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的意义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3-05 23:25
我来回答
共1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3-06 00:54
年
春节,顾名思义就是春天的节日。春天来临,万象更新,新一轮播种和收获季节又要开始。人们有足够的理由载歌载舞来迎接这个节日。于是,节前就在门脸上贴上红纸黄字的新年寄语。当春姑娘来到门口时,会念一遍寄托新一年美好愿望的句子,这一念,好运真的来了。同样寓意的事情还有挂大红灯笼和贴“福”字及财神像等,“福”字还必须倒贴,路人一念“福倒了”,也就是“福到了”。
春节的另一名称叫过年。“年”是什么呢?是一种为人们带来坏运气的想象中的动物。“年”一来,树木凋蔽,百草不生;“年”一“过”,万物生长,鲜花遍地。“年”如何才能过去呢?需用鞭炮轰,于是有了燃鞭炮的习俗。1993年,北京市*颁布了禁放烟花爆竹的法律,使这一沿续了几百年的习俗成为历史。
春节是个亲人团聚的节日,这一点和西方的圣诞节很相似。离家的孩子这时要不远千里回到父母家里。真正过年的前一夜叫团圆夜,家人要围坐在一起包饺子。饺子的作法是先和面,“和”字就是“合”;饺子的饺和“交”谐音,“合”和“交”又有相聚之意,所以用饺子象征团聚了。
节日喜庆气氛要持续一个月。正月初一前有祭灶、祭祖等仪式;节中有给儿童压岁钱、亲朋好友拜年等典礼;节后半月又是元宵节,其时花灯满城,游人满街,盛况空前,元宵节过后,春节才算结束了。
春节:现代民间习惯上把过春节又叫做过年。其实,年和春节的起源是很不相同的。那么“年”究竟是怎么样来的呢?民间主要有几种说法:
1."年"兽的传说
相传,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 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 这年除夕,桃花村的人们正扶老携幼上山避难,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只见他手拄拐杖,臂搭袋囊,银须飘逸,目若朗星。 乡亲们有的封窗锁门,有的收拾行装,有的牵牛赶羊,到处人喊马嘶,一片匆忙恐慌景象。这时,谁还有心关照这位乞讨的老人。 只有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兽,那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让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兽撵走。
老婆婆惊目细看,见他鹤发童颜、精神矍铄,气宇不凡。可她仍然继续劝说,乞讨老人笑而不语。婆婆无奈,只好撇下家,上山避难去了。
半夜时分,"年"兽闯进村。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年"兽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 "年"朝婆婆家怒视片刻,随即狂叫着扑过去。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砰砰啪啪"的炸响声,"年"浑身战栗,再不敢往前凑了。 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婆婆的家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惊失色,狼狈逃蹿了。
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这时,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乞讨老人的许诺。 乡亲们一齐拥向老婆婆家,只见婆婆家门上贴着红纸,院里一堆未燃尽的竹子仍在"啪啪"炸响,屋内几根红腊烛还发着余光…… 欣喜若狂的乡亲们为庆贺吉祥的来临,纷纷换新衣戴新帽,到亲友家道喜问好。这件事很快在周围村里传开了,人们都知道了驱赶"年"兽的办法。 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2.熬年的传说
我国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根据宋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至少在南北朝时已有吃年夜饭的习俗。
守岁的习俗,既有对如水逝去的岁月含惜别留恋之情,又有对来临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古人有一首《守岁》诗中写道:"相邀守岁阿戎家,蜡炬传红向碧纱;三十六旬都浪过,偏从此夜惜年华。"珍惜年华是人之常情,故大诗人苏轼写下了《守岁》名句:"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由此可见除夕守岁的积极意义。
年三十守岁,俗名"熬年"。为什么称作"熬年"呢?民间世世代代流传着这么一个有趣的故事:太古时期,有一种凶猛的怪兽,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们管它们叫"年"。"年"的形貌狰狞,生性凶残,专食飞禽走兽、鳞介虫豸,一天换一种口味,从磕头虫一直吃到大活人,让人谈"年"色变。慢慢地,人们掌握了"年"的活动规律,原来它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窜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尝一次口鲜,而且出没的时间都是在天黑以后,等到鸡鸣破晓,它们便返回山林中去了。算准了"年"的肆虐日期,男男*便把这可怕的一夜视为关煞,称作"年关",并且想出了一整套"过年关"的办法:每到这一天晚上,家家户户提前做好晚饭,熄火净灶,再把鸡圈牛栏全部拴牢,然后把宅院的大门封住,躲在屋里吃"年夜饭"--由于这顿晚餐具有凶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办得很丰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围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团圆外,还须在吃饭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灵保佑他们平平安安地度过这一夜。吃过晚饭后,谁都不敢睡觉,挤坐在一起闲聊壮胆。
天色渐渐黑了下来,"年"从深山老林里窜了出来,摸进人群聚居的村落。只见家家户户宅门紧闭,门前还堆着芝麻杆,街上却瞧不见一个人影儿。转了大半个晚上的"年"毫无所获,只好啃些芝麻杆充饥。再过些时,公鸡啼晓,这些凶残而又愚蠢的怪物只得怏怏返回。熬过"年关"的人们欣喜不已,要感谢天地祖宗的护佑,要互相祝贺没有被"年 "吃掉,还要打开大门燃放鞭炮,去同邻里亲友见面道喜……,人们见面互相拱手作揖,祝贺道喜,庆幸没被年兽吃掉。这样过了好多年,没出什么事情,人们对年兽放松了警惕。就在有一年三十晚上,年兽突然窜到江南的一个村子里。一村子人几乎被年兽吃光了,只有一家挂红布帘、穿红衣的新婚小两口平安无事。还有几个童稚,在院里点了一堆竹子在玩耍,火光通红,竹子燃烧后"啪啪"地爆响,年兽转到此处,看见火光吓得掉头逃窜。此后,人们知道年兽怕红、怕光、怕响声,每至年末岁首,家家户户就贴红纸、穿红袍、挂红灯、敲锣打鼓、燃放爆竹,这样年兽就不敢再来了。在《诗经·小雅·庭燎》篇中,就有"庭燎之光"的记载。所谓"庭燎"就是用竹竿之类制作的火炬。竹竿燃烧后,竹节里的空气膨胀,竹腔爆裂,发出噼噼啪啪的响声,这也即是"爆竹"的由来。可是有的地方,村民不知年兽怕红,常常被年兽吃掉。这事后来传到天上的紫微那儿,他为了拯救人们,决心消灭年兽。有一年,他待年兽出来时,就用火球将它击倒,再用粗铁链将它锁在石柱上。从此,每到过年,人们总要烧香,请紫微星下界来保平安。
这种现象逐渐蔚成了绵绵相传的"过年"和"拜年"的风俗, "拜年"的风俗内容丰富,通常的顺序是:"先拜天地,次拜祖宗,再拜高堂,然后出门去拜亲朋友好,亦有初一拜本家、初二拜岳家、初三拜亲戚……等各种讲究,直至拜到正月十五,所谓"拜个晚年"。
3.另一种说法是:
我国古代的字书把“年”字放禾部,以示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由于谷禾一般都是一年一熟。所“年”便被引申为岁名了。
我国古代民间虽然早已有过年的风俗,但那时并不叫做春节。因为那时所说的春节,指的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
南北朝则把春节泛指为整个春季。据说,把农历新年正式定名为春节,是辛亥*后的事。由于那时要改用阳历,为了区分农、阳两节,所以只好将农历正月初一改名为“春节”。
元宵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中的大节,颇为显要。元宵节的得名,因其节俗活动在一年的第一个月(元)的十五日夜(宵)举行而来。
元宵节也叫“灯节”、“灯夕”,因为这个节日的主要活动是夜晚放灯,故名。此外,元宵节也叫“上元”、“上元节”,这是从道教借来的说法。
