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民中的那些观点对今天仍有指导意义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7-12 05:57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6 15:27
《管子》的第一篇《牧民》开篇讲的就是国家管理问题,其名言便是“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仓廪实建立在生产的管理上,仓廪何以能实,其云:“凡有地牧民者,务在四时,守在仓廪。国多财,则远者来;地辟举,*留处。”土地与民众是国家管理的二个要素,在历史上便表现为土地关系与户口的管理,这是立国的基础。我们这个国家在传统上是以农立国,农业是我们立国的基础,“务在四时”是指不误农时,春耕,夏种,秋收,冬藏,都有时令,孟子言:“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由于农业带有季节性,一旦误了农时,一年的收成便泡汤了。
大跃进的失误,是为了工业化大炼钢铁,让农民上山砍柴烧炉炼钢,以及修建水库等农业水利设施,误了农时,丰产而未能及时收获。只有不误农时,才能守住仓廪充实,用老百姓的俗话讲,便是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所谓“知礼节”是指社会生活之有序,对于民众而言,只有食足以后,才能讲如何为人,即如何处理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何者光荣,何者可耻,用现在的话讲,便是先把经济工作搞上去,老百姓有了衣食充足的小康生活,才能在人与人之间建立互相尊敬、和睦相处的相互关系。所谓礼节与荣辱,那便是讲国之四维,即礼、义、廉、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