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6-30 09:50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5 01:04
刘备找诸葛亮是受到阻力的。这阻力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1、关张等近身人员。毫无疑问,失败的次数越多,群臣的进谏越猛烈,再行阻力越大,一般人想当领导是没有刘备这个抗压能力的。2、内心的疑问。三番五次请不来,刘备内心是会产生疑问的,疑问越大,他去请诸葛的动力越小。历史上不乏无论如何都请不动的高人的,刘备不会不知道。内外两方面因素综合作用下,达到一定限度后,刘备最终的放弃是必然的。为啥,因为每一个人都有阈值。刘备作为仁君形象代言人,其阈值可能是100,如我一般人则可能只有10,这就是差距。作为领导,能不能提升自己的这个能力,也是很重要的。历史告诉我们,我们还没来得及探清刘备的阈值,他就成功了。。。从诸葛亮方面来说,其实很有可能这都是诸葛亮早已算计清楚的。作为一个山中隐士,一位大老板来找,即使不见,也早已在心中衡量过为何不见了。诸葛亮建功立业之心无疑是很强的,他就是在等待一个文王一样的贤君。第一次可能是恰好出门没有会面,但是事后家童必会通报,诸葛也必会首先拿刘备对比一下自己心中的理想君王然后再下决定。也就是说,这时候诸葛亮应该有所准备了。至于第二次是恰好有没见到还是故意避而不见以考察来者诚意,那就不得而知了。因为,事不过三、来而不往非礼也,如果诸葛真是无论如何也不出山的,那他必会在某次的时候,通过某种途径知会刘备不必再来以结束这个情况,这属于礼节,但是他什么表示都没有。所以,这是诸葛考察诚意的可能性比较大。最终,诸葛亮在三顾茅庐的诚意下,终于出山了。正是刘备这种诚意,才让诸葛大为感动,出师表中诸葛亮不止一次地提到,先主的知遇之恩就是明证。在以后的岁月里诸葛亮用尽心智尽心辅佐大业,成为千古楷模。最后,再提醒一下那个来而不往非礼也。即使是隐士,基本上也都是遵循这个传统礼节的,不然就没隐品了。正常情况下,凡遇请,必正面或者间接回应去否。李密的陈情表,就是不去也得按礼节说清楚自己不去,而绝不可能杳无音讯连不去的回信都不给。受请多了,即使不去,也会形成一种“人情债”。三国中最明显的就是曹操和关羽了。曹操礼待关羽,要多少次有多少次了,关羽就是不情愿地降汉不降曹,也不得不承认曹操的人情。这个人情债,后来起了巨大作用,就不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