关于元宵节习俗的形成,说法颇多,但一般变为在汉代就初具雏形。史载汉武帝的时候,汉室要祭祀一位叫“太一”的神明。据称泰一是当时相当显赫的一位神明,地位在五帝之上,并有恩于汉帝,所以受到的奉祀比较隆盛。相传另一位汉室皇帝汉文帝也和元宵节有关。
这位汉文帝是大将周勃勘平“诸吕之乱”即位称帝的,而那勘平叛乱的日子正是正月十五,所以此后每逢正月十五夜晚汉文帝都要出宫游玩,与民同乐,并且确定这天为元宵节。不过,和这两位汉室皇帝有关的正月十五夜祭太一、游玩,并无张灯、放火的记载,汉室的另一位皇帝——汉明帝则敕令元宵燃灯,从而形成了后世张灯、观灯的习俗。
★年
也是一种姓氏
如年庚尧、傻子瓜子年广久等。
一、计时单位:365天,春夏秋冬周而复始,谓之一年;
"年"既然是计时单位,自然与历法有关,而历法的形成又是天体运行和万物生长规律的产物。这一过程是随着社会的前进和人们知识的提高而发展的。
我国的原始农业社会时期,在耕作的长期实践中,发现了四季交替的周期,同时观测出天体运行与地上农作物生长之间的规律,即所谓"观象授时"。在二三千年前的夏、商、周时期,就已出现了以北斗斗柄所指星象位置的变化,用干支纪年、月、日的办法。这就是历法的雏形。每年的第一月称正月,为岁首。由于各个朝代使用的历法不一,故岁首也不相同。夏历的正月是现在我们所用的阴(农)历一月,即所谓"建寅孟春之月";商代以现在的阴历十二月为岁首,即所谓"建丑季冬之月;"周历以现在的阴历十一月为岁首,即所谓"建子仲冬之月";秦代用颛顼历,以现在的阴历十月为岁首,即所谓"建亥孟冬之月";汉代初期仍以秦历为准。直到汉武帝时,才组织专门班子,改颛顼历为太初历,并把二十四节气纳入历法,仍以夏历的正月为岁首。这就是我们现在仍把阴(农)历称为夏历的原因。
"年"字的出现始于周代。在此以前,尧舜时称"载",有天体星辰运载一周之意,夏代称"岁",含人长一岁,新春将临之意;商代称"祀",表示四时已过,该编史造册,奉祀神灵祖先了。虽然在唐肃宗时曾一度将"年"改为"载",但为期很短,又复称为年。年为计时单位,一直沿用到现在。春夏秋冬一个周期,称为一年,在书面语言中,亦不时出现"载"字,显然那是受古时称谓的影响。
二、收成状况: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谷物多少即年景之好坏;
"年"的再一个含意是收成的意思。一年之中分为四季,是根据农作物的生、长、收、藏循环规律而逐渐认识的。因而在古籍记载中,对"年"的说明是"谷熟也"。收获五谷称"有年",丰收称"大有年",亦称"丰年"。皇帝祈祷五谷丰登之处曰"祈年殿"。在戏文中,对帝王*时,有"君乐臣乐民安乐,五谷丰登大有年"之唱词。
"年"字原是"稔"字初文,即庄稼成熟丰稔之意。甲骨文中的"年"字,是果实丰收的形象,不难理解,"年"与农作物之间的密切关系。
三、节日名称:"百节年为首",是欢乐庆祝的愉快时光,谓之过年。
"年"的另一含意为节日名称。是供大家欢庆的日子。收藏之后,结束了田间农活,首先想到的应是酬谢神灵的保佑、祖先的庇荫。用新米做饭、酿酒、祭祀神灵、祖先、祈求来年再获丰收。久而久之形成了一年一度的规律。但是祭祀活动在哪一天举行,古时并无确定,只是局限在新旧二年交替的这段日子之中。
"年"作为节日,形成于汉代。百姓们经过了春秋战国四分五裂的局面,苦不堪言。秦虽统一中国,但徭役赋税极为苛刻,民不聊生。直到汉代,才出现社会较为稳定,经济日趋繁荣的局面,百姓们有了休养生息的机会,为岁终的庆祝和新岁的祈福创造了条件。
哪一天称过"年"?自然是岁首第一日。但是由于历法的不同和帝王的封建意识,岁首第一日最初很难确定。我国的封建帝王自称为天子,为显示其"奉天承运,受命于天"的宗旨,随着改朝换代,多次改动了月份的次序。正月不固定,初一自然也不固定。自从汉武帝改"颛顼历"做《太初历》之后,虽然王莽、魏明帝、武则天、唐肃宗都曾一度又改用周历,但为时都很短,因此,民间一直以夏历为准,正月初一即为新年。
新年的名称有不少变化。古时曾称过"上日"、"元日"、"朔旦"、"元正"、"正日"、"正旦"、"正朝"、"三元"(岁、月、日之元)、"三朝"(岁、月、日之朝)。后世逐渐称元旦。*之后,我国在使用阴历的同时,亦采用阳历,阳历的1月1日亦是元旦。我国民俗不太注重阳历,虽然机关、学校阳历元旦照例放假,但是民间并不以此日为节。尽管如此,一国之内也不能有二个"年",于是把阴历的元旦称为"春节"。春节之称,古来有之,是指"立春"而言。自从民间把阴历元旦称为春节并认可之后,就不再把立春称为春节了。
新中国成立后,采用公历(阳历),但是阴历同时存在,因为阴历的二十四节气与农作物的生长直接相关,"农时"是耽误不得的,所以我们现在把阴历称为农历。农历的正月初一公称为春节。按照我国的风俗习惯,春节放假三天,供大家欢度节日。
春节,是我国各族人民的传统节日。100多年前,民间艺人"百本张"曾在他的曲本中这样写道:"正月里家家贺新年,元宵佳节把灯观,月正圆,花盒子处处瞅,炮竹阵阵喧,惹得*街小巷都游串。"这是历史上关于岁首春节的生动写照。
相传尧舜时期,我国就有了这个节日。殷商甲骨文的卜辞中,亦有关于春节的记载,有庆祝岁首春节的风俗。但当时的历法,是靠"观象授时",是否准确,尚难确定。到了公元前104年汉武帝太初元年,我国人民创造了"太初历",明确规定以农历正月为岁首。从这时起,农历新年的习俗就流传了2000多年。直到新中国成立,改用公元以后,这个节日就改为春节。在我国最古的文字记载中,有许多关于岁首春节的故事。腊月和新春,正是"秋收冬藏"以后的农闲季节。汉郑玄也说过,岁未年初"劳农以休息之"。拿我们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劳逸结合的意思。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3-06 02:12
就历史和社会文化而言,乡土情结和亲情情结是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的基础。在中国,离开了乡土情结和亲情情结,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毋庸置疑,乡土情结和亲情情结以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是民族的根本,国家的基础,是凝聚十几亿人民的强大的精神粘合剂,是中华民族最可宝贵的文化遗产。
过去的七天,无论在繁华都市还是在偏僻乡村,中国各地乃至世界有华人居住的地方,都在欢欢乐乐地过年。欢度春节已经成为十几亿人民共同的中心话题,由欢度春节而产生的*、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各种新闻,也都在一定程度上成了全社会关注的热点。可见,在一个特定的时期内,欢度春节对于中国人的影响至关重大。
从民俗学的角度来看,传统节日是民族文化的载体,它浓缩着一个民族的精神,标志着一个民族的风格,凸显着一个民族的价值,展示着一个民族的追求。春节无疑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其中蕴含的文化含义,无论怎样评估都不会过分。在这个欢欢喜喜的大年即将过去却还意犹未尽的时候,对春节这一传统节日作一番粗粗的现代解读,也许不无意义。
春节是农业社会的产物。在中国古代,“春节”最早是指春天的节序,基本上和春季一词同义,后来才专指农历一年的元旦。在农业社会里,对于物质生产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天时了,“寒来暑往,秋收冬藏”,正是农业生产的真实写照。老舍先生在《北京的春节》一文中列举了过年的种种现象,指出它们都和农业社会有关,说的极是。春节时期的饮食文化,是基于农业社会的产品丰富多彩;春节时期的娱乐文化,是基于农业耕作中的冬季闲暇;春节时期的祭神文化,是基于农民们祈求上天风调雨顺,以便五谷丰登。春节时期的所有文化形态,几乎都是农业文化的典型表现。
广义的文化指的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观念的总和,但人们在使用文化一词的时候,更多的是指精神观念。农业文化的精神观念,来自于农业耕作方式。如果我们稍稍考察一下农业耕作方式,就会发现它的最大特点是地域的固定性。农业民族不像游牧民族那样逐水而居,居无定所;农业民族也不像商业民族那样逐利而行,行无踪迹。农业民族在固定的土地上世世耕作,代代传承,久而久之,便产生了两个十分明显的思想观念,即对于故乡土地的无比眷恋和对于家族亲情的极其注重。前者为乡土观念,后者为亲情观念。在中国,不管时光流转,不管社会变迁,不管*更迭,不管人事代谢,乡土观念和亲情观念早已化成深深的情结,植根于炎黄子孙的骨髓之中。“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每逢佳节倍思亲”等古代诗句,正是体现了这种情结。就历史和社会文化而言,乡土情结和亲情情结是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的基础。在中国,离开了乡土情结和亲情情结,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毋庸置疑,乡土情结和亲情情结以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是民族的根本,国家的基础,是凝聚十几亿人民的强大的精神粘合剂,是中华民族最可宝贵的文化遗产。春节,所传承的正是这样一种意义。数以亿计的中国人不管天寒地冻,筋疲力尽,不管路途遥远,车船劳顿,都要回家和父老乡亲相聚,这不是一种最大的乡恋吗?几亿乃至十几亿人民共同收看央视的春节晚会,随着晚会的节目同欢同乐,同唱同笑,塑造出了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的浓浓氛围,这不是一种最大的亲情吗?这种传统文化所产生的强大的精神力量,理应推动我们更快地建设小康社会。前几年,曾有学者提出“文化力”一说,结果引起了理论界的热烈讨论。笔者认为,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春节完全可以成为“文化力”一说的佐证。
