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09:45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30 20:58
网络上1收到,或者赞同、说得对的意思。
阿拉伯数字之一,在中国互联网中,“1”代表“是”“可以” “赞同” “准备好了”,在网络游戏论坛即时聊天平台中可以经常看到网友们打出的 “1111”“ 2222”;“1”还有咦、噫、“你”的意思。
“1”和“2虽然不是反义词,但”我们可以在网络用语中简单的把“2”理解为“否”“不可以”“不赞同”“没有准备好”。用“1”“2”来表示“赞同”“不赞同”,这要追溯到早期网络游戏“魔力宝贝”。玩家们已经习惯了使用“1”“2”来表示“可以” “不可以”。到后来由于简单、快速、方便的表示自己想法,迅速在网络普及。
出处:
有一部综艺很受欢迎,就是这个《做家务的男人》这档综艺,有一期张歆艺送了袁弘一顶头盔,袁弘指出我那个头盔是我的前妻,胡歌送的。
顿时观众一阵懵*,网友:原来你私下这么称呼,那如果是没有结婚之前那岂不是现任妻子。节目中,张歆艺一句“有1吗”,作为丈夫的袁弘说:“你要暴露你的本性了”,网友们都沸腾了,纷纷表示此处应该艾特成了袁弘的前妻老胡。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30 20:58
网络上1收到,或者赞同的意思。更多的用法一般收到的意思,一般用于上级像下级传达消息,下级者发出的收到信号。
而不能约束语言使用者的思想观念认知。语言规范的基本原则是要从社会生活和语言生活的实际情况和实际交际需要出发,不能脱离语言的本质——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语言的存在与使用,从根本上说,无所谓合理不合理,满足需要、好用即可。语言的发展变化是社会与人类思维发展变化的产物,是约定俗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不规范现象:
(1)打破现有语法规则或改变现有字词的形音义关系,如“XX控、恐龙、壕、666”等。
(2)生造词,如“颜值”“白富美”“喜大普奔”“人艰不拆”等。
(3)夹杂使用图形、符号、外来语等,如用“∶)”表示开心,在汉语动词后加-ing表示正在做某事,用“hold住”表示坚持等。
还有一种网络语言不规范现象,就是网络与计算机术语的中文翻译规范问题,主要是缺乏统一翻译标准,民间会使用一些“俗”的翻译,如“E-mail”译为“伊妹儿”,“download”译成“当”。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网络语言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30 20:59
网络语言是伴随着网络的发展而新兴的一种有别于传统平面媒介的语言形式。它以简洁生动的形式甫一诞生就得到了广大网友的偏爱,发展神速。目前正在广泛使用的网络语言版本是“浮云水版”。网络语言包括拼音或者英文字母的缩写.含有某种特定意义的数字以及形象生动的网络动化和图片,起初主要是网虫们为了提高网上聊天的效率或某种特定的需要而采取的方式,久而久之就形成特定语言了。网络上冒出的新词汇主要取决于它自身的生命力,如果那些充满活力的网络语言能够经得起时间的考验,约定俗成后我们就可以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