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7-08 17:37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14 01:40
解读A]时光容易逝去,少年的时光如果不珍惜,一晃就要慢慢走向衰老,如果老了才想起学习,就晚了。\r\n [解读B]年轻时学习效果好,年纪大了学习就困难多了,所以要十分珍惜时光。\r\n [解读C]从池塘春草到阶前梧叶,这便是岁月的脚步啊。\r\n [解读D]读到\“春草梦\”和\“阶前梧叶已秋声\”有说不上来的感觉,心里咯噔一下,好像我们突然都老了。这就是好诗的魅力所在吧,文化的妙处就在于它可以穿越时空,影响一代又一代人。\r\n [解读E]这是朱熹的人生感悟,也是他成就名家的经典箴言。他告诫人们要珍惜光阴,追求学业,感叹人生苦短,要抓紧时间学习,将来才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不因碌碌无为而蹉跎人生。\r\n 反复的读这首诗觉得诗意流淌的不仅仅是名言警句,更多的是发呼于心的生命震颤,我们知道了时间的宝贵,从而好好的珍惜每一分每一秒,自觉地体味珍惜时间、发奋向上的价值观念,并及早落实于行动中,与时间赛跑,与生命之花共绽。\r\n 偶题三首\r\n\r\n 门外青山翠紫堆,幅巾终日面崔嵬〔1〕。\r\n\r\n 只看云断成飞雨,不道云从底处来〔2〕。\r\n\r\n 擘开苍峡吼奔雷〔3〕,万斛飞泉涌出来。\r\n\r\n 梗枯槎无泊处〔4〕,一川寒碧自萦回〔5〕。\r\n\r\n 步随流水觅溪源,行到源头却惘然。\r\n\r\n 始悟真源行不断,倚筇随处弄潺盢〔6〕。\r\n\r\n 【注释】\r\n\r\n 〔1〕幅巾:古代贫贱男子以整幅绢裹头的头巾。《东观汉纪鲍永仁》:\“更始役,永与冯钦共罢兵,幅巾而居。\”崔嵬:山高大不平,这里指山。\r\n\r\n 〔2〕不道:犹不知。李白《幽州胡马客歌》:\“虽居燕支山,不道朔雪寒。\”底处:何处。\r\n\r\n 〔3〕擘开:冲开。\r\n\r\n 〔4〕断梗枯槎:残枝枯叶。\r\n\r\n 〔5〕萦回:徘徊荡漾。\r\n\r\n 〔6〕筇:竹名,宜制杖,故又用指手杖。唐李咸用《苔》:\“每忆东行径,移筇独自还。\”\r\n\r\n 【导读】\r\n\r\n 此诗约作于乾道、淳熙年间。朱熹的诗歌,往往从偶然闲适的生活中悟出做人治学的道理。《偶题三首》正是此类的诗篇。第一首说常人只见到翻云覆雨,却不知其成雨的原因,因而悟出凡事都有根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治学力行,也是有根底的。第二首诗通过对水在山中的奔涌,最终形成一川江水的过程,启示人们持之以恒的奋斗才能最终获得成功。第三首诗通过\“探寻水源,寻求真源\”的事例,表明寻求真理之道,如探真源,需融会贯通,真理始能朗然在目。倘若执其一端,认定真理就在这里,必如管中窥豹,是不能见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