值得回味的是,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说过:传统是历史的惰力。那么,春节作为一个传统的节日,它所负载的传统意义和现代社会的某些方面是不是已经产生了不相适合的地方?事实上,几十年以来,中国人过春节已经有了很大变化,求神祭祖等仪式的意义已经大大减弱。但是不可否认,春节对于现代社会也还是存在一些负面因素。从经济层面上来说,由春节而产生的经济现象实际上是一种非正常的经济现象,它和现代社会的市场经济有相悖的地方。因为工业社会的生产方式和农业社会的生产方式迥然相异。工业生产依赖的是市场需求,而不是季节和时令的变化。工业生产比农业生产更有规律,更为平衡,除了某些人为的特定情况,很少出现大冷大热、大起大落的情况。而农业经济是一种忙闲不均的季节经济,春节既然源自于农业社会,春节经济当然也就是一种季节经济,必然会给现代工商业经营带来一定的阻隔和影响。从文化层面上来说,春节所负载的意义虽然能够抒发乡恋情结,提升亲情程度,从而凝聚人心,有利于社会的安定与祥和。但是过分注重乡土的眷恋,过分注重家族亲情的同时,其硬币的另一面可能就是对现代社会的刚性法律规则的忽视,这一点对于现代社会的法治建设未必有利。中国社会中的“走后门”、“裙带风”、“关系户”等等现象屡禁不止,从深层次意义上来说,和传统文化中的过分重视人情和家族亲情观念根深蒂固不无关系。有事实证明,春节也是一年中社会上不正之风的高发时期。当然,我并不认为乡土亲情及其他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法制规则生来就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但是你无法忽视它们在表达方式上呈现出的巨大差异性。
传统往往是一把双刃剑,它积淀了历史、丰厚了文化,但其在特定历史阶段形成的理念及文化认同也可能阻碍新观念、新主张的深入人心;作为传统文化意义上的春节也是一把双刃剑,它的正面影响早已为所有中国人知道,但其沿袭传统而来的某些与现代社会呈现出不适应、不相配的习俗,人们感觉到了,却未必能深刻理解。如何张扬春节文化的正面影响,消解春节传统文化的负面影响,赋予春节更多的现代意义和时代气息,正是我们在欢度完这个祥和美好的春节之后可以静下心来考虑的课题。今天用现代的眼光解读春节的思想底蕴,其意义也就在于此。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不断开放,许多人却逐渐感到春节不再像以前那么吸引人,年的味道越来越淡了。
著名的民俗学者、*民族大学民俗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陶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现在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了,大家觉得过年没意思,肯定不是因为在物质方面有什么欠缺,而恰恰是因为精神上没有得到充分的满足。在我们民族的记忆中,春节是最重要、最热闹的节日,它包含了天文历法、民间信仰、婚丧嫁娶、衣食住行等种种文化现象。现在,春节失去了许多它原有的文化内涵,所以大家就感到年味淡了,心理上有一种不满足感。
陶教授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明显加快,文化生活样式也比以前丰富了,这些确实都可能冲击春节,使得诞生于农耕时代的一些传统仪式不再适于现代社会。当然,春节有些习俗或者仪式可能不再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那是个民俗更新的问题,但春节的主题和精髓永远都不会过时。
中秋节宜尽早成为国家法定节日
今天是中秋节,在人们晚上邀朋赏月之际,不少人也表露出心中的遗憾: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并不是一个法定的节日。
在近些年来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增长、中国人的物质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显著提高之后,人们为什么对包括传统节日在内的中华民族历史传统,表现出了越来越浓厚的兴趣?传统与现代,这一对看起来相对立的概念和事物,人们正在赋予它以新的内涵和解释。一个越是现代的社会,人们越是需要有心灵的安慰、精神的支撑和情感的流露,在人的内心世界需求增多之后,有着丰富精神资源累积的历史传统,就越有可能和有必要复活再现。这一点,对于现代化程度越来越高的中国,亦不例外。
八十多年前,英国哲学家罗素曾经访问中国,在对中国进行了近两年的考察后,他认为:中华民族是一个非常具有自由精神、懂得快乐的民族。他所担心的是,在中国也像西方一样“现代”之后,现代社会的理性和效率,会不会放弃善和美的传统理想的追求。
在今天反思这位“世纪智者”多年前说过的话,中国人所应该思考的是:如何在“现代”的架构中,承传涵纳传统的自由与快乐?也就是说,如何在现代社会,做有着美好伦理道德与审美情感涵养和向往的中国人?
在这方面,中国传统的那些节日,正能够起到强大的心灵滋养作用。传统节日的那些仪式,千百年来都为中华民族所喜闻乐见,它们本身就是中华民族内心情感的一种展现,包含了丰富的审美理想和伦理道德追求。如同任何具有自身历史传统的国家民族一样,中国传统社会中人的宗教意义的安身立命、审美意义的情感陶冶、伦理道德意义的慎终追远等等,这些基本的个人与社会美德,就大量散布在那些传统节日所包含的精神理想中。
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上,围绕这些节日,历代墨客*人,留下了太多脍炙人口的优美诗篇和美好传说。这些传说和文字,不是生硬的伦理道德教条,而是一个民族灵魂的生动活泼的展现。在袁世凯当政期间曾长期担任驻华公使的美国外交官保罗·S·芮恩施,在1913年参加当时中国的祀孔典礼时,就曾深有感触地写道:“典礼给人最深刻的还是由于吟唱的神情,音乐、以及参加典礼的人的非常庄严的态度……我不由地感到,中国人所以不愿完全抛弃这些传统,实在是由于他们有着爱好音乐的本能。“
应该看到,这些流传了上千年的传统节日,以及节日所具有的伦理道德和审美内涵,在今天仍具有重要的社会与人生意义。为什么在中国“现代”起来之后,更需要强调这些节日并认为应当将它们修订为国家法定节日?我们还要看到这样一个事实:与传统社会人们有着大量闲暇时间不同,在现代市场经济生活方式和科层制管理方式日益普及、社会生活实现规范化和理智化之后,传统节日如没有相应的国家立法形式予以保护,它不可避免就会因为时间保证的短缺而受到冲击。因此,以立法的形式,将中国五大传统节日———春节、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全部或大部,从单纯的民间节日形式上升为假期保护的国家节日,使人们有时间在这样的节日里,从各种节日仪式中感受中国自身的历史传统,享受节日所带来的心灵愉悦,在今天就显得非常必要
象征着:亲人团聚,朋友团聚.
总结一年, 迎接新的一年,新的挑战,新的机遇.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3-06 03:47
付费内容限时免费查看回答传统的过年也就是春节,过年的意义:
1、往浅里说:春节是中国最重要、最隆重同时也是最富特色的传统节日,中国人过春节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春节是中华民族阖家团圆的节日,人们在春节这一天都尽可能地回到家里和亲人团聚,表达对未来一年的热切期盼和对新一年生活的美好祝福。春节不仅仅是一个节日, 同时也是中国人情感得以释放、心理诉求得以满足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一年一度的狂欢节和永远的精神支柱。
2、往深里说:春节是中华文化优秀传统的重要载体,蕴含着中华民族文化的智慧和结晶,凝聚着华夏人民的生命追求和情感寄托,传承着中国人的社会伦理观念;所以,一定要大力弘扬春节所凝结的优秀传统文化,突出辞旧迎新、祝福,团圆平安、兴旺发达等等的主题,努力营造家庭和睦、安定团结、欢乐祥和的喜庆氛围,推动中华文化历久弥新、不断发展壮大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3-06 05:38
过年由来- -
中国古时侯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尖角,凶猛异常,”年”兽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爬上岸来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的伤害.
