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6-28 21:39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0 18:01
孙舸人体潜能探矿的工作程序可概略分为4个阶段,一般采用以下2类方法:
(1) 遥感探测
遥感探测,系指孙舸在地质图片(包括地形图、地质图、剖面图、航空照片、卫星照片等)上,凭借指定目标矿石,运用特意感知功能(包括手或特异视觉系统)扫描地质图片,以扫描过程中所接收的同一性手感信号或其它特异视觉信号为依据,标示矿化带(或矿点)的方法.
这一方法的特点是:不去实地现场,只须准备要遥感矿种的标本,便可在图上标示出矿化异常区.与物、化探异常区类似,它标示的只是1个异常的范围,并不代表矿体的形态或产状等.
实验前,先准备好所需图件和标本.图件一般采用地形图,没有地形图也可用其它图件代替.之所以要求使用地形图,主要是避免心理暗示,提高遥感的准确性.因为如果用地质图,难免要受图上所标地质特征的暗示性影响.
图件比例尺的选定,视矿种和矿床类型而定.对于一般矿种,且矿区之间距离相当远时,选用1∶10000比例尺图,这样圈定的矿化异常区位置比较准确,而且不易遗漏.对于连续分布的贵金属(如石英脉型Au矿化带)、层控型矿床(如层控型铅锌矿床)分布区,则宜采用1∶50000比例尺图,否则因矿化强弱地段界限不明显在矿区最密集地段造成漏矿现象.
标本规格不限,但不宜过小.标本应当尽量选用品位、矿物组合、结构、构造能代表要圈定预测区的同类型标本.
(2) 实地探测
实地探测,系指孙舸按照要求,在现场(如地表、坑道等处)进行实地感知,根据感知过程中脑中呈现的直观图像,来描述有无矿体及矿体地质特征、空间分布规律等的方法.
关系认识
人体潜能探矿与常规地质科学技术的紧密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综合集成是人体特异功能探矿研究的方向.
相对人体潜能探矿而言,常规地质科学技术经过多年发展,在其丰富经验积累的基础上,积极与现代科学技术相融合,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客观性、确定性和先进性,表现在地质理论的丰富和地质技术的多样性等方面,如:大量新概念、新理论的提出,及航空遥感、地球资源卫星图像处理,高精度航磁技术系统等高新探矿技术的应用,已建立起了一套适用的、高效的综合探矿方法.但在许多方面要付出较大成本,而且仍无法对所有地质问题提供有效的解决途径.
人体潜能探矿成本低、效率高,在常规地质技术尚难以涉足的领域可以发挥出独特的作用.如:在盲矿体寻找中,当矿体与围岩物性差异不明显(如石英脉型金矿),或具有相似物性参数的不同矿种(如地下水、煤和金属硫化物矿体均为低电阻)时,物探具有多解性,给工作带来困难,而人体潜能探矿效果则相对较好.
钱学森等提出的“从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法” ,是指在研究和应用中,将科学理论、经验知识和专家判断力相结合,提出经验性假设(判断或猜想),但可用经验性数据和资料以及几十、几百、上千个参数的模型对其确实性进行检验,而这些模型也必须建立在经验和对系统的实际理解上,经过定量计算,通过反复对比,最后形成相对成熟的结论.这样的结论,就是我们在现阶段认识客观事物所能达到的最佳结论,是从定性上升到定量的认识.
综合集成法的目的是:将具体学科的科学理论、实证性数据以及获取和处理数据的方法、人的经验结合起来,在现有的、可能的条件下,形成“大成智慧”,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认识事物的整体优势和综合优势.
在人体是1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open complex giant systems)的框架下,应当将地质科学理论知识、地质技术及数据、地质专家的经验及判断,以及人体潜能探矿综合起来,从一些初步的实验或应用设想出发进行探索.如:让特异功能者学习地质理论知识,增强其专业素质;将特异功能人的探测结果与物、化探资料相结合、相印证;让特异功能者与地质科技人员合作,进行对已知地质现象的观测等,都是人体潜能和常规地质的综合集成.
“实现者人类潜能研究计划”从系统工程的理论和观点出发,通过对人体潜能探矿和常规地质科学技术的综合集成,实现它们的优势互补.在现有的、可能的条件下,提高地质工作的整体可靠性.
人体潜能探矿,是1种非常规的特异方法.所以,可以将孙舸人体潜能在地质领域的勘查探矿方法看作是在常规的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综合集成方法基础上,通过与(综合集成的)常规地质探矿方法的进一步综合集成、扩展形成的新方法.
也可以将人体潜能感知结果并入广义的“专家经验”之列.这样,也就可以将含有人体潜能的综合集成法,纳入原有的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综合集成方法体系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