业中兼职做的,或者自己的想法做出来,都没有问题。
甚至不需要项目上线(真正项目上线也不是你能搞定的),只需要在其中能够体现你的能力。
这是一个典型的项目输出示例,在里面要能够体现出来你确实掌握了产品经理的方法,能够做出东西来。
经常容易被忽略的是在这些项目中,你要把调研、分析过程体现出来。
很多人认为产品经理就是画线框图的,这是非常错误的认识。
画出线框图、做个原型,只是工具,重要的是你是怎么了解用户、确定需求的,以及如何在业务层面、商业层面、数据层面思考问题的。
这个学期我们的知群在北邮给研究生开了一门产品经理的课,这些同学里很多人毕业的时候肯定会拿到大厂 Offer。
我在上课时就在做一件事:让大家不断的沉浸到产品经理的视角当中,真正理解产品思维。
产品经理的思维方式本是一项专业能力,和普通用户是不一样的。
第三部分 必须具备:产品经理的能力体系我把产品经理的能力分成三个层次:作者:马力在知群链接:https://www.hu.com/question/321875211/answer/1558096041来源:知乎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器就是各种工具,比如软件工具等等。
术是各种方法、流程等等,比如需求调研的方法、线框图的方法等等。
道是各种原理、原则和规律,是底层思维能力,例如遇到产品的各种事情时,应该如何决策。
围绕着这几个层次,我分成下面这些点详细说说:1.器的层面,产品经理需要掌握各种工具,这是武器例如 Axure 等原型制作工具。
工具是基础,但是选择面比较广,有很多产品经理甚至直接用 PPT 来做原型,也没有问题。
我自己很多年前用 Excel 电子表格做过原型,也挺好用。
前几天有个同学说,他平时软件工具用的很熟,但是就是在具体遇到一个产品决策时,不知道该怎么做,觉得最需要的是思维层面上面的突破。
而他的同事,一位资深的产品经理,在软件问题上需要向他请教,并不精通软件。
但是这位同事真正做产品的时候,产品的思路特别清晰,大家都很认可。
软件工具的学习,我建议最好的方式是用到的时候快速学习,根据需要来学习,这样最快。
不需要在一开始入行的时候花大量的时间学习,这样容易本末倒置。
对于产品实习生,至少能够掌握常用的工具,这一点是最容易的。
2.术的层面,产品经理需要掌握各种体系化的方法,这是战术在做一个产品的时候,首先需要用户调研,了解用户是谁,他们的需求是什么,这时候有各种做用户调研、需求分析的方法。
产品目标怎么分析?我们可以 SMART 分析法等等。
用户需求的收集,可以用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
产品经理还需要了解市场和业务,这时候需要一些市场分析的方法,如 SWOT、PEST 等方法,还可以用商业画布,有体系的梳理产品、市场和业务。
再往下,产品经理要输出各种文档,可以用业务流程图、功能流程图、页面流程图、线框图、用户故事等。
在持续做产品规划时,还会用到一些方法,例如卡诺模型、四象限方法、瀑布流法等等。
这些方法听起来很多,其实真正在产品经理的实践当中,都是分散来用的。
你在不同的公司、不同的项目和产品里,可能会用其中一部分方法。
有效的运用这些方法,确实能够事半功倍。
对于产品实习生,应该掌握常用的方法。
现在学习资源和渠道这么多(知群就是好渠道),如果在应聘实习生之前还没掌握,就不是能力问题,是态度问题。
3.道的层面,产品经理要具备各种底层思维,这是战略比如我们遇到一个产品的问题时,应该怎么分析,有哪些原则来帮助我们快速做出决定?很多同学在面对一个产品时,都不知道应该从哪个角度入手,到底怎么思考问题?什么样的产品是好的产品,什么样的做法是不好的?有哪些原则、规律?就像学物理学化学,在做出各种在现实世界中起作用的产品时,要先了解背后的物理原理和化学原理。
对于产品实习生,应该逐渐开始积产品思维,在做出各种产品决策时候(对于实习生,往往是一些细节的地方),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
接下来,说一些更具体的点:4.产品实习生要具备良好的「表达能力」产品经理本身是一个需要很多交叉领域知识的职位。
