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09:42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8 20:09
文化、观念、经济、需求、心理以及传统理念发生了变化。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8 20:09
归根结底的原因是新陈代谢。随着国民经济蓬勃发展,人们物质需求不断提高。新的文化观念就可取代旧的文化观念。取而代之是新文化,新生活,新方式的不断更新,这是必然规律。
年味,即是年俗的味道,约定俗成。过年是传统,年味也该从传统中寻找,找回浓浓的年味重在传统文化传承。中国的年俗文化源远流长,全国各地衍生出纷繁多样的过年习俗,南北迥异,各具特色。
新春贺岁围绕祭祝祈年为中心,以除