今年的除夕,乡亲们都忙着收拾东西逃往深山,这时候村东头来了一个白发老人对一户老婆婆说只要让他在她家住一晚,他定能将”年”兽驱走.众人不信,老婆婆劝其还是上山躲避的好,老人坚持留下,众人见劝他不住,便纷纷上山躲避去了.
当”年”兽象往年一样准备闯进村肆虐的时候,突然传来白发老人燃响的爆竹声,”年”兽混身颤栗,再也不敢向前凑了,原来”年”兽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大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哈哈大笑,”年”兽大惊失色,仓惶而逃.
第二天,当人们从深山回到村里时,发现村里安然无恙,这才恍然大悟,原来白发老人是帮助大家驱逐”年”兽的神仙,人们同时还发现了白发老人驱逐”年”兽的三件法宝.从此,每年的除夕,家家都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灯火通明,守更待岁.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过年”.
年的由来及传说
农历的正月初一,现称春节,民间俗称『过年』,『年』的原意是指谷物成熟。三千多年前的甲骨文中已经出现了『年』字,不过写法与今不同,它是由『禾』和『千』两个字加在一起组合成的;这各自的意思很明显,表示谷物累累,收成良好。古书上每将五谷成熟,丰收之年,称为『有年』;大丰收的年分,称为『大有年』。以后,便把谷物的一熟算做一年。到了周代,正是以『年』名岁,一年的开头叫做『岁首』。西汉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汉武帝刘彻主持制定太初历,正式确定每年正月为岁首,正月初一为元旦。太初历实际上是继承了夏历的历法,并采纳了二十四节气,以利于指导农业生产,所以才叫做『农历』。农历元旦,还有许多别的名称,如:元日、元朔、元正、元辰、正旦、新正、新春、新年等等,都是指一年的开头第一天。*成立后,正式采用阳历,将每年的1 月1日定为元旦,把农历元旦改称春节。
关于『年』的起源,除了史书上的记载外,还流传着不少有趣的传说故事。其中,流传的比较广泛的,是一则关于人们齐心协力共同抵御『年』的故事。相传古时候,有一种头如狮子身如壮牛的凶恶怪兽,到了冬天山中的食物稀少了,便要跑出山来闯进村子,见人伤人,见畜伤畜。因此一到冬天,人人惊恐,村村不安。大伙儿只得搬到远远的地方去逃避『年』的伤害。时间长了,人们发现『年』虽凶猛,却也害怕三样东西:一是鲜红的颜色,二是明亮的火光,三是巨大的声响。于是大家商量,只要家家都具备这三样东西,『年』就一定不敢进村了。到了冬天,凶恶的『年』快要出山进村侵扰了,村里的人相互约定,家家户户的门上都挂上用红色涂抹的大木板,门口烧着旺旺的火堆,夜里大家都不睡觉,在家里敲敲打打,到处发出巨大的声响。夜深了,『年』窜到村口,只见处处红色,处处光亮,兼之巨响遍传,十分害怕,赶快掉头躲进山里,从此不再出来危害村民和牲口了。第二天清早,全村的人聚在一起,为驱逐凶兽获得的胜利互相祝贺道喜。这是一个多么不易得来的日子!每到冬天,人们总是忘不了往年防御『年』进村侵袭的日子,家家户户照样挂上红色木板,点着火堆,通宵敲敲打打,第二天便也相互道喜,欢庆平安。这样代代相传,『过年』的习俗就形成了。
过年食俗
旧式的农业社会里,大约自腊月初八以后,家庭主妇们就要忙着张罗过年的食品了。因为腌制腊味所需的时间较长,所以必须尽早开始。我国皂许多省份都有腌腊味的习俗,其中又以广东省的腊味最为著名。腊味的种类繁多,举凡腊肠、腊肉、腊鸭、腊鱼、风鸡、风肝等,就算自己家中没有腌制,也一定要买上一两样来应应。景腊肉的吃法可以是蒸熟后切片,或者拌蒜苗、辣椒、或是炒青菜吃。在忙碌的年节里,腊味是最简便而可口的一道年菜。
刚腌过腊味,接下来,就该蒸年糕了。年糕因为谐音「年高」,再加上有着变化多端的口味,几乎成了家家必备的应景食品。年糕的式样有方块状的黄、白年糕,象征着黄金、白银:也有条状的宁波及福州年糕,造型模仿银条;都是以形状寄寓新年发财的意思。
北方的许多省份,过年时还要包饺子。虽然饺子早已是普及大江南北的日常点心。但是除夕夜吃的饺子却另有一番特殊的意义。旧时以天干地支来计时,除夕夜亥时一过便交子时,正是新年最新初的时刻,据说这时吃了饺子,表示「开张大吉,万事如意」。又因为此刻正交子时,所以吃饺子谐音「交子(时)」。此外,饺子因为形似元宝,过年时吃饺子,尤其带有「招财进宝」的吉祥含义。
饺子以面粉为皮,馅的内容则是五花八门。传统的作法是以猪、牛、羊肉为馅,搭配大白菜、芹菜、韭菜及萝卜、瓜类等蔬菜。新式的作法,则不拘山珍海味皆可作馅,例如鸡、鸭肉、鲤鱼、蟹黄、蟹肉、鱿鱼、鲍鱼、虾仁'海参、鱼翅、鱼肚、干贝、猴头菇等,均可入馅。最「正统」的饺子吃法,是清水煮熟,捞起后以调有醋、蒜末、香油的酱油为佐料沾着吃。也有「炸饺子」、「烙饺子(锅贴)」等吃法。河南及陕西的部分地区多将饺子与面条一起煮了吃,名叫「金丝穿元宝」。内蒙及东北一带,还有人将饺子放进白肉酸菜火锅中煮食,别有一番风味。除了上述几种常见的过年应节食品外,每位家庭主妇都还要挖空心思烹调出一桌色、香、味俱全的年夜饭。年菜除了讲究精致、丰盛外,好的口彩也是必备的条件。如北京人的年饭,以黄、白两色米煮成,称为「金银米」,上面插有松柏枝,并以金钱、枣、栗、龙眼等为装饰。江南人以风干茄蒂、混合果蔬,煮成「安乐菜」。吃年夜饭时,一定先挟一口安乐菜。鱼因为谐音「余」,也是一道也不可少的年菜。就连不产鱼的北方,也要在桌上摆一条木刻的鱼应景,以示「年年有余」 。
过年的习俗及由来
满溢着喜庆和吉祥的春节是每个炎黄子孙心中永远难以割舍的符号,它不仅是三百六十五天中最新鲜最特殊的一天,还承载着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风霜愈醇的古老文化。
农历正月初一是春节,又叫阴历(农历)年,俗称“过年”。这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春节是汉族最重要的节日。然而,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除汉族外,还有满、蒙古、瑶、壮、白、高山、赫哲、哈尼、达斡尔、侗、黎等十几个少数民族也有过春节的习俗。春节的历史很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有关年的传说也很多。古代的春节叫“元日”、“元旦”、“新年”。辛亥*后,才将农历正月初一正式定名为春节。
春节,顾名思义就是春天的节日。春天来临,万象更新,新一轮播种和收获季节又要开始。人们有足够的理由载歌载舞来迎接这个节日。于是,节前就在门脸上贴上红纸黄字的新年寄语。当春姑娘来到门口时,会念一遍寄托新一年美好愿望的句子,这一念,好运真的来了。同样寓意的事情还有挂大红灯笼和贴“福”字及财神像等,“福”字还必须倒贴,路人一念“福倒了”,也就是“福到了”。 春节是个亲人团聚的节日。离家的孩子这时要不远千里回到父母家里。真正过年的前一夜叫团圆夜,家人要围坐在一起包饺子。饺子的做法是先和面,“和”字就是“合”;饺子的饺和“交”谐音,“合”和“交”又有相聚之意,所以用饺子象征团聚了。节日喜庆气氛要持续一个月。正月初一前有祭灶、祭祖等仪式;节中有给儿童压岁钱、亲朋好友拜年等典礼;节后半月又是元宵节,其时花灯满城、游人满街、盛况空前,元宵节过后,春节才算结束了。。
春节的另一名称叫过年。“年”是什么呢?是一种为人们带来坏运气的想象中的动物。“年”一来,树木凋败,百草不生;“年”一过,万物生长,鲜花遍地。“年”如何才能过去呢?需用鞭炮轰,于是有了燃鞭炮的习俗。
那么“年”究竟是怎么样来的呢?民间主要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相传,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这年除夕,桃花村的人们正扶老携幼上山避难,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只见他手拄拐杖,臂搭袋囊,银须飘逸,目若朗星。乡亲们有的封窗锁门,有的收拾行装,有的牵牛赶羊,到处人喊马嘶,一片匆忙恐慌景象。这时,谁还有心关照这位乞讨的老人。只有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兽,那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让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兽撵走。老婆婆惊目细看,见他鹤发童颜、精神矍铄,气宇不凡。可她仍然继续劝说,乞讨老人笑而不语。婆婆无奈,只好撇下家,上山避难去了。半夜时分,“年”兽闯进村。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灯火通明。“年”兽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年”朝婆婆家怒视片刻,随即狂叫着扑过去。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砰砰啪啪”的炸响声,“年”浑身战栗,再不敢往前凑了。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婆婆的家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惊失色,狼狈逃窜了。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这时,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乞讨老人的许诺。乡亲们一齐拥向老婆婆家,只见婆婆家门上贴着红纸,院里一堆未燃尽的竹子仍在“啪啪”炸响,屋内几根红蜡烛还发着余光.欣喜若狂的乡亲们为庆贺吉祥的来临,纷纷换新衣戴新帽,到亲友家道喜问好。这件事很快在周围村里传开了,人们都知道了驱兽的办法.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另一种说法是,我国古代的字书把“年”字放禾部,以示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由于谷禾一般都是一年一熟。所以“年”便被引申为岁名了。