领域知识在每个行业都有差别,但是有一些基本能力是相通的,例如表达能力。
表达能力不仅仅包括口头的表达,更重要的是方案化、原型化、文档化。
将自己的想法、捕捉和分析的需求、落地的方案表达出来,让决策者、团队、相关合作方都能够顺畅的理解,甚至做测试,这些都非常重要。
如果你有一个想法,那么它只是想法,只有将想法转化成方案,才具备真正往下推动的意义。
方案意味着不同层面的描述、规划、蓝图等等,也可能就是细化的线框图、原型。
总之要让人能够看懂前因后果,能够建立起对于产品的认识,而不仅仅只是随口一说,这样的普通用户谁都能做到。
文档化需要将方案进一步细化和落实,能够和工程、运营等对接起来,再往下传递。
很多工具都能支持实现表达的目的。
Word、PPT、甚至 Excel(一样有人用 Excel 画原型),各种原型/线框图工具,熟练之后,只要找到自己顺手、团队协作容易的工具就可以。
这里面重要的不是工具本身,而是对于想法的细化,对于需求和发现的准确转化和描述,能够把事情说清楚、说明白。
这一点对于很多初学者是很大挑战。
产品经理的输出需要逻辑清晰和条理明确。
表达的好坏,首先就是对于问题分析的透彻、条理和系统。
5.产品实习生如果能对相关的业务和行业有良好认知,会是加分项如果你是做面向最终用户的强体验型产品,那么掌握良好的交互设计知识和技能,就很重要。
因为这是用户最终要感知到的,你应该对此有足够的认知和感觉。
而如果你是做商业产品,那么交互需要了解,但比重就没有更好的认知业务、领域知识大,后者会是决定性的。
知道自己所在的领域怎么「玩」非常重要。
知道用户从哪来,钱从哪来,中间怎么转化,有哪些坑,有哪些细节要解决,这些往往需要深入了解领域和行业才能知道。
一位产品经理朋友有一次和我非常深入的介绍他所在领域的「玩法」,我们精确讨论到了一些看起来简单的数据应该获取、怎么处理等等,很细节的点,也许意味着大量的工程和运营投入。
而在这个时候,流程、交互等反而是下一步要考虑的事情。
要迅速掌握,就需要自己深入调研,以及大量的和有经验的人请教、交流,储备自己的弹药。
很多资深产品经理朋友在一起吐嘈,说产品经理现在画画线框图、做做交互,感觉可替代性很高,大家总是开玩笑说很有危机感。
实际上,当你深入了解一个行业,掌握从宏观到微观的细节,各种各样的点,那么至少在这个领域,你的价值会非常大。
所谓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就是要看懂这些事情怎么「玩」。
6.产品实习生应该具备基础的产品思维和设计思维这里说的设计,是指「大设计」,而不是单纯的设计界面。
市场、用户、需求、功能、交互、视觉、内容、运营、推广、传播、变现,每个环节都有其中的设计。
在这里面具备产品思维和设计思维,就是要我们在各个环节上,既深入,有能串联起来,定义问题边界,找到条件*内的最优解。
互联网产品既要处理传统的商业问题、内容问题,更要处理用户的认知行为、认知心理,每一个点都可以作为杠杆,撬动用户对于整个产品的行为。
例如增加收入,可以从增加流量获取(从内容推广获取、钩子获取、找到存在红利推广的池子等等多种手段)、提升转化(运营活动、改进界面、文案提升等等)、引导用户行为等等很多方面来着手,这里每个点的设计都可以深挖。
这里最关键的,是具备这样的思维和意识,找到很多产品背后运转的本质规律,将规律和自己的现实结合起来。
每个设计背后,都能够找出决策依据,而不是自己的纯感性的认识。
7.产品实习生应该有理解用户、洞察需求的意识,掌握基本的方法有朋友说他带产品经理新人时,会让他/她先处理一段时间用户反馈,从各个渠道里收集反馈(自己后台的、微博的、知乎的等等),对反馈进行分析处理。
这是增强用户感知的好办法。
实际上,我们将这称作「用户研究」,用户研究是有很多方法的,无论是定性还是定量,归根结底,在于增进自己对用户的了解。
因为即使自己就是用户,也往往并不典型,或者没有代表性,只要广泛的接触用户,增加自己的「用户感」,才能让自己更好的往下做产品。
我们早期在做豌豆荚时,我曾经做过一个用户研究,方法很简单,就是观察法,有系统的记录在当时那个时间点(智能手机发展的初期),周围的普通用户都在用手机做什么。
