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求一读书报告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13:12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25 17:34
学生信息 姓名 班级 所在院系
所读
图书
基本
情况 题名
作者 开本
出版社 出版年代 字数
ISBN 号 分类号 页数
中心大意 (限300-500字)
读书心得 (2000字,可另加附页)
审阅意见
审阅人 职称 时间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25 17:35
《风景》赏析
1974年,瑞典著名诗人马丁松由于“他的作品通过一滴露
珠反映整个世界”而获诺贝尔奖。
这个7岁成为孤儿,16岁开始在外国轮船上当水手、周游
世界的诗人,其创作风格以浪漫主义为主,间或有神秘、悲观色
彩,他的抒情诗含蓄隽永,富于哲理。
他有一首题为《风景》的小诗,全诗仅短短6行:
苍翠的野地上一座石桥。
一个孩子站着。他望着流水。
远处:一匹马,背托一抹夕阳。
它静静地饮水,
鬃毛散落在河中,
好似印第安人的头发。
这首短诗以多个意象的堆叠来表达情思,是乡愁?是遐思?
还是单纯的一幅油画?与我国元朝的马致远的《天净沙·愁思》
又是何等的相似。马致远的散曲是:“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
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看来,心灵
的默契与沟通是不受种族、时间和空间*的。
物唾有形,形有神精
《父亲与种子》(见《散文》1994年2月号)只取父亲浸种
一片断,仅用350字的篇幅,就把人物写得生动传神。
父亲浸种时,“嫘巢、保暖、灌水……”以至“水太热了”,
又“拿点薄膜封紧”,干得一丝不苟,对母亲说得又那么干脆,
充分表达了父亲对于浸种充满希冀、欢喜、自信和权威等。然
而.当“揭盖”时, “多年的经验并没有唤醒那贪睡未醒的谷
粒。”作者紧跟父亲感情的变化,洞察父亲的心智,将父亲内在
思想化作一句叹息:“唉,今年……”
父亲这一喟叹,不禁令人凝神静思,怦然心动,遐思绵绵,
也让读者获得了很多的感悟和深沉萦回的启迪。
古人云:“物唾有形,形有神精。”这就是说作者如果对描绘
对象的外部特征进行仔细观察与审视,便能把握其内在精神。只
要我们对文中关于父亲一言一行的描述进行细细咀嚼和品味,就
确实能领悟到父亲的怅然、痛苦和失望。
父亲“翻动着忧伤的谷粒”后,又长叹一句“我老了……”
这是“一石双鸟”:人老了,人生本该画上一个美好的句号;多
年的老经验,没有成功,却失败了。这显然融进了父亲对人生和
事业的感触和体验,显示了一个老农光凭“经验”“再次重复”
的轨迹,显示了他的灵魂形态和生命形态。
最后,作者还采用特写镜头:父亲“似被岁月犁铧掀起的皱
纹旁已有了缕缕白发”, “蹲在田埂旁”,“掇拾起泛黑的烟斗”,
“听春分细雨淅沥”,“凝望远方黝黑泥土的苍老目光搜寻土地上
滋长的那份希望……”这特定的画面,是作者因心造境,融进了
作者的“第二自然”(歌德语)。如此结尾,写得有形、有神、有
景,表达了父亲无奈地寄希望于渺茫之中。这又给读者留下很多
的联想和想象的广阔天地,更体现了作者艺术构思的功力。
-
《百花园》,我的第一好友
河南郑州出版的文学期刊《百花园》可作为我的第一个好友。记得初中时,我到一位同学家里去玩,看到书桌上摆了几本《百花园》杂志,便翻开一本读起来,谁知这一读竟使我爱不释手:《百花园》不仅封面精美脱俗,版式高雅,更重要的是内容符合我们这些青少年学生的口味。
比那种纪实类生活刊物,它能长久存活在我的内心;与散文 随笔类文章比,它有引人入胜的故事;比起通俗故事来,它能启
发我更深更远地思考人生价值、生活真谛和大千世界的奥妙玄机
小说精短、好读,让我在零散的空闲里享受艺术的魅力,能
在无形中开阔我的眼界,提高我对社会人生的认识水平。我认认
真真地想过了,《百花园》可作为我的第一好友,真的,这确确
实实是发自我内心的呼唤!
借此机会,我要向全班同学郑重推荐《百花园》这份高品位
而又符合我们中学生阅读的优秀文学刊物。
三篇随你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