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6-28 14:06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19:37
陈寿(233年-297年),字承祚。巴西郡安汉县(今四川南充)人。三国时蜀汉及西晋时著名史学家。少时好学,师事同郡学者谯周,在蜀汉时曾任卫将军主簿、东观秘书郎、观阁令史、散骑黄门侍郎等职。当时,宦官黄皓专权,大臣都曲意附从。陈寿因为不肯屈从黄皓,所以屡遭遣黜。蜀降晋后,历任著作郎、长广太守、治书待御史、太子中庶子等职。晚年多次被贬,屡次受人非议。元康七年(297年)病逝,享年六十五岁。太康元年(280年),晋灭吴结束了*局面后,陈寿历经10年艰辛完成了纪传体史学巨著《三国志》,全书共65卷,36.7万字,完整地记叙了自汉末至晋初近百年间中国由*走向统一的历史全貌,与《史记》、《汉书》、《后汉书》并称“前四史”。陈寿的主要著作为《三国志》,《三国志》是一部记载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的纪传体断代史。其中,《魏书》三十卷,《蜀书》十五卷,《吴书》二十卷,共六十五卷。记载了从公元220年(魏文帝黄初元年),到公元280年(晋武帝太康元年)60年的历史。 陈寿是晋臣,晋是承魏而有天下的,所以《三国志》尊魏为正统。在《魏书》中为曹操写了本纪,而《蜀书》和《吴书》则只有传,没有纪。记刘备则为《先主传》,记孙权则称《吴主传》。这是编史书为*服务的一个例子,也是《三国志》的一个特点。陈寿虽然名义上尊魏为正统,实际上却是以魏、蜀、吴三国各自成书,如实地记录了三国鼎立的局势,表明了它们各自为政,互不统属,地位是相同的。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19:37
陈寿,字承祚,巴西郡安汉(今四川南充)人。他自幼师从著名学者谁周,成年后在蜀汉任卫将军的属官主簿,后来成为皇帝身边管理奏章的重要*。蜀汉后期,他被刘禅降为无级别的文书小吏——书佐。西晋建立以后,晋武帝又举他为孝廉,让他负责编修国史。他所著《三国志》被视为史学名著“四史”之一。传说陈寿将要编纂《三国志》的时候,一天偶然遇到一位姓丁的梁州刺史,此人是丁仪、丁广兄弟的后人。
陈寿非常傲慢地对他说:“若你给我一千斛米,那么我就给你的父辈们写一个非常好的传记。”那位刺史对他未加理睐,于是陈寿竟真的没有给丁氏兄弟立传。因此,当时的人们都以此事鄙薄其为人。不过陈寿所著《三国志》,文笔简洁,记事翔实,是研究三国鼎立时期的重要史料,也成为后世《三国演义》的蓝本。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19:38
陈寿(232—297),字承祚,又名长寿,巴西安阳(今四川南充)人。西晋时期杰出的史学家。陈寿出生时,正是魏、蜀、吴三国鼎立对峙,战争频仍之际,还有他出生之前,其父陈式即已投入到军旅之中,后来逐渐做到了当时蜀国高级统兵将领马谡的参军。街亭之战其父便退出了行伍,回到老家,而不是像《三国演义》里因为擅自出兵战败后被诸葛亮斩首。陈寿出生于蜀汉后主建兴十一年癸丑,前半生(31岁以前)生活在蜀中,任职于蜀汉。
陈寿在蜀汉后主时期,曾任卫将军主簿、东观秘书郎、散骑黄门侍郎等职。 陈式是陈寿的父亲。关于《三国志》的可靠性,历史上有很多看法,我个人认为《三国志》还是比较可靠的,虽然后人对陈寿的三国人物的评价颇有微词,但《三国志》至少它真实地记录的三国时期的历史,是现存三国史料中最有权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