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1-29 13:41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7 15:25
1946年3月11日,苏联红军开始由沈阳沿中长路逐步撤出,3月13日,*军队主力进占沈阳,并以这个城市为基地,开始向周围地区扩展。
接着,辽阳被*新六军进占,抚顺被*五十二军进占,铁岭被*新一军进占。关于东北问题的谈判迟迟没有结果,*军队利用关内停战的时机在关外大打,试图让东北问题在战场上解决。
东北局从沈阳迁往抚顺,再从抚顺又迁往本溪,后来又从本溪迂回抚顺,再从抚顺迁往梅河口。
3月25日,**致电林彪、彭真,指出东北无条件停战的协定将在数日内签字,“在此时间内,顽方会拼命进攻,企图控制更多的战略资源要点,而你们应尽一切可能,不惜重大牺牲,保卫战略要地,特别保卫北满”。
两天后,国共双方关于东北停战问题的谈判达成协议。但墨汁未干,杜聿明就密令*军抢占战略要地。
4月2日,*军开始北犯四平。
看来,林彪对打赢四平这一仗是充满信心的。
四平,作为南北满的中间地带,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地位,拿下它,就能够争取到东北战局的主动权。林彪现在需要的是再加上一把劲,全力挡住*军队的北上,在四平筑起一道坚实的屏障。
*对林彪的想法深为赞许,他电告林彪:“集中6个旅在四平地区歼灭敌人,非常正确。党内如有动摇情绪,哪怕是微小的,均须坚决克服。希望你们在四平方面,能以多日反复肉搏战斗,歼敌北进部队的全部或大部,我军即有数千伤亡,亦所不惜……本溪方面亦望能集中兵力,歼灭进攻之敌一个师。……上述两仗如能打胜,东北局面即可好转。”
*对四平寄予厚望,对守卫四平的林彪也寄予厚望。由于蒋介石把作战的重心转移到以长春、哈尔滨为主的东北北方,四平更显得举足轻重,一个要坚守,一个要突破。
*告诉林彪:“一切决定于战场胜负,不要将希望放在谈判上。”
林彪心领神会,四平一定要守住,这一仗一定要打赢!
四平保卫战是从4月18日正式开始的。此前的金山堡、大洼战斗,*七十一军八十七师,以及增援的九十一师,被我军歼灭了4300余人。
四平街战斗,*派上了7个师,而林彪则集中了13个师的兵力予以阻击。
*对林彪在四平的防守是满意的。4月27日,**电示林彪:“四平守军甚为英勇,望传令奖励。”
就在四平保卫战开始的同时,盘踞在长春的被*收编的伪军姜鹏飞部及日寇残余势力均被东北民主联军攻克,长春解放。接着,东北民主联军又收复齐齐哈尔,歼灭*土匪武装3000余人。4月28日,东北民主联军又接管了哈尔滨市。
长春、齐齐哈尔、哈尔滨等地控制在东北民主联军手中,这是林彪抢占战略要地的又一着胜棋。
早在国共关于东北停战协议签订之前,*就要求林彪、彭真注意北满的这几座大城市,争取在苏军撤退后的一两天内就控制住这些城市。现在,这些目标又完成了,林彪的脸上露出了少有的轻松笑容,东北局以林彪、彭真、罗荣桓的名义通令嘉奖保卫四平的将士。
胜利的天平开始倾斜,东北战局也渐渐转向有利于*党的一方。
关于东北问题的谈判依然在继续,这是桌子上唇*舌剑的战斗,与真*实弹的前线一样需要有勇有谋。 历史 上的许多刀光剑影的战斗,总是不断地交替甚至同时在谈判桌内外展开,两个战场互相制约,互相牵制,相辅相成。
蒋介石的美国特使马歇尔在重庆与周恩来会谈时,转达了蒋介石关于东北问题的主张:必须收复长春,然后再谈和平。而*则坚持应立即无条件地停火。
蒋介石怎肯善罢甘休,除了在东北已有的5个军之外,他先后又运进了六十军、九十三军、五十三军,使*在东北的兵力达到了8个军、22个师,真正是兵强马壮。
*及时将谈判桌上的信息传达给前线的林彪,并对东北战场作了部署:“东北战争中外瞩目,蒋介石已拒绝马歇尔、民盟和我党三方面同意之停战方案,坚持要打到长春,因此我们必须在四平、本溪两处坚持奋战,将两处顽军打得精疲力竭,消耗其兵力,挫折锐气,使其以6个月时间调集的兵力、搜到之弹药受到最大消耗,来不及补充,而我则因取得长、哈,兵力和资财可源源补充,那时便可能求得有利于我之和平。……力戒轻敌,每战必须集结全力打敌一点,以期必胜。”
要在谈判桌上取得真正的和平,*党必须在东北占有一定的地盘,要取得这些地盘,就必须守住长春、哈尔滨,守住长春和哈尔滨的关键在于先守住本溪、四平,以此来牵制住*的军队。
但是,*的部队在人数和装备上都占有比较明显的优势。本溪保卫战,东北民主联军虽然歼敌万余人,但整个防守力量仍显得过于薄弱。林彪决定放弃本溪,将本溪的主力调到四平去,筑起通往北部的最后一道防线。在这道百里防线上,林彪放了6个师与敌人顽强抵抗。
*的部队在占领本溪后也加紧往四平派兵,到了1946年5月14日,10个师的部队在飞机、坦克和大量炮火掩护下,向守卫四平的东北民主联军发起了轮番的进攻。
守卫在四平的东北民主联军经过1个多月的防御作战,伤亡竟达8000余人。现在*又是大兵压境,林彪觉得再继续硬拼下去,除了伤亡还是伤亡,更让他头痛的是:这种伤亡究竟能不能保住四平?
