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二)--齐宣王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1-30 03:22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30 07:16
上文节选出自《孟子》,本篇没有译文,以下皆是随笔
孟子游齐早在齐威王(公元前356—前320年在位)之世,孟子就到过齐国。齐威王一心争霸中原,对孟子这样反对兼并战争、主张实行仁政的儒者不感兴趣,所以孟子没有受到任用。而到了齐宣王(约前350年-前301年,约50岁)的时候,孟子再次来到齐国,齐宣王也对孟子敬若上宾,礼遇有加,因此在《孟子》中有着不少的对话记录。而上文的《齐桓晋文之事》就是比较经典的一次对话,也曾被收录为中学语文课本之中。
齐宣王见到孟子从一开始便问“齐恒、晋文”之事,而齐恒公、晋文公两人都是曾是春秋霸主。齐宣王很想恢复齐国昔日的霸业,因而一见孟子便向他请教如何成就霸业之事。这一问,也就埋下了后文齐宣王无意推行仁政的伏笔。后文齐宣王虽然“虚心好问”,又有“ 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 ”的表态,但最后仍旧没有听从孟子的建议。 “寡人有疾,寡人好勇”、“寡人有疾,寡人好货”、“寡人有疾,寡人好色”,这 说明齐宣王常常内省,并非真正昏庸*之君。可现实是齐宣王表面上对孟子十分尊敬,但从来没有认真采纳他的主张,虽然给他一个卿的位置,也不过是摆摆样子,齐国的仁政未能推行,或者推行了,却没有达到孟子所说的效果。这也从另一方面印证了《孟子》开篇梁惠王所表现的--国家*要的是名利,而孟子的仁义偏于理想主义。
就像 前文 我所认为的,在*腐朽、社会黑暗、物质匮乏的时代,仁义之道或许并不适用,但在政清明和、物质丰富的年代,仁义之道,是值得我们去思考和学习的。这一点,其实孟子也有提及:“ 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孟子说: “没有固定的产业,却有坚定不移的道德理想和行为准则,只有士人才能做得到。至于老百姓,如果没有固定的产业,就没有坚定不移的道德理想和行为准则,他们为所欲为,行为不规,到犯了罪,然后处以刑罚,这就等于张开法网让百姓钻进去” 。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我们不得不否认的一点,富有的人其实比赤贫的人更具有善意和同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