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国培的相遇相知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1-28 07:36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29 05:02
国培是激励,是唤醒,是点燃。
2000年8月,我满怀着对教育的憧憬,成为了一名老师。最初几年确实是*满满的,可后来,不知什么时候,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重复性的工作,鸡毛蒜皮的小事已经让我感觉不到新意,既无聊又疲惫。依稀记得,这样的日子过了很久。
直到2017年秋季学期,我初识国培。“国培”那时还是一个新鲜的名词。至今我仍然记得很清楚,那一年的国培为期八天,分为四期进行,连续四个周末不休息,尤其是后面两期,天寒地冻,我们语文组的培训地点——冶峪中学的生化实验室里也没有供暖设施,我穿上了自己最厚的棉袄,里外好几层,冻得手脚都麻了,却不曾抱怨过一句,因为那是我在聚精会神的聆听这专家的讲座,不断的记录这讲座中的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新的思想,一些真实而生动的案例总会赢得阵阵掌声或者一阵笑声。最让我记忆犹新的是曾静老师的一节示范课《最后一课》,曾老师温文尔雅,循循善诱,从读课题入手,到读小弗朗士,读韩麦尔先生,最后引导学生将课文内容改编成一首小诗。整个课堂充满了朗朗读书声,当时每个人都沉浸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中,不仅孩子们的眼睛闪闪发光,就连在场的每一位参训老师也两眼放光。。我特惊讶,语文课还可以上的这么有意思,太有语文味了!当时我就想,我以后的语文课也要上成这个样子,让每个学生的眼睛都要有光。那一天窗外飘着雪花,寒风刺骨,可我的心却是火热火热的。
很庆幸,在这一次的国培学习中,我认识了生命中的一个贵人,是她在我教学陷入困境、无法突破瓶颈期,最无助时带领我成长的人——丁亚丽老师。第三期学习活动中,要求参训学员中选四位老师,每人上一节微型课,我是第一个报名参加的,被安排到第二天下午的第一节来上。当时我特想上好那一节课,想把自己前两期学到的都新的理念、新的方法都用到这一节课中去,翻教材,翻教师用书,网上看别人的教学设计,晚上熬到12点多,可以说是费尽了心思,选好课《桃花源记》,写好了教学设计,制作了PPT。第二天上午有两位老师展示了自己的微型课,丁老师都对其进行了精彩的点评。从她耐心细致的点评指导中,我才认识到,自己的的课有太多的问题:微型课15到20分钟,而我的课内容太多了,20分钟根本拿不下来;选取一个点,设计自己的教学,要让学生学透,而我的课教学目标太多了,既有文言实词虚词的理解、句子翻译,又有课文内容分析,文章主旨的探究。当下我立即决定,中午休息时间不吃饭,回家改。到了下午我展示完之后,丁老师就评价“你是一个很有思想,可塑性很强,很有潜力的老师,要继续在教师专业成长之路上努力前行”,正是这样一句激励性的话语,让我热血沸腾,激起了我的熊熊斗志。
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就和什么样的人在一起。那一次,我主动加了丁老师的微信。我教学中,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困惑,都会请教她,每一次,她都会不厌其烦的给予我指导。后来,我成为了她工作室中的一员,在她的带领指导下,我成为了咸阳市初中语文教学能手,圆了我最初加入教师行列的梦想。这些,都是国培给予我的,谁能想到,就参加了一次国培学习,就能让我脱胎换骨呢!
近几年中,我也陆续参加了几次国培学习,最远到过江苏泰州,去过洋思中学,最近去过西安、咸阳,到过西安航天中学,感受了不同地域教育的不同理念,不同方法,也感受到了我们西部教育与南方教育的差距。聆听了许多专家老师的讲座,南京的丁卫军老师的简约语文,王君老师的青春语文等等;也听了一些专家名师的观摩课,王杰老师的陌生化阅读《开往远方的列车》、肖培东老师的《登勃朗峰》《怀疑与学问》等等,我也参加了几次同课异构或示范课展示,与参训老师们报团成长。每一次的国培结束后,我都会把自己所学所悟汇报给学校的老师,让他们也跟我一起学习成长。我想,这就是国培的力量,辐射带动一批批老师,不断进步成长,最后落实到我们的学生身上,开花结果!
今年的6月13日,我参加了国培计划市级学科带头人能力提升培训,去到了有“青铜器之乡”之称的宝鸡。这次培训是由宝鸡文理学院承办的,为期15天,由专家讲座和校园观摩两部分组成。众所周知,今年四月份出台了《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版)》,提出了四个方面的核心素养,语文教育任务群等,我和很多老师一样,有很多的困惑。这次培训就是一场及时雨,安排了好几位专家老师对新课标解读的讲座,如曹公奇老师的《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解读》、胡洁老师的《教师视角读课标<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版)之变化解读与教学实施建议》等,让我们明白了新旧课标的主要变化,义务阶段语文课程目标和六大语文教育任务群,如何从单篇阅读过渡到单元整体教学以及如何通过单元整体教学落实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等,均是满满的干货,对于我们在秋季学期开始实行新课标的教学指明了方向。
期间,我们去到了宝鸡高新一中和金陵中学。这两所学校,无论是教师的教研还是学生的学习氛围都极为浓厚感受到了宝鸡语文人的教育热情。其中金陵中学语文组倡导开发的“行读雍州·人文宝鸡”的实践课程让人耳目一新,这一校本课程立足中华传统文化,向本土文化溯源,他们带领学生从了解一件青铜藏品入手,感受中华文化的璀璨;从认识一位古代先贤着手,探寻礼乐文化的奥秘;从探寻一处遗迹开始,用文字记录中华文化的深邃。他们的课程开发充分做到了对各种素材精心遴选,对学生兴趣导引,有步骤有计划地实现课程目标,用事实向我们昭示语文课堂的真正活水。这一课程对我也有很多启示,其实我们淳化也有很多的本土文化可以去开掘,比如爷台山*纪念馆、淳化美食饸络的起源发展等都可以做校本课程,让学生更好的了解自己的家乡,热爱家乡。我想,立足中华传统文化,从本土文化开掘出更多更优质的资源服务课堂、德润学生就是我今后努力的一个方向。
提起国培,真的是有太多的话要说,太多的故事要讲,可以说,正因为与国培相遇相知,才有了今天这样一个人到中年,却依然有一颗年轻火热的心,想要不断学习,不断成长的我,感恩国培。是国培,让我遇到了更好的自己,今后,我与国培的成长故事将会继续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