我国古代民间虽然早已有过年的风俗,但那时并不叫做春节。因为那时所说的春节,指的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南北朝则把春节泛指为整个春季。据说,把农历新年正式定名为春节,是辛亥*后的事。由于那时要改用阳历,为了区分农、阳两节,所以只好将农历正月初一改名“春节”.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3-06 07:46
年”是什么呢?是一种为人们带来坏运气的想象中的动物。“年”一来,树木凋敝,百草不生;“年”一“过”,万物生长,鲜花遍地。“年”如何才能过去呢?需用鞭炮轰,于是有了燃鞭炮的习俗。1993年,北京市*颁布了禁放烟花爆竹的法律,使这一沿续了几百年的习俗成为历史。
中国古代的字书把“年”字放禾部,以示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由于谷禾一般都是一年一熟。所“年”便被引申为岁名了。
年者,为人类社会纪历。伏羲以前称为“载”。伏羲时期称为“岁”。继伏羲之后称为“年”。
“年”是神农氏炎帝所创造出来的用以指导农耕劳作的纪历称谓,也叫农历年。
为什么称为年呢?
炎帝的名字叫石年,石年诞于烈山石室,其母安登,其父少典。少典父母即是伏羲和女娲。石年意为其寿如磐石,万岁不倒,亦称之为万年寿。所以人们以炎帝“石年”的“年”字做为地球绕太阳一周约365日的纪历方法,并把此纪历演算到万年以后,叫“万年历”。
那么“年”究竟是怎么样来的呢?民间主要有几种说法:
话说古代有一只四角四足的恶兽——夕,因冬季大雪覆盖而短缺了食物常到附近的村庄里去找吃的,因其身体庞大、脾气暴躁、凶猛异常,给村民带来了很大的灾难。每到腊月底,人们都整理衣物扶老携幼,到附近的竹林里躲避夕。
这一年,村里的人们在收拾东西逃走的路途中遇到一位年纪约七八岁的孩子,饿倒在路旁。有位好心的老婆婆将孩子救醒,并要这孩子一起上山躲避恶兽——夕,这个聪明的孩子便与老婆婆一起跟着村子里的人来到了村后的竹林里。由于冬季在竹林里寒气*人,大家冷得纷纷伐竹盖房、烧火取暖。这个被老婆婆救来的孩子就好奇的问大家:我们这竹林离村子那么近,就不怕夕会来到这里吗?有位老人回答他说:“我年小的时候就随乡亲们来这里躲避夕,雪很大的那几年因为它饿极了也追来过,可是它每次都看到乡亲们在这竹林里伐竹就匆匆忙忙的走了。”这个孩子想了想告诉大家:“我有办法除掉‘夕’让大家从今以后不用每到腊月里就出来逃难。”大家听后都非常高兴,纷纷问该怎么办?这个聪明的孩子告诉大家:多砍一些竹节带着,今夜全村人都可以回家!在你们各家的门外挂一块红布,就好了,等到明天天亮之后夕就再也不会来了。乡亲们半信半疑的听着这个孩子的话,由村里的老者带着各自回了自己的家。
很快入夜了,村民们由于害怕“夕”会来没有人敢睡觉,除都在自家的门外悬挂了红布条之外,就来到村中间的空地上,守着一些从竹林里带回来的一些碎的竹节。天气寒冷大家点了火堆取暖,饿了就拿些吃的出来……子夜,便听到一声震天的巨吼,大家恐惧的缩做一团。这时那个聪明的孩子突然间站出来告诉大家说:“我去把他引来,然后大家就往火堆里扔我们守了一夜的碎竹节。”
还没等还好心的老婆婆伸手去拽,这个孩子已经来到了村口,孩子看到夕正在往村里硬闯,破坏了很多东西,于是他大声的叫到:你每年都来,害得百姓不能安居乐业,今天我一定要给你点厉害!!“夕”听到孩子的叫声,便循着声音追来过来,可是它看到家家门墙都挂着红红的布条就没敢进,于是顺着孩子的声音忍着挨饿的肚皮来到了村*的空地这里。这时孩子大声地说:“乡亲们,往火里扔碎竹节啊!!”,可是大家因为害怕早已经站在那里礓住了,这个瞬间“夕”用他的角把孩子挑了起来重重的甩在了地上。村民们听到孩子落地的声音反应过来,纷纷往火里扔起了竹节。由于是砍伐不久,湿湿的竹节遇到旺火纷纷爆裂,噼里啪啦的响了起来!“夕”听到这响声掉头鼠窜,没有再损坏村里的东西。
天亮起来了,“夕”被人们扔到火里的竹节爆裂时发出的声音吓跑了,住户家因为门前挂的红条,夕没有进所以保住了,人们心中却高兴不起来。因为那个救了这个村庄的聪明的孩子被“夕”挑死了。而这一天就是正月初一。这个聪明的孩子,他的名字就叫做“年”。
因为“夕”没有死,所以每年的腊月卅,大家都守着碎竹节等待着,希望早日除掉“夕”。可是一年年过去了,谁也没有再见过“夕”,有的只是大家为防止“夕”的到来燃放的爆竹与门前挂的红布条,然而却给我们留下了这个传说与过年的习俗:腊月卅的夜里,大家齐聚一堂吃着年夜饭,一起守岁等待除夕的钟声。放爆竹,贴门联。等到天亮彼此走访邻里给予问候与祝福。 初一早上乡亲们彼此走访看看相邻有没有受伤说一些吉祥客气的话。希望来年的腊月“夕”不再来。
如今我们过年的很多俗语与习惯都来源于这个传说:
年初一:人们为了让自己的后代子孙记得这个救了整个村子的孩子——年,就把天明后的早晨就叫年。又是正月初一 ,所以又叫大年初一。
守岁:大家守着碎竹节等待的过程。守岁就是守着碎竹片的简称。
除夕:腊月卅大家守着碎竹节等“夕”的这一夜。
红布:如今的对联。
而除夕夜里大家饿了,拿东西出来吃则演变成了我们齐聚一趟欢声笑语如今的年夜饭。
"年"兽的传说
相传,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这年除夕,桃花村的人们正扶老携幼上山避难,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只见他手拄拐杖,臂搭袋囊,银须飘逸,目若朗星。乡亲们有的封窗锁门,有的收拾行装,有的牵牛赶羊,到处人喊马嘶,一片匆忙恐慌景象。这时,谁还有心关照这位乞讨的老人。只有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兽,那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让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兽撵走。老婆婆惊目细看,见他鹤发童颜、精神矍铄,气宇不凡。可她仍然继续劝说,乞讨老人笑而不语。婆婆无奈,只好撇下家,上山避难去了。半夜时分,"年"兽闯进村。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年"兽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年"朝婆婆家怒视片刻,随即狂叫着扑过去。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砰砰啪啪"的炸响声,"年"浑身战栗,再不敢往前凑了。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婆婆的家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惊失色,狼狈逃蹿了。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这时,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乞讨老人的许诺。乡亲们一齐拥向老婆婆家,只见婆婆家门上贴着红纸,院里一堆未燃尽的竹子仍在"啪啪"炸响,屋内几根红腊烛还发着余光…… 欣喜若狂的乡亲们为庆贺吉祥的来临,纷纷换新衣戴新帽,到亲友家道喜问好。这件事很快在周围村里传开了,人们都知道了驱赶"年"兽的办法。 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熬年的传说
我国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根据宋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至少在南北朝时已有吃年夜饭的习俗。
守岁的习俗,既有对如水逝去的岁月含惜别留恋之情,又有对来临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古人有一首《守岁》诗中写道:"相邀守岁阿戎家,蜡炬传红向碧纱;三十六旬都浪过,偏从此夜惜年华。"珍惜年华是人之常情,故大诗人苏轼写下了《守岁》名句:"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由此可见除夕守岁的积极意义。
年三十守岁,俗名"熬年"。为什么称作"熬年"呢?民间世世代代流传着这么一个有趣的故事:太古时期,有一种凶猛的怪兽,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们管它们叫"年"。"年"的形貌狰狞,生性凶残,专食飞禽走兽、鳞介虫豸,一天换一种口味,从磕头虫一直吃到大活人,让人谈"年"色变。慢慢地,人们掌握了"年"的活动规律,原来它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窜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尝一次口鲜,而且出没的时间都是在天黑以后,等到鸡鸣破晓,它们便返回山林中去了。算准了"年"的肆虐日期,男男*便把这可怕的一夜视为关煞,称作"年关",并且想出了一整套"过年关"的办法:每到这一天晚上,家家户户提前做好晚饭,熄火净灶,再把鸡圈牛栏全部拴牢,然后把宅院的大门封住,躲在屋里吃"年夜饭"--由于这顿晚餐具有凶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办得很丰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围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团圆外,还须在吃饭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灵保佑他们平平安安地度过这一夜。吃过晚饭后,谁都不敢睡觉,挤坐在一起闲聊壮胆。
