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以形补形”的科学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2-02 09:22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2-01 12:18
“以脏补脏”“以形补形”理论,其作为形补 养生 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来被中医食疗 养生 者所推崇。其认为食用自然界其他动物对应脏器或外观上与人体组织器官相似的饮食物,可以补益人体该脏器。这一理论最早便来源于《内经》中的五气元素化生理论。
中国古人认为五气为构成包括人体在内的自然界一切物质的基础元素,因此,物质与物质之间的元素组成是一致的,这和现代医学的化学元素组成或生命基因理论是相近似的。
古代医家认为五气化生人体,当人体五气出现失衡时,便产生疾病或死亡。而现代医学经过长期的 探索 研究也逐渐认识到人体的化学组成元素或生命基因异常与人体疾病两者之间有着紧密的关联性。
自然界物质之间所含的五气属性不同,则自然便有了形态各异、色彩斑澜、味道迥异的芸芸众生。对应到现代医学,便是不同的化学组成元素或生命基因,便会产生各式各样的组织物类型。相同的基因片段,其元素构成一致,化生物的形状具有近似性。而五气元素化生理论本身便是最低级的元素分类方法,在当时的 科技 条件下,古人是不可能发现组织物的化学组成或生命基因的差异性的。五气化生物各有特性,互生互克,则其色味与组成形态也均不同。因此,建立在五气元素化生理论下的形补学说具有一定的科学意义。但因其元素划分的过于笼统,种类单一,因此,在实际临床应用操作中,多存在一定的偏差。
现代医学指出人体与近属哺乳类动物具有高度相似的基因组和组织器官,这些器官的生理功能和组织特性具有近似性。现代医学研究发现人体不同器官组织对元素的亲和力是不同的。如肝脏为ⅡB族中的锌和铁等元素的储藏地,多吃猪肝,便可以为人体肝脏吸收足量的铁、锌元素。心脏饱含钴元素,当其缺乏时,便会诱发心脏病。除此以外,骨骼中含有大量的钙、镁等元素。而这些和中医五脏对五气的储藏取向差异性是相同的。同时,人体各元素起作用的靶向器官和所支配的生理功能活动也具有固定分布性。如钙离子多存在于人体的骨骼和牙齿之中,用以维持正常的神经传导功能,主要可作用于心脏平滑肌上的心肌细胞,维持心脏收缩跳动。而这也与中医五气元素化生和支配脏腑形体的各项功能活动的特性相一致,《内经》中将这一生理功能特性称之为五脏所主。
因此,古人以形补形思想的实质就是当人体脏腑器官因缺之某种五气元素而失衡产生疾病时,通过摄食五气化生的六畜相应器官或其形态近似化生物,经六腑转化为五气,用以补充其所缺乏的五气元素,调和五气失衡状态,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所以说,以形补形不光是经验之谈,而且是有科学道理的。
如:肉苁蓉味咸,色暗,形近似男性外生殖器,因此,中医古学者将其列为补肾壮阳之品。唐代《本草拾遗》中曾记载:“肉苁蓉三钱,三煎一制,热饮服之,阳物终身不衰。”现代医学也印证了这一点,肉苁蓉中含有大量氨基酸、胱氨酸、维生素和矿物质,对男性性器官有补益效果,也可有效提高精子活力和质量。
由此可知,“以形补形,以脏补脏”便是中医数千年前最早对人体元素与脏腑关系的研究。五气属性不同,则形态不同。相同的基因组合,便会构成近似的组织结构形态,从而具有近似的微量元素和生命构架。整个自然界本身便是一个能量和物质元素的交换过程体,各类元素在动植物、土壤、空气三者之间不停地交替运动,构成了一个大型的元素生态链。植物从土壤中获取相关营养物质,构建生命主体;而动物则摄食植物生存,将植物中的元素吸收供应自身新陈代谢,最后动物死亡,元素回归空气和土壤,进入下一轮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