听起来很简单,但是记录了一百多人,就能够看出一些有意思的结果了。
以前做用户测试(可用性测试),我会和上百个用户一起做测试,观察每个用户的行为,这样的测试做多了,会习惯性的让自己处在一种「冷静」的角度,充分感知到普通用户和产品经理、设计师的差异。
用户研究能够完全指导我们的工作么?回答是否定的,因为用户需求和用户行为本身具有复杂性,很难通过简单的研究全面和深入的掌握,而时间的开销也非常大。
但是用户研究重要么?重要。
以前传统大型企业中的用户研究,很多时候容易沦为形式,通过一堆图表和用户的语言,来在做决策时避免责任。
在互联网行业中,我们更多的是要通过用户研究不断增加我们对于用户的感知,为我们提供养料,启发我们对于用户需求和用户行为的洞察,这是 Insight.这样的洞察不是一朝一夕的,而是不断深入了解用户,了解行业,无论是用户访谈、问卷调查、行为数据的分析等等,除了帮助我们获得一些即刻的认知,更重要的是不断拉近我们和用户的距离,建立起这种「用户感」。
8.产品实习生如果既能够深入细节,又能够跳出来看整个业务,会是很大的加分项很多新人其实做不到这一点。
很多产品新人一上来就直奔细节,页面有什么问题、流程怎么做等等。
本身这是对的,这些都是基本能力,但是还不足够。
能够深入到细节,同时也能把自己拉回来,站在更高的层次看问题,产品的、业务的、行业的。
如果只陷入到细节里解决问题,往往只能就问题解决问题,但很多时候问题的边界往往不对。
一个视频产品,交互固然也重要,对于内容品类的选择、头部内容的把握、内容的分发效率,这些更重要。
如果定义错了问题,那么无论在一个点上再怎么使劲,往往也很难有更大的成效。
本质上,这是一种抽象能力,在各个层面上进行抽象。
这也是做产品有趣的地方。
有点像智力+体力游戏,不断推进自己深入的思考,看清楚问题的本质,也就是不断在抽象问题。
这种能力的积累,需要不断拓展自己的视野,增加自己的信息量,并且还要和实践结合在一起,真正的见多识广。
额外的说,在工作协同、职场上的抽象能力、定义问题的能力也很重要。
上级分配的工作,首先要思考,上级的目标是什么,如何完成这个目标,而不是一上来就机械的执行。
这同样是一种抽象能力。
9.产品实习生需要注重格局、信息量和圈子/人品很多产品经理喜欢蒙头做产品,这固然也对。
但是另一方面,产品经理需要获取大量的用户信息和行业信息,需要各种各样资源的支持与协助。
要了解、要懂的东西太多,如果自己太封闭,始终只有自己一小块的认知空间。
学习能力应该是很多产品经理真正的竞争力。
例如除了做好产品本身,同样应该了解推广和流量获取,了解 SEO、ASO 等等。
这些信息没有即时的书本来教,就需要和有经验的人学习,需要不断的创造条件获取经验。
看到别人,首先想想自己能够获得什么,而不是只盯着对方的短处。
看懂事情,就是需要增加自己真正有效的信息容量。
某个朋友做的已经非常优秀了,但是常常能看到半夜还在学习,记笔记,还在到处和人请教问题,发现有自己能够学到的东西一点都不放过机会。
这样的感觉,才是成长的样子,以及真正的格局。
在行业里,对于行业信息的获取,往往并不只是案头工作。
各个行业里的、本行业里的「玩法」,各种流量的获取策略,这不是简单从书本上、网上、一个地方获取到的。
这需要随时有这种敏感的意识,捕捉来自各种地方的信息,做一个有心人。
这里面还有一点,是人品。
单纯的索取,很快就会枯竭,人家为什么要帮你?人和人之间的信任、认可,都是相互的,在团队内*,在外部也是这样,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有了更多人的帮助,哪怕只是信息上的,成功的概率会更大。
共勉。
第四部分 没有项目经验经验怎么办:一套完整解决方案没有项目经验怎么办?项目不够好怎么办?这里是一套完整解决方案:我是中国第一批移动互联网产品经理,也是知乎关注人数最多的产品经理。
知群通过和阿里、腾讯等各大公司的合作来帮助大家,同时,知群的合伙人还包括梁宁老师(《得到》上的产品思维三十讲的作者,互联网领域最知名的专家之一),现在已经有200家以上的公司在知群招聘人才,都认可知群的教学模式和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