天色渐渐黑了下来,"年"从深山老林里窜了出来,摸进人群聚居的村落。只见家家户户宅门紧闭,门前还堆着芝麻杆,街上却瞧不见一个人影儿。转了大半个晚上的"年"毫无所获,只好啃些芝麻杆充饥。再过些时,公鸡啼晓,这些凶残而又愚蠢的怪物只得怏怏返回。熬过"年关"的人们欣喜不已,要感谢天地祖宗的护佑,要互相祝贺没有被"年 "吃掉,还要打开大门燃放鞭炮,去同邻里亲友见面道喜……,人们见面互相拱手作揖,祝贺道喜,庆幸没被年兽吃掉。这样过了好多年,没出什么事情,人们对年兽放松了警惕。就在有一年三十晚上,年兽突然窜到江南的一个村子里。一村子人几乎被年兽吃光了,只有一家挂红布帘、穿红衣的新婚小两口平安无事。还有几个童稚,在院里点了一堆竹子在玩耍,火光通红,竹子燃烧后"啪啪"地爆响,年兽转到此处,看见火光吓得掉头逃窜。此后,人们知道年兽怕红、怕光、怕响声,每至年末岁首,家家户户就贴红纸、穿红袍、挂红灯、敲锣打鼓、燃放爆竹,这样年兽就不敢再来了。在《诗经·小雅·庭燎》篇中,就有"庭燎之光"的记载。所谓"庭燎"就是用竹竿之类制作的火炬。竹竿燃烧后,竹节里的空气膨胀,竹腔爆裂,发出噼噼啪啪的响声,这也即是"爆竹"的由来。可是有的地方,村民不知年兽怕红,常常被年兽吃掉。这事后来传到天上的紫微那儿,他为了拯救人们,决心消灭年兽。有一年,他待年兽出来时,就用火球将它击倒,再用粗铁链将它锁在石柱上。从此,每到过年,人们总要烧香,请紫微星下界来保平安。
这种现象逐渐蔚成了绵绵相传的"过年"和"拜年"的风俗, "拜年"的风俗内容丰富,通常的顺序是:"先拜天地,次拜祖宗,再拜高堂,然后出门去拜亲朋友好,亦有初一拜本家、初二拜岳家、初三拜亲戚……等各种讲究,直至拜到正月十五,所谓"拜个晚年"
希望对你有帮助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3-06 10:11
过年习俗源自何时很难考究,不过一般认为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末祭神祭祖活动。农历的正月(1月)是一年的开始,而正月上旬或中旬,大部分情况正好是春季的开始(少部分时间立春是在农历腊月下旬),现在定名为春节;节日具体时间最后的确定相信和这个时间对农业劳作影响最小有关。农历一年的最后一天(月大为30日,月小29日),称之为“大年三十”,除夕晚上全家人团圆吃年饭(农历一年中最后一顿饭),年饭以后有熬年夜(守年岁)和发压岁钱的习俗,表示从农历上年的最后一天守到来年的第一天,因此,对这一节日又称之为过年。 “年”的传说
相传,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夕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经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以至于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夕兽的伤害。
这年除夕,桃花村的人们正扶老携幼上山避难。乡亲们有的封窗锁门,有的收拾行装,有的牵牛赶羊,到处人喊马嘶,一片匆忙恐慌景象。这时,村外来了个半大的孩子,只见这孩子长得浓眉大眼,漂亮可人。这小孩子来到村东头见着一位老婆婆问起大家为何惊慌。老婆婆无奈告诉孩子夕又来做乱,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夕"兽,那孩子笑道:"婆婆~我的名字叫做年,让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夕’兽撵走"。老婆婆惊目细看,见他气宇不凡。可她仍然继续劝说,年笑而不语。婆婆无奈,只好撇下家,上山避难去了。
半夜时分,"夕闯进村。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夕"兽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朝婆婆家怒视片刻,随即狂叫着扑过去。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砰砰啪啪"的炸响声,"夕"浑身战栗,再不敢往前凑了。原来,“夕”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婆婆的家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年在哈哈大笑。"夕"大惊失色,狼狈逃蹿了。
第二天,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这时,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年的许诺。乡亲们一齐拥向老婆婆家,只见婆婆家门上贴着红纸,院里一堆未燃尽的竹子仍在“啪啪”炸响,屋内几根红蜡烛还发着余光……;欣喜若狂的乡亲们为庆贺吉祥的来临,纷纷换新衣戴新帽,到亲友家道喜问好。这件事很快在周围村里传开了,人们都知道了驱赶"夕"兽的办法。为此,大家纷纷都去拜会年,也就是现在的“拜年”(拜年的由来),把年的图帖在门口或窗前,叫年画(年画上的那个大胖小子就是年)年除掉夕的这一天叫做除夕(除夕的由来)。
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过年”。
[编辑本段]年的来历
年的概念,最初的含意来自农业。过年对中华民族可以说源远流长,有了数千年的历史。而“春节”的起源和农业生产密不可分,大约在新石器时期,先民们根据农作物的生长周期发现了春夏秋冬四季交替的规律,由此有了“年”的概念。在夏商时代产生了夏历,以月亮圆缺的周期为月,一年划分为十二个月,每月以不见月亮的那天为朔,正月朔日的子时称为岁首,即一年的开始。
“年”的甲骨文写法为上面部分为“禾”字,下面部分为“人”字。金文的“年”字也与甲骨文相同也从禾、从人。小篆的“年”写作“秊”,《说文解字·禾部》:“秊,谷熟也。从禾,从千声。”小篆将“人”字讹变为“千”了,因而许慎用了此说,而“千”字本为有饰的人,此解也并不矛盾。“禾”是谷物的总称,不能错解仅为“小麦”。年成的好坏,主要由“禾”的生长和收成情况来决定,而现在已发掘出来的甲骨文中的“禾”字,几乎都是看上去沉甸甸地被压弯了腰,可见它象征着取得谷物生产的大丰收。“年”字下面的“人”字又作何解释呢?从甲骨文看,“年”字好象是人头上顶着沉甸甸的谷子的样子。
西周初年已有了一年一度在新旧岁交替之际庆祝丰收和祭祀祖先的风俗活动,可以认为是“年”的雏形。但“年”的名称出现却较晚,据《尔雅》记载,尧舜时称年为“载”,夏代称年为“岁”,商代称年为“祀”,直到周代才称为“年”。古代帝王继位,为了显示“天子”的权威,往往自立历法。夏代以一月为一年之首;商代以十二月为岁首,周代以十一月为岁首,秦代以十月为岁首。“年”的时间到了西汉才正式固定下来,一直延续到今天。汉武帝(公元前140年~前87年)继位,决定重修历法使之统一,司马迁建议创立了太初历,把春节定在孟春正月。今日我们所采用的历法是汉武帝以后,经过多个朝代修定的,但农历正月初一为“元旦”的年节作为中华民族最隆重的节日,以固定的日子沿袭下来。
参考资料:复制来的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3-06 12:52
春节到了,意味着春天将要来临,万象复苏草木更新,新一轮播种和收获季节又要开始。人们刚刚度过冰天雪地草木凋零的漫漫寒冬,早就盼望着春暖花开生机勃勃的日子,当新春到来之际,自然要充满喜悦载歌载舞地迎接这个节日。
春节又叫阴历年、农历新年、农历年、旧历年,俗称“过年、大年、过大年”。春节的历史很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古时春节曾专指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后来改为夏历正月初一(即农历正月初一),被视为农历年的开始,即为岁首。按照我国农历,正月初一古称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俗称年初一。这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而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廿三、廿四的祭灶,直到正月十五日元宵节结束,有些地方甚至到整个正月,均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
春节是汉族最重要的节日。满、蒙古、瑶、壮、白、高山、赫哲、哈尼、达斡尔、侗、黎等十几个少数民族也有过春节的习俗,只是过节的形式各具自己的民族特色。在春节这一传统节日期间,我国的汉族和大多数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这些活动大多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
春节是东亚许多国家和地区庆祝新年的主要节日。越南语称为“Tết Nguyên Đán”(节元旦)、日语称为“正月”(明治维新后改称旧正月)、韩语称为“설날”(此乃固有词,即新年之意)。现在春节除了在中国、朝鲜半岛、越南、日本等地之外,在蒙古、老挝、缅甸、柬埔寨、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地也都是最重要的节日之一。
春节与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春节”一词已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中国最大的节日,位居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首。2006年5月20日,“春节”民俗经*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3-06 15:50
从记事开始,年年过春节,年年过大年,一年又有一年。很小的时候,每次过年,都觉得特别好玩,可是最近几年,老觉得过年没有意思了,没兴趣了,回想起来,以前小时候过的年,好像也没什么精彩了。
你是否也有这个感觉呢?
