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09:43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17 04:43
1593年,也就是中国明朝万历年间,来自福建福州的商人陈振龙带着儿子陈经纶及商队渡海来到菲律宾。在那里,他们见到了漫山遍野的红薯,吃了半辈子大米的他们第一次吃了红薯。
红薯独特的清甜香气和令人满足的饱腹感,马上吸引了他们。经过打听他们了解到,红薯这种作物耐干旱、耐贫瘠、易移栽、易繁殖、营养丰富、味道甘美、高产量,一下子动心了。
那时候,国内丰臣秀吉的侵朝大军与名将李如松在平壤激战正酣。老百姓饱受天灾、人祸的侵扰,粮食短缺、困苦不堪,当下便决定一定要把红薯这种作物带回家乡种植。
当时,西班牙殖民者制定有相当严苛的禁止带出法令,面对各个口岸的森严盘查,陈振龙和儿子想出妙招将一根红薯藤交缠编织在一条缆绳中,躲过西班牙殖民者的关卡,成功踏上回福建老家的商船。
经七天七夜的航行,有惊无险的将红薯秘密带到了中国,并向当时的福建巡抚金学曾上了禀帖,请求推广种植。
扩展资料
红薯生长习性:番薯喜温、怕冷、不耐寒,适宜的生长温度为22-30℃,温度低于15℃时停止生长。不同生长期对温度要求也有不同,芽期温度宜在18-22℃,温度过高过低都会影响出芽率。
苗期温度宜在22-25℃,茎叶期宜在22-30℃,茎叶期温度不宜低于16℃,否则会阻碍其生长,甚至停长;若是低于8℃,则会造成植株经霜枯萎死亡。根块期温度宜在22-25℃。适宜的温度可以促进植株各生长期长势良好,确保根快数量及膨大。
红薯形态特征:一年生草本,地下部分具圆形、椭圆形或纺锤形的块根,块根的形状、皮色和肉色因品种或土壤不同而异。茎平卧或上升,偶有缠绕,多分枝,圆柱形或具棱,绿或紫色,被疏柔毛或*,茎节易生不定根。
叶片形状、颜色常因品种不同而异,也有时在同一植株上具有不同叶形,通常为宽卵形,长4-13厘米,宽3-13厘米,全缘或3-5(-7)裂,裂片宽卵形、三角状卵形或线状披针形。
叶片基部心形或近于平截,顶端渐尖,两面被疏柔毛或近于*,叶色有浓绿、黄绿、紫绿等,顶叶的颜色为品种的特征之一;叶柄长短不一,长2.5-20厘米,被疏柔毛或*。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17 04:43
红薯是一种产量高,适应性强的粮食作物,在我国大多数地区都有种植。红薯又称为甘薯,地瓜,甘储,朱薯,金薯,番茹,红山药,玉枕薯,山芋,甜薯,红薯,红苕,白薯,阿鹅,萌番薯等。红薯是一年生草本植物,地下部分呈现出的是圆形,椭圆形或者纺锤形的块根。红薯原产南美洲及大、小安的列斯群岛,在全世界的热带、*带地区广泛栽培。红薯最早种植于美洲中部墨西哥、哥伦比亚一带,由西班牙人携至菲律宾等国栽种,红薯最早传进中国约在明朝后期的万历年间,从云南、广东、福建分三条线路进入中国,明代秀才陈振龙被称为“甘薯之父”。在明朝万历年间,福建有一个叫陈振龙的秀才(商人)在菲律宾做生意时在当地的田间地头里发现了一种叫“薯”的农作物,它不仅产量大,种植不受地域影响,还很美味,并且能填饱肚子,所以陈振龙希望能将此引进到我们国家,但是那时候那时候菲律宾在西班牙的统治之下,农业发展的比较好,菲律宾以保护物种为名,严禁将薯带到其他的国家种植。所以陈振龙便冒着生命危险,将薯藤缠在绑货物的绳子里,成功通过海关,并带到了我国。由于红薯相对水稻和小麦来说,受到天气因素和地域的影响较小,所以现在红薯这种农作物几乎是遍布于全国各地。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17 04:43
红薯是民间常见的食物,红薯并不是原产我国,而关于它的来历还有一个传说。相传,明代万历年间,在吕宋(今菲律宾) 经商的福建长东县商人陈振龙无意间发现,当地的红薯非常好吃,产量也很高。他想到自己的家乡粮食欠缺,尤其是每遇大旱,百姓们往往食不果腹,于是暗下决心,要将这红薯带回祖国。当时,吕宋是西班牙的殖民地,统治者严禁红薯外传,违者杀之。陈振龙苦思冥想,心生一计,他让同行的商人先期回国,自己装病,托辞在老乡家休养,趁机学习红薯的种植技术。一年之后,在红薯栽种期,他花钱私买了一些红薯藤,编入货船的缆绳里,巧妙躲过了海关的检查,返回祖国。当年,红薯便在福建栽培成功。两年后,福建遇旱,稻米颗粒无收,而陈振龙所栽培的红薯却收获了很多,他用这些红薯帮助乡亲们渡过了难关。福建巡抚大喜,将陈振龙的功劳上报朝廷。朝廷认为红薯种植期短且能耐饥,便在全国推广开来,成为人们餐桌上的寻常食物。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17 04:44
红薯是民间常见的食物,红薯并不是原产我国,而关于它的来历还有一个传说。相传,明代万历年间,在吕宋(今菲律宾) 经商的福建长东县商人陈振龙无意间发现,当地的红薯非常好吃,产量也很高。他想到自己的家乡粮食欠缺,尤其是每遇大旱,百姓们往往食不果腹,于是暗下决心,要将这红薯带回祖国。当时,吕宋是西班牙的殖民地,统治者严禁红薯外传,违者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