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1-30 04:53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31 00:40
宋朝建这条古道时是条泥路,不好走的。到了明朝,村里有个叫汪致洛的徽商出资修建了石板路。徽开古道基本上用石块铺成,宽度在1米到1.5米之间,至今依然保存完整。由于岁月久远,有的路段已是荒草丛生,荆棘遍地。接近山顶之时,这条古道完全隐没于高山密林之中,远远望去,只见密林不见路。在高耸入云的山巅之上,仰望蓝天白云,环顾群山延绵,俯瞰村庄田园群山外。在如今这条已经沉寂荒凉的古道上行走,和古道有关的历史也一定会勾起人们的好奇之心。彭茶兴说,这条古道还是兵家必争之路,元代就设立了巡检司,解放战争时期,刘汝明的兵溃败后,就选择了这条古道逃往浙江。
历史上,徽开古道在物资交流、人员交往、信息传递等方面曾经发挥了重要作用。作为徽州通往浙江的重要古道之一,人性化的设施也是必不可少的。为方便行人歇脚,徽开古道上曾经设置一些茶亭,五里亭就是其中之一。由于岁月侵蚀、年久失修,五里亭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塌毁。如今古道上的五里亭,留下的只是残垣断壁。站在五里亭的废墟之上,对于茶亭当时的模样只能凭借想象。但是有关五里亭的故事在榆村乡依然口口相传。徽开古道以前是没有这个亭子的,因为后来经商的人多了,就在这里做了一个五里亭。那时候做一个亭子是非常困难的,是由浙江中洲人保成出资,岭脚村张锡开主持工程建造的。
尽管古道上的有些设施已经坍塌损毁,但是历经千年雨雪风霜的古道依然整体上保存完整。这无疑得益于古道沿线村民强烈的保护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