是呀,为什么老感觉觉过年没意思了。?是不是这样呢?最近几年,每次过年,我都再思考这个问题,怎样过年才有乐子,才有意义。
其实,小时候,每次过年,从初一开始,就跟者大人去给亲戚拜年。可是,这年过着过着,就没意思了。老感觉少了什么?那么到底少了什么呢?
也许是过了年,就而立了吧。今年,我终于明白了。过年的意义是什么,那就是拜年,相互拜年,相互祝福。即便不是交往很深的,朋友,遇到一起,也作个揖,拜个年,密友,就更不用说了。
过年越来越感觉没意义了,就是因为拜年少了。拜年的形式少了,相互祝福的真心少了。大家当然感觉过年没意义了。即便是再好的春晚,也提不起你的兴趣。
那么怎么拜年呢?那讲究太多了,你也许说,讲究太多麻烦,那么人活着,你感觉麻烦不?不讲究,你永远感觉不倒快乐。当然,太讲究也不行,这就要发展,可是再怎么发展,过年的意义,不能少,拜年的传统不能少。
有时候,真心,不是藏在你的心里就够了,大家要用形式表达一下,有人说中国人,没热情,太虚伪,那他是不理解,中国人的礼貌。说起拜年的形式,最简单的一个动作,那就是作揖。
什么作揖:
古人作揖的方法有许多种。《周礼》《夏官司土》写道:“孤卿特揖;大夫以其等,旅揖;士,旁三揖。”大概所谓“特揖”是一个一个地作揖;“旅揖”是按等级分别作揖;“旁三揖”是对许多人笼统地作揖三下。《周礼》《秋官司仪》又写道:“土揖庶姓,时揖异姓,天揖同姓。”这里所谓“土揖”是手前伸而稍向下;“时揖”是手向前平伸;“天揖”是手前伸而稍上举。这些作揖的方法仍然不免要区分许多等级,尽可以不去管它。我们只要吸取最简便的作揖方法就行了。
从许多种作揖的方法中,要找出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举手。宋代陆游的《老学庵笔记》说:“古所谓揖,但举手而已。”清代的阎若璩,在《论语》《述而》的注释中说:“古之揖,今之拱手。”这两人的解说可以认为基本一致。如果我们吸取这种作揖的方法,去代替握手,再加上大家常见的点头或轻微的鞠躬,那末,这在一般的场合下,应该是行得通的吧
作揖的好处:
一是卫生。握手可传播某些细菌病毒。握手时双方中如有一方的手沾泥带水,也会给另一方带来不舒服。而中国的作揖,施受双方完全没有身体接触,即便到传染病医院去慰问一大群病人,回家后地无须急匆匆先去卫生间洗手。
二是省时,当代人的交际繁多,假如一个人会见十多位客人,与每位都握一次手,便要握得很耐心。假如十多个人同时会见十多位客人,那更要握上好一阵工夫。既然说时间就是金钱,为何不用作揖这种方式来惜金?一拱手,顷刻之间,以一当十乃至当百,即使有成千上万的客人,也都接受了你的亲切。
三是优美。人在握手时含胸曲背,低头引颈,姿态实在不大好看。如果交际双方的身高差距太大,握手更多见窘态。身高者有折腰之累,身低者有被悬吊之险,难免把某种庄重的外交或某种欢乐的重聚,搞得有点滑稽。作揖则无须有这种担心,完全可以抬首挺胸,立身如柱,气宇轩昂,雄姿英发,高出手高悬臂抱拳一合,充分展示美的体形和美的气度,让周围的人眼睛一亮--壮士也。
四是自主,人们多有这样的体验:握手时,有一方已伸出手来了,另一方没有看见或故意装作没看见,使对方的手停在空中缩也不是,不缩也不是,时间一秒秒过去,尴尬透顶。有时也有另一种情况:刚才没看见的一方突然看见了,赶忙补救,虽然已把对方的手挽救了并已紧紧握住,但怠慢或疏忽已经造成,心中难免留下歉意。这种多发性事故,暴露了握手这一方式的最恼人的缺点--它必须由双方协调配合,同时动作才能完成。即使是训练有素的交际家,已经经过了长期实践摸索,临场仍需要聚精会神,才能掌握好自己出手的时候。这种事干多了,没有不累的道理。作揖当然比握手简单多了,完全是自主的,任何人想出手就出手,想什么时候出手就什么时候出手,完全不受对方目光及其眼神的制约,绝不可能被对方冷落得进退两难,遭其他人暗笑。
很多人,会认为,作揖很封建,很麻烦,很俗气,那么你错了。
这是很礼貌,很友好的方式。很能拉近人际关系的的礼貌。
为了自己过年的快乐,也为了大家过年的快了。
再给大家拜个年。再次真心祝福大家过年好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3-06 19:05
以下是关于年的传说
相传,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这年除夕,桃花村的人们正扶老携幼上山避难,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只见他手拄拐杖,臂搭袋囊,银须飘逸,目若朗星。乡亲们有的封窗锁门,有的收拾行装,有的牵牛赶羊,到处人喊马嘶,一片匆忙恐慌景象。这时,谁还有心关照这位乞讨的老人。只有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兽,那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让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兽撵走。老婆婆惊目细看,见他鹤发童颜、精神矍铄,气宇不凡。可她仍然继续劝说,乞讨老人笑而不语。婆婆无奈,只好撇下家,上山避难去了。半夜时分,"年"兽闯进村。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年"兽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年"朝婆婆家怒视片刻,随即狂叫着扑过去。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砰砰啪啪"的炸响声,"年"浑身战栗,再不敢往前凑了。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婆婆的家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惊失色,狼狈逃蹿了。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这时,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乞讨老人的许诺。乡亲们一齐拥向老婆婆家,只见婆婆家门上贴着红纸,院里一堆未燃尽的竹子仍在"啪啪"炸响,屋内几根红腊烛还发着余光…… 欣喜若狂的乡亲们为庆贺吉祥的来临,纷纷换新衣戴新帽,到亲友家道喜问好。这件事很快在周围村里传开了,人们都知道了驱赶"年"兽的办法。 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过年,实际上是一个一家人团圆的契机,忙于工作而奔走四方的游子们重新回到父母身边,借着这个万物复苏的时节唠唠家常,吃吃团圆饭,我想这才是过年的真正意义。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3-06 22:36
那么“年”究竟是怎么样来的呢?民间主要有几种说法:
话说古代有一只四角四足的恶兽——夕,因冬季大雪覆盖而短缺了食物常到附近的村庄里去找吃的,因其身体庞大、脾气暴躁、凶猛异常,给村民带来了很大的灾难。每到腊月底,人们都整理衣物扶老携幼,到附近的竹林里躲避夕。
这一年,村里的人们在收拾东西逃走的路途中遇到一位年纪约七八岁的孩子,饿倒在路旁。有位好心的老婆婆将孩子救醒,并要这孩子一起上山躲避恶兽——夕,这个聪明的孩子便与老婆婆一起跟着村子里的人来到了村后的竹林里。由于冬季在竹林里寒气*人,大家冷得纷纷伐竹盖房、烧火取暖。这个被老婆婆救来的孩子就好奇的问大家:我们这竹林离村子那么近,就不怕夕会来到这里吗?有位老人回答他说:“我年小的时候就随乡亲们来这里躲避夕,雪很大的那几年因为它饿极了也追来过,可是它每次都看到乡亲们在这竹林里伐竹就匆匆忙忙的走了。”这个孩子想了想告诉大家:“我有办法除掉‘夕’让大家从今以后不用每到腊月里就出来逃难。”大家听后都非常高兴,纷纷问该怎么办?这个聪明的孩子告诉大家:多砍一些竹节带着,今夜全村人都可以回家!在你们各家的门外挂一块红布,就好了,等到明天天亮之后夕就再也不会来了。乡亲们半信半疑的听着这个孩子的话,由村里的老者带着各自回了自己的家。