5月18日深夜,他向*和东北局紧急发去电报:“敌本日以飞机大炮坦克车掩护步兵猛攻,城东北主要阵地失守,无法挽回……现在进行退出战斗。”
*接到林彪的来电后久久地没有说话,他在揣摩林彪的想法:现在进行退出战斗。
这不是请示,而是报告,关于正在进行的行动的报告。林彪的撤退,证明敌我的力量悬殊是存在的。林彪来电的意思就是说:四平守不住了!
*再次将前线的决策权交给了林彪,如果守不住四平,还不如保存实力以图后谋,留得青山在,还怕没柴烧。他相信林彪是能带兵打仗的。
实际上,民主联军在*的电报到来之前便从四平开始撤退,决定是林彪作出的。但总部撤到四平以北的梨树时,作战科长王继芳竟然带着实力统计和撤退计划火线叛变。*得到民主联军情报,更加紧了追杀。
林彪被王继芳气得脸色铁青,一只拳头捏得很紧,恨不得马上能伸出去狠狠地打上一场!
但敌人追得很紧,鸡蛋碰石头,吃亏的还是自己,林彪憋着一口气,带着部队继续北撤。
会议最后决定再向松花江以北撤退。但是,接下来的情况却更加糟糕,连日奔命似的撤退使部队乱得一蹋糊涂,人心惶惶。战士们议论纷纷:“逃、逃、逃,逃到什么时候是尽头?”
“这样狼狈地躲下去,还不如拼死跟*干上一仗!”
再这样乱下去,部队就完了。林彪的心情愈加烦闷起来,但他是一军之帅,他不能乱。
6月1日,他向*发去电报,要求放弃哈尔滨。
撤退途中,他总是首先询问电台与*及部队联络的情况,他想从这些联络中找到一些比撤退更好的办法。
一次,部队撤到了舒兰。林彪仍像往常一样询问秘书:“跟*联系上了吗?’’
“报告首长,电台还没有送到。”
“怎么回事?”林彪一下很不高兴。
“李作鹏坐着电台的吉普车,电台在后面。”
“什么?他凭什么占用电台的吉普车?”林彪发火地问,秘书在一旁也不好出声。
“李作鹏在哪里,带我去!”
当林彪来到李作鹏的住处时,看到李作鹏正围着炕桌在喝酒。他顿时勃然大怒:“你*占了电台的吉普车,还有闲心在这里喝酒?”
林彪上前就掀翻了李作鹏的酒桌,并就近抡起一个挎包向他打去。周围的同志见状不好,赶忙上前劝阻。李作鹏自知理亏,也不好多言语,林彪这才骂骂咧咧地走了。
林彪好不容易等来了*的电报:
同意你们作放弃哈尔滨之准备,采取运动战和游击战方针,……作长期打算,为在中、小城市及广大乡村建立根据地而斗争。对于分散与孤立之敌据点,应在可能条件下攻取之。目前军队应争取休整、恢复疲劳,提高士气。
林彪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休整,恢复,不要去硬碰硬,有机会再打一些十拿九稳的胜仗来提高士气,*的电报仿佛给林彪吞下了一颗定心丸。
蒋介石对于前线的战事也异常热心起来,他亲自从南京飞赴沈阳督战。接着,又率白崇禧、杜聿明到长春,召开军事会议,进一步策划东北的内战。在美国的积极帮助下,*部队在东北已达27万人,对东北民主联军的进攻达到顶点。
6月6日,国共双方又达成协定,从6月7日中午12时起,停战15天。后来,由于*军队未能准备好新的进攻,并且,受到关内战场的牵制,实际停战延续了4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