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鄙二僧的作者简介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7-07 10:59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11:06
彭端淑(约1699年-约1779年),字乐斋,号仪一,眉州丹棱(今四川丹棱县)人。约生于清圣祖康熙三十八年,约卒于清高宗乾隆四十四年。清朝*、文学家,与李调元、张问陶一起被后人并称为“清代四川三才子”。 彭端淑十岁能文,十二岁入县学,与兄彭端洪、弟彭肇洙、彭遵泗在丹棱萃龙山的紫云寺读书。雍正四年(1726年),彭端淑考中举人;雍正十一年又考中进士,进入仕途,任吏部主事,迁本部员外郎、郎中。乾隆十二年(1747年),彭端淑充顺天(今北京)乡试同考官。清康熙38年(1699年)他注重振兴教育,培植人才,整顿吏治。乾隆二十年辞职返川,任成都锦江书院主讲、院长二十年,造就了大批如李调元、张船山等优秀人才。与李调元、张问陶并称清代四川三才子。著有《白鹤堂文集》、《雪夜诗坛》。八十一岁时病故于成都南郊白鹤堂。
《蜀鄙二僧》的作者是谁?
清代学者彭端淑的名篇《蜀鄙二僧》出自他的著作《为学》。彭端淑,字乐斋,丹棱(今位于四川)人,生卒年约在1699年至1779年间,是一位杰出的清代文学家,号仪一。他于康熙38年(1699)投身教育,致力于人才培养和吏治改革。乾隆二十年,他辞官归乡,担任成都锦江书院的主讲和院长,长达二十年,培养出...
蜀之鄙有二僧的作者简介
《蜀鄙二僧》选自清代学者彭端淑的《为学》。彭端淑 ,字乐斋,清代丹棱(今属四川) 约1699一约1779年,清代文学家,号仪一。清康熙38年(1699年)他注重振兴教育,培植人才,整顿吏治。乾隆二十年辞职返川,任成都锦江书院主讲、院长二十年,造就了大批如李调元、张船山等优秀人才。与李调元、张问陶并...
蜀之鄙有二僧简介
作者彭端淑,清代丹棱人,以其生动的故事,告诫后人:穷与富,并非决定一个人事业成功与否的唯一因素。《蜀鄙二僧》源自《白鹤堂文录》,彭端淑以简洁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志远与宝莲的故事,启发后人深思。
蜀鄙二僧历史典故
《蜀鄙二僧历史典故》是明代小说家冯梦龙所著的一部短篇小说集,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史上的奇葩之作。这部小说集由五个独立的故事组成,主要讲述了两位居住在蜀地的僧人的历史典故。故事中的两位僧人分别是董仁宝和褚令符,他们常常在寺庙内争辩佛教与道教、经典与诗词的关系,其中包括了许多历史典故的引...
蜀鄙二僧 人之立志的“之”是什么意思?
蜀鄙二僧原题为《为学一首示子侄》,收录于《白鹤堂文集》,为清代彭端淑作品,作于乾隆九年(公元1744年),因彭端淑同族子侄很多,仅其祖父直系就达69人之众,但当时连一个文举人都没有,作者见状,甚为忧心,急而训之,所以才写出这篇文章来。 着重论述做学问的道理,指出人的天赋才资并非决定学业有否成就的条件,...
蜀之鄙有二僧的简介
【词语】:蜀鄙二僧【注音】:shǔ bǐ èr sēng【释义】:蜀:四川;鄙:边境;僧:和尚。比喻穷与富不是事业成功的关键条件。【用法】∶作宾语、定语;指不同条件的人【概括】:四川边远的地方,两个和尚要去南海的故事。【出处】:选自《白鹤堂文录》 原题是《为学一首示子侄》【作者】:...
“蜀之鄙有二僧”的出处是哪里
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是故聪与敏,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自败者也。昏与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力者也。作者简介(彭端淑)彭端淑(约1699年-约1779年),字乐斋,号仪一,眉州丹棱(今四川丹棱县)人。生于清圣祖康熙三十八年,卒于清...
蜀鄙二僧出自于哪?
在四川的偏僻地方,住着两个和尚,一个贫穷,一个富有。有一天,穷和尚找到富和尚说:“我想到南海去,你觉得怎么样?”富和尚问穷和尚:“你依靠什么到那么遥远的地方去呢·”穷和尚回答:“我有一个盛水的瓶子和一只吃饭的碗就足够了。”富和尚又说:“我好多年来,想租一条船到南海去,可至今...
(蜀鄙二僧)文中体现的成语是什么
蜀鄙二僧 简介:【词语】:蜀鄙二僧 【注音】:shǔ bǐ èr sēng 【释义】:蜀:四川;鄙:边境;僧:和尚。比喻穷与富不是事业成功的关键条件。【用法】∶作宾语、定语;指不同条件的人 【概括】:四川边远的地方,两个和尚要去南海的故事。【出处】:选自《白鹤堂文录》 原题是《为学一首...
蜀鄙二僧翻译
蜀鄙之僧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而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清·彭端淑(白鹤堂诗文集))[译文]蜀国的边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