很快入夜了,村民们由于害怕“夕”会来没有人敢睡觉,除都在自家的门外悬挂了红布条之外,就来到村中间的空地上,守着一些从竹林里带回来的一些碎的竹节。天气寒冷大家点了火堆取暖,饿了就拿些吃的出来……子夜,便听到一声震天的巨吼,大家恐惧的缩做一团。这时那个聪明的孩子突然间站出来告诉大家说:“我去把他引来,然后大家就往火堆里扔我们守了一夜的碎竹节。”
还没等还好心的老婆婆伸手去拽,这个孩子已经来到了村口,孩子看到夕正在往村里硬闯,破坏了很多东西,于是他大声的叫到:你每年都来,害得百姓不能安居乐业,今天我一定要给你点厉害!!“夕”听到孩子的叫声,便循着声音追来过来,可是它看到家家门墙都挂着红红的布条就没敢进,于是顺着孩子的声音忍着挨饿的肚皮来到了村*的空地这里。这时孩子大声地说:“乡亲们,往火里扔碎竹节啊!!”,可是大家因为害怕早已经站在那里礓住了,这个瞬间“夕”用他的角把孩子挑了起来重重的甩在了地上。村民们听到孩子落地的声音反应过来,纷纷往火里扔起了竹节。由于是砍伐不久,湿湿的竹节遇到旺火纷纷爆裂,噼里啪啦的响了起来!“夕”听到这响声掉头鼠窜,没有再损坏村里的东西。
天亮起来了,“夕”被人们扔到火里的竹节爆裂时发出的声音吓跑了,住户家因为门前挂的红条,夕没有进所以保住了,人们心中却高兴不起来。因为那个救了这个村庄的聪明的孩子被“夕”挑死了。而这一天就是正月初一。这个聪明的孩子,他的名字就叫做“年”。
因为“夕”没有死,所以每年的腊月卅,大家都守着碎竹节等待着,希望早日除掉“夕”。可是一年年过去了,谁也没有再见过“夕”,有的只是大家为防止“夕”的到来燃放的爆竹与门前挂的红布条,然而却给我们留下了这个传说与过年的习俗:腊月卅的夜里,大家齐聚一堂吃着年夜饭,一起守岁等待除夕的钟声。放爆竹,贴门联。等到天亮彼此走访邻里给予问候与祝福。 初一早上乡亲们彼此走访看看相邻有没有受伤说一些吉祥客气的话。希望来年的腊月“夕”不再来。
如今我们过年的很多俗语与习惯都来源于这个传说:
年初一:人们为了让自己的后代子孙记得这个救了整个村子的孩子——年,就把天明后的早晨就叫年。又是正月初一 ,所以又叫大年初一。
守岁:大家守着碎竹节等待的过程。守岁就是守着碎竹片的简称。
除夕:腊月卅大家守着碎竹节等“夕”的这一夜。
红布:如今的对联。
而除夕夜里大家饿了,拿东西出来吃则演变成了我们齐聚一趟欢声笑语如今的年夜饭。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3-07 02:24
过年的意义啊~最初的意思是个传说~是在每年的一个时候都有一只叫年的怪兽出没~祸害人间~后来大家就用烧着的竹子~因为竹子在烧的时候会出噼里啪啦的响声~年很害怕这种东西~后来年被赶跑了~大家就把这一天叫做过年~也就是大年三十~后来就有了放鞭炮的习俗~至于现在的过年~可能就只是一种精神上的寄托了~这几天~大家团聚~各种串门~因为现在的社会搞得大家都比较疏远~所以就可以借着过年来走动走动~有很多亲朋好友在一起~不是很快乐吗~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3-07 06:29
春节到了,意味着春天将要来临,万象复苏草木更新,新一轮播种和收获季节又要开始。人们刚刚度过冰天雪地草木凋零的漫漫寒冬,早就盼望着春暖花开生机勃勃的日子,当新春到来之际,自然要充满喜悦载歌载舞地迎接这个节日。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3-07 10:50
过年又*节,是庆祝春天到来的节日。我国农村习惯上把过年当作一年的结束来庆贺。经过了几千年的传承,已经成为了一种习俗。如果要说有什么意义的话,那就是团圆。一般在外地工作者,几乎是一年才回去家乡一次。而他们不是为了吃饭,放鞭炮,而回去的,他们就为了团圆。一年在外的辛劳,只要一回到自己家,见到自己的家人,便会迎刃而解。能与家人团圆是世上最开心的事,又怎么会无聊呢。呵呵,这便是我理解的春节的意义。
希望回答你您有所帮助,在这里给您拜年了,祝您团团圆圆。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3-07 15:28
相传,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这年除夕,桃花村的人们正扶老携幼上山避难,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只见他手拄拐杖,臂搭袋囊,银须飘逸,目若朗星。乡亲们有的封窗锁门,有的收拾行装,有的牵牛赶羊,到处人喊马嘶,一片匆忙恐慌景象。这时,谁还有心关照这位乞讨的老人。只有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兽,那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让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兽撵走。老婆婆惊目细看,见他鹤发童颜、精神矍铄,气宇不凡。可她仍然继续劝说,乞讨老人笑而不语。婆婆无奈,只好撇下家,上山避难去了。半夜时分,"年"兽闯进村。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年"兽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年"朝婆婆家怒视片刻,随即狂叫着扑过去。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砰砰啪啪"的炸响声,"年"浑身战栗,再不敢往前凑了。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婆婆的家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惊失色,狼狈逃蹿了。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这时,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乞讨老人的许诺。乡亲们一齐拥向老婆婆家,只见婆婆家门上贴着红纸,院里一堆未燃尽的竹子仍在"啪啪"炸响,屋内几根红腊烛还发着余光…… 欣喜若狂的乡亲们为庆贺吉祥的来临,纷纷换新衣戴新帽,到亲友家道喜问好。这件事很快在周围村里传开了,人们都知道了驱赶"年"兽的办法。 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3-07 20:23
过年习俗源自何时很难考究,不过一般认为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末祭神祭祖活动。农历的正月(1月)是一年的开始,而正月上旬或中旬,大部分情况正好是春季的开始(少部分时间立春是在农历腊月下旬),现在定名为春节;节日具体时间最后的确定相信和这个时间对农业劳作影响最小有关。农历一年的最后一天(月大为30日,月小29日),称之为“大年三十”,除夕晚上全家人团圆吃年饭(农历一年中最后一顿饭),年饭以后有熬年夜(守年岁)和发压岁钱的习俗,表示从农历上年的最后一天守到来年的第一天,因此,对这一节日又称之为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