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7-13 10:45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8 04:58
海洋鱼类因季节的变化、寻找食物、生殖等原因,要周期性结群作长距离的定向游动,叫做洄游。鱼类的洄游是一种有一定方向、一定距离、和一定时间的变换栖息场所的运动。这种运动通常是集群的、有规律的、有周期性的,并具有遗传的特性。依据洄游的目的,可以将洄游分为索饵洄游、越冬洄游和产卵洄游。
鱼的洄游现象
越冬洄游是指离开摄食区到越冬区的行为。这发生在有越冬区的鱼类。鱼类进行越冬的目的为离开摄食区,到另一环境因子较佳且利于防御掠食者的地方。对洄游鱼类来说,这通常是产卵洄游的开端。例如草鱼在秋季结束摄食后,离开湖泊而聚集在河下游的凹洞中。
每种鱼类一般都有一定的适温范围,为了寻找适于它们生存的水温条件,必须随水温的变化而作必要的迁移,称为适温洄游。通常大多数鱼类在春夏季节由南方向北方迁移,秋冬季则由北方向南方迁移,这种随季节到来而出现的规律性迁移,又被称为季节洄游。其中越冬时的洄游一般在索饵洄游之后进行,在这段时间里,鱼类往往停止摄食或摄食很少。
越冬洄游是鱼类由肥育场所或习居的场所向越冬场的洄游。越冬洄游亦称季节洄游或适温洄游。冬季来临前,水文环境的变化,尤其是水温下降,鱼类的活动能力将减低,为了保证在寒冷的季节有适宜的栖息条件,鱼类趋向适温水域作集群性移动。
越冬洄游的特点是洄游方向朝着水温逐步升高的方向,往往由浅水环境向深水环境,或由水域的北部向南部移动,方向稳定。在中国近海,主要是朝南、朝东移动,长江中下游流域中许多大型鲤科鱼类,平时在通江湖泊中摄食肥育,冬季来临前,则纷纷游向干流的河床深处或坑穴中越冬。
鱼类越冬场的位置、洄游路线和速度受水温状况,尤其是受水域等温线分布状况所左右。水温梯度大,鱼群活动范围窄,密度相对就大;降温快,洄游速度相应快。而水温状况则受冷空气和寒潮的次数和强度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