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12:53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10 06:58
粟裕大将在其军事生涯中,素以严谨周密细致考虑问题而著称。其中曾两次改变我军的既定战略方针。一是在国共双方刚对峙,*军刚开始全面进攻时。二是在全面击破*军的重点进攻,并迫使其转入全面防御时。两个建议一是敌强我弱时如何防御,一是敌我力量相差不大时,如何更有效的消灭敌人。都是在战局发展的转折点上提出来。其作用有多大,让我们小议一下。在抗战结束后,中国进入国共两股力量对峙时代。共方是八路军新四军和各抗日游击队的130万部队。基本武器是小米加步*。而国方是四百三十万部队。装备是大批投降日军的武器装备和战争物资。并从美国佬手中接手了美军刚打完二战硝烟未散的大批飞机、大炮、坦克和各种武器。共方解放区城市已有五百零六个,解放区人口达一亿三千万,并且建立了东北、热河、察哈尔根据地,各解放区已联成一片。可谓面积辽阔。但如此多的防御区域,只有一百三十万部队,是有些乏力了。而蒋介石当时还掌握着*,再加上实力亚洲屈手一指。中国的地方派系中,再没有人敢于动用武力来打蒋介石了。国方处于空前的团结中。因此蒋有能力腾出手来,全力对付我方。大军压境,“小米加步*”的人民武装力量何去何从?当时的**的战略意图是在外线出击中大量歼灭敌人有生力量,建立和扩大新解放区,保卫老解放区,并保障中原新四军第五师的安全。当时要求粟裕部主力出兵淮南。西进徐州方向歼敌。但粟裕通过自已对战局的判断和思考。认为转战淮南供给困难,苏中是地富人稠的根据地。是支援战争的巨大力量。如因主力转移而丢失。无异为虎添牙。并且苏中之敌较弱,比较好打。加上地处根据地,占地利人和之势。因此粟裕提出了不同**计划的在苏中内线作战的计划。为后面的苏中七战七捷作了铺垫。当时的**对形势也是在观望中。并以考虑外线出击歼敌为主流思想。要正确定下方针,就要有足够的事实和理由,而粟裕则以苏中七战七捷,歼敌人数几乎超过自已,并使自已的武器装备换了一遍。达到了*军一般主力部队的水平的出色表现来使**定下了解放战争初期以内线作战为主的战略方针。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后面的实践中进一步证明了内线歼敌的正确性,使*军在解放战争初期的全面战争中。平均每占一解放区的城市要付出七千余人的代价,从四六年开始到四七年初的全面进攻中。损兵七十余万(可都是精锐啊)。子并在占领解放区的一百坐城市后因为大量的布防滞留兵力。终于失去进攻的锋芒。由于力量对比差距缩小,*军已无力全力进攻。近使*军战略方针由全面进攻速战速改变为重点进攻。因战力的收缩。加上防区又比以前大,所以漏洞百出,被我军以挺进大别山插到了自已的肚子里。其中在改变**由外线出击转向内线歼敌的过程中,粟裕起的作用不可谓不大,首先提出不同**外线出击的部署。提出内线作战的计划,再以出色的行动来证明自已观点的正确。让*主要负责人*亲自为*起草的给各解放区的电报,介绍苏中大捷的经验,可谓是言重信行。二是大家都熟悉的是在中原打大仗将敌歼灭在长江以北还是实行第二次渡江跃进引敌回防减轻中原压力这一问题上的所起的作用。如果实施**引敌回防的战略方针,可能可以减轻中原的压力。并可使渡江的难度降低。(但渡江实际并不有多少困难)但由于敌回防同时我方因渡江作战也减少了在中原的有生力量。中原的战事可能会时间更长,有可能会等到东野解决平津后加入中原战场,导致双方力量的急剧变化才收拾中原战场,那时可难会打到五零年了。而实施粟裕这一方针后。辽沈一结束淮海就开始,等东野入关时我军已是饮马长江,炮指蒋介石的总统府了。可以说解放全国的时间因为粟裕的这一改变而大大的缩短了。明白的说就是如没粟裕这一改变,恐怕不会有在四九年十月一日建国这一天了。而粟裕又是以自已的出色表现,外加中野的有力配合(中野太弱,打淮海只起到一跑龙套作用,连黄维都是以华野为主歼灭的),有力证明了自已观点的正确性。粟裕一改**外线歼敌而实行内线歼敌的方针,使强敌的力量得以加速减弱。二改是引敌过江还是就地歼灭的方针,让解放战争进攻阶段的时间缩短不少。可以说其在三年解放战争时期,居功至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