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香包——黄土高原的文化符号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2-04 21:45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14 14:25
历经千年的文明,庆阳的香包在历久弥新的老师翻转中,传承着庆阳妇女质朴淳厚的品质,也积累着哪些我们不曾遗忘的乡间故事。
香包在最早的时候被称为是容臭,中国传统的香囊多用绸布制成,在外边绣上各色的图案,里面填充上香料(传统上一般时候熏草和艾叶,加上雄黄),所以香包一般都被认作时候辟邪的祥物,在端午节的时候佩戴。
屈原曾经在他的《离*》中有“扈江篱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其中江离、辟芷、秋兰均为香草料,这句话的意思是:“装满香草的佩帏(即香包)带在身上”,可见当时人们已经有佩戴香包的习俗了。
在庆阳当地,属正宁的香包最为出名,这里的人们将香包俗称为“耍活子”,在端午节的时候,大街小巷之间,奔跑游走的孩子身上佩戴者各式各样的“耍活子”,有的手上还带着蒜骨朵儿,细心的人们也会在七彩绳上带上铃铛,这样孩子在游走的时候就会传来清脆的叮当声。
这是一个民间的传统艺术,也是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每一个乡间的艺术上,能够窥探出来的是流传久远的历史文化,和人文地理。
庆阳的香包在形态上比较的粗狂,其中的各种造型蕴含着庆阳地区的农耕文明。在古代农耕文化比较显著的时期,男耕女织是社会运行的规则、在生产力比较落后的时期,妇女们除了日常的一些劳作之外,还会制作一些艺术品来增加生活的趣味性。于是山间河流,草木虫鱼,飞禽走兽等都是她们最丰富的素材,将这些描画出来,然后用自己的手绣出来,香包就此产生并流传了下来。
在历久弥新的传承下,如今的香包有头戴式的,有佩挂式的,还有一些专门用来装饰的香包。在当地的*大力的支持下,这个民间的艺术也被发扬光大。每年的端午节都会举行香包节,各地的刺绣能手都会来展示她自己的心仪制作。每年的香包节都会吸引来全国各地的人观光。今年由于疫情的影响,香包节的举办暂时还没有消息,但是闲杂距离端午节还有十几天的时间,大街小巷已经有很多的民间艺人拿出自己制作的香包在街上售卖。一眼望去,红彤彤的一片,走进细看的时候,你就会被这些形态各异,做工精巧的耍活子深深的吸引,并折服于这精巧的作功。
庆阳的刺绣不仅仅是制作出各式各样的耍活子,他也传承着庆阳的母亲对于女儿的一种深切情谊。
在果果的家乡,母亲都会为自己未出嫁的女儿绣制各种吉祥图案的鞋垫,还有非常漂亮的枕头,当然一定不能缺少的就是那双由母亲一针一线做出来的绣花鞋,当姑娘出嫁的那天,这些鞋垫和枕头以及鞋子都会作为陪嫁的物品跟随者女儿,无论走到哪里,身边都有母亲深深的牵挂。万爱千恩百苦,疼我孰知父母?
提到这里,果果是深有感触,在我们的老家,姑娘要上花轿的时候,出门前要盖好盖头,手里拿着一把红筷子,在出闺房门之后,将手里攥着的筷子向后洒出,这个时候,外边锣鼓喧天,唢呐声声悦耳,周遭的人们脸上挂着笑容,但是你会看到女儿的母亲眼里噙着的是不舍的泪水。白头老母遮门啼,挽断衫袖留不止。
庆阳的香包,是一个美丽的奇迹;庆阳的刺绣,是一个个不能被遗忘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