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09:39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30 11:12
为什么人类的烹饪文化中,盐是主要调味品而不是糖?
食盐是百味之首,人体从健康的角度也是离不开盐的,盐在烹饪当中的位置是无可替代的。
盐能为人体提供大量的钠,对人体来说,钠扮演多种至关重要的角色,它能促进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的代谢和神经脉冲的传播以及肌肉收缩,还能调节激素和细胞对氧气的消耗、控制尿量生成、口渴以及产生液体(血液、唾液、眼泪、汗液、胃液和胆汁)等。
盐对生成胃酸也非常重要。

在烹调菜肴中加入食盐可以除掉原料的一些异味,增加美味,这就是食盐的提鲜作用。
在众多的烹饪原料中,除少数原料自身具有人们比较欢迎、能够接受的味道外(如黄瓜、西红柿、水果、甜瓜、哈密瓜之类),多数原料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恶味,若使其变成美味可口的菜肴,除了加热、水浸等方法之外,就要发挥食盐的“除恶扶正”功能了。所谓的“除恶扶正”就是在烹调过程中抑制原料自身的腥恶之气味,辅助提高原料中的呈鲜美味的物质,增强人们喜欢的鲜美口味。
许多原料在下锅之前加底味主要是盐,特别是动物性原料表现得尤为明显。
而上述这些功能都是糖所不具备的。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30 11:12
世界很大,慢慢探索
人没有盐根本活不了,盐是"百味之王",百姓烹饪中的重要调味品,一日三餐不可缺少的就是盐;盐又是人体需要的第一大矿物质,每人每天需要6克左右,俗语有"宁可食无肉,不能食无盐",百姓日常生活不可或缺.
在“食草木之食,鸟兽之肉,饮其血,茹其毛”的蒙味时代,可怜的古代先民们完全不知道何为咸味,更别说什么是盐了。后世人们在祭祀用的肉汤中不加盐,即所谓“大羹不致”,用来表示对古礼的遵循。司马迁在《史记•乐书》记载:“大食之礼,尚玄酒而俎腥鱼,大羹不和,有遗者矣。”就是早期古人原本不知盐、不识盐的最佳佐证。这种情况一直到炎黄时期,才终于有了转变。
传说黄帝手下有一位叫做夙沙氏的诸侯,这位夙沙氏没什么别的特长,就擅长煮盐。他通过煮海水,发明出了盐。由于当时的设备太过简陋,提炼出的多是粗盐,颜色也有青、黄、白、黑、紫5种。这一发现无疑加快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而夙沙氏也因为是第一个发明出盐的人,被后代尊称为“盐宗”,直到现在,很多地方还保留着供奉盐宗的庙宇。
盐发明出来后,慢慢开始被当成了调味品使用。《尚书禹贡》就有青州“厥贡盐希”的记载,即夏朝时期就有“贡”给奴隶主国家的盐。这种盐主要用作调味,并且十分珍贵,被当做贡品上交。而《尚书说命》中更有:“苦作和羹,尔惟盐梅”的记载,说明商朝人很早就知道用盐和酸梅果作为咸、酸两种调味品。
到了周代,人们已经把咸味作为“五味”(酸、苦、辛、咸、甘)之一,并用于医治疾病。《周礼•天官宰》中称“以咸养脉”,就是当时人们对盐医疗功用的新认识。战国末期,秦相吕不韦集合门客编写的《吕氏春秋》也有“调合之事,必以甘酸苦辛咸,先后多少,其齐甚微,皆有自起”“咸而不减”的论述,进一步具体谈到了咸味的调理方法。其后,盐的调味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汉代王莽称盐为“食肴之将”,可见盐在当时饮食烹饪中的地位。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30 11:13
1. 从烹饪角度来说,盐是最“容易出味”的调味品。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30 11:13
在古代盐是官方的管制物品,因为人不吃盐会得粗脖子病但糖的话可以在大米等物品中获取但食盐只能从盐中获取。所以古代有盐帮但没有所谓的糖帮。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30 11:14
为什么在烹饪文化中,盐是主要调味品,而不是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