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里士多德的实体哲学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1-30 16:05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4 20:41
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与苏格拉底、柏拉图并称为“希腊三贤”,他是柏拉图的学生,被誉为百科全书式的人物,他通晓多门学术,并都有杰出成就,特别是在生物学、医学等方面。亚里士多德创办了吕克昂学园,又称为“逍遥学派”,因为他主张比较宽松自由的对答式学习,有些类似于中国古代的孔子学院。
哲学的学习,要从历史的维度上来观看,多位哲学家之间的对话,哲学家会综合前人的思想,又会提出反驳。亚里士多德非常尊崇柏拉图,但是他仍然批判了柏拉图的“理念论”。简单来回顾一下柏拉图的“理念论”,继续以苹果为例子,柏拉图认为千千万万个有差异化的苹果背后,必定有一个苹果模型,所有的苹果是复制了这个模型,但又没有模型完美,这个模型便是一种“理念”,这种理念是完全分离出来的另一个世界。然而,亚里士多德则认为,理念并不是另一个世界,理念与具体事物是不可分离的,或者说理念是具体事物的特征。他不否定理念,但否定独立于事物之外还存在着一个理念。
亚里士多德相对于柏拉图来说,更注重实实在在的事物,颇有些唯物主义的意思,立足于经验论。而柏拉图更注重抽象事物,沉迷于永恒的形式。
我们经常在课本里学到,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形而上学”,将“形而上学”列为唯物主义辩证法的对立面。但这里亚里士多德所提出的“形而上学”并不是马克思所批判的。亚里士多德的弟子,将亚里士多德所讲的内容分门别类,其中亚里士多德的实体哲学,其实是哲学的根基,却不知道该将其分到拿一个类别,于是将它归为“物理学之后”(metaphysic)。而中文翻译时,即借用了《周易》中的:“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形而上者即是看不见的道理,形而下者即是实实在在的事物。在西方哲学中,一直到黑格尔之前,形而上学一直都是主流。到了黑格尔以后,形而上学成了批判的对象。
哲学在当时是一个广义的范畴,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类:理论的科学和实践的科学。
在理论的科学中,又分为了物理学、逻辑学,还有形而上学,被称为第一哲学。实践的科学中,包含着伦理学、*学,被称为第二哲学。
在理论科学中,第一哲学是最为根本,且最为重要的。第一哲学就是实体哲学,研究的是存在是什么问题。第二哲学研究的是具体的事物,是自然的事物以什么样的形态存在。
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李雷是一个性格开朗的人。第一哲学研究的是李雷是什么,第二哲学研究的是性格开朗这一特征。通俗的来说,”是什么“比”是什么样的“更为重要。
亚里士多德把存在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偶然的属性,也就是偶性。第二类是必然的本质,也叫范畴。范畴又分为十个,分别是:实体、数量、性质、关系、地点、时间、姿态、状态、动作和遭受。在这十个范畴中,实体这个范畴最为重要,因为实体承载了其他所有的范畴。
亚里士多德认为实体,是一个既不述说主体,也不依存于一个主体的东西。
举例来说,李雷是一个性格开朗的人,其中李雷就是实体,"李雷"是一个被述说的东西,"一个性格开朗的人"即是述说的事情,李雷是一个独立存在的事物,不依存任何物体而存在,而性格开朗,则是依存于某个对象而存在。
实体的原因,也就是"四因说"
首先,质料因,一个实体,由什么材料做成的。其次,形式因,事物被规定成了一个怎样的形式。再次,动力因,使这个实体成为实体的动力是什么。最后,目的因,实体的最终用途是什么。
举例来说,一张桌子,它的质料因即是它是由木材做成的,形式因,它是被设计者设计成这个样子,动力因,是它被工匠做出来,目的因,它是用来供人吃饭。
在人造物中,这四种原因是可以明显区分的。但在自然物种,四种原因可归结为两个:质料因和形式因。动力因和目的因都可以归结为形式因。
什么是幸福呢?
在现代人看来,幸福是一种心理的感受,是一种内心的愉悦和满足的状态,幸福通常跟甜蜜的感觉联系在一起。
亚里士多德认为,幸福就是至善。行为所能达到的全部善的顶点,就是幸福。幸福是生命的自然目的,这个最终的自然目的就是至善。
有些人认为物质的生活,即赚钱追求财富的生活就是幸福的生活,这是不断的满足感官*的生活。有些人则认为获得荣誉权力的*生活是幸福的生活。还有些人认为求知的生活,即思辨的生活才是幸福的生活。这是三个由低到高的生活定义。
亚里士多德则认为,获得幸福要遵循的原则是中道原则,类似于中国的”中庸之道“,”中道是从人的情感和行为这个层面去强调要适中、适度,既不要过度与放纵,也不要不及,要努力做到适度。
该读书笔记,是订阅喜马拉雅书杰《哲学100问》学习后,根据讲课内容及课后复习精华,尝试用自己的理解表达,为了巩固和梳理所学知识之用。
附上听课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