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梦为马,随处可栖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12-03 08:33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23 19:30
“有梦为马,随处可栖”出自大冰的著作《他们最幸福中》。其中有这样一句话:“浪荡天涯的孩子,忽晴忽雨的江湖,祝你有梦为马,永远随处可栖。意思是不要让心灵被束缚,不要让思想被约束,尽情地享受现有的生活,即便浪迹天涯,遇到忽晴忽雨的天气又如何?只要我们有梦为马,就能随处可栖。以此来比喻,只要有梦想在,随处都是可以停靠的地方,人是要有梦想的。
这句话在英国作家毛姆的作品《月亮与六便士》中,诠释得最到位。作品中的男主人公斯特克里兰,他是一个女人的丈夫,两个孩子的父亲,证券交易所的经纪人。相貌平平,个子高大,语言笨拙,忠厚老实,是一个索然无味令人和他多说一句都感觉浪费时间的普通人。
这是“我”第一次见他的感受,谁能知道就是这样一个平庸不奇的小人物,后来竟然成为了人们追捧的大画家。
是什么激活了他创作的冲动?他又是怎么实现自己的梦想的呢?带着好奇,文中的“我”,一步步走上了对画家的探访之路。
最初,“我”和他的妻子一样,认为他忽然从英国消失,是和一个女人私奔了。这很正常,对于一个有了家庭,有了妻儿,有了不错的收入的男人,喜欢给自己制造点“新奇”,好让别人对自己加以评头论足,以显自己的能力。
斯特克里兰的夫人哭得像个泪人,央求“”我”去巴黎的时候,能去看看他,看他和那个女人在一起是否幸福。
“我”来到巴黎,发现斯特克里兰并不像大家说的那样风流成性,挥霍生命。他住在一个破旧的出租屋里,墙纸肮脏,到处散落着颜料和画布,那里既是他的起居室,又是他的画室。他不像其他英国人一样追求舒适,一张椅子是硬座的,他认为硬座更让人自在踏实。他对于送进嘴里的东西也根本不在意 ,只要是能平息饥饿之苦,一切皆可吃。有时找不到食物,好像不吃也能对付。对于一个感官发达的人,却对满足感官的食物无动于衷,他完全不以饥寒贫困为苦,着实令人佩服。
努力了五六年,那个埋在自己心底的绘画天赋在慢慢苏醒,他的画得到某些人的认可,可是他不曾卖出自己一幅画,即使最穷困的时候,他依然边寻找挣钱的门路,边揣摩自己绘画的进步。在他心底,那幅最想画出来的画,还没成形,还不能面世。他在用心去思索,用情感去润色。
有一天,“我”问他:“你想到过死吗?”他却冷冷地说:“我为什么要想?死又没有什么关系。”他把死放到了一边,他的体内,有一颗饱受生活折磨却依然炽热如火的灵魂,这个灵魂因为专注而傲视世俗。
他在努力,让梦如马奔腾,可是现实是残酷的,有时不容许你继续做梦。马赛工*罢工,导致他成了靠救济度日的人,后来,为了活下去,他踏上了开往南太平洋的轮船。
在塔希提岛上,他在种植园里当监工,日子本可以安稳地过下去,但那些似乎不是他所追求的,他不会把时间都耗在仅仅活着上,所以,他一旦攒够买颜料和画布的钱,就会从种植园消失。他要到丛林里去,要到海边去,要到灵魂栖息的地方去,去寻找自己画作的故乡。结果,他找到了,那是远离红尘独处的一隅,顶上是蔚蓝澄澈的天空,周围是葱茏蓊郁的树木,远方是波涛起伏的海面,海边是慢慢爬行的小蟹,除此之外就是风,任着性子挑衅人的感官。
斯特克里兰静穆地坐着,像个朝圣者,虔诚地膜拜着大自然,也把灵魂栖息在大自然里。
一年、两年……当有一天,医生告诉他,说他得了麻风病时,他把其中的一幅画送个了医生作为酬谢,然后又平静地进行着自己的创作,他不是不知道病情的严重性,他更知道艺术的创作不能等。
死亡或许还很遥远,或许就在明天,谁知道呢?暂且把病看成吃饭、睡觉一样稀松平常的事吧!
今生有梦,灵魂便不再寂寞。
唱一首《远走高飞》,或许你也能感觉到。
我一路看过千山和万水
我的脚踏遍天南和地北
日晒或是风吹 我都无所谓
路边那朵蔷薇 鲜红的纯粹
关掉了手机管他谁是谁
不要去理会是是与非非
天亮走到天黑 从不觉疲惫
黄昏中的堡垒 多颓废
如果迎着风就飞
俯瞰这世界有多美
让烦恼都灰飞
别去理会自我藉慰
如果还有梦就追
至少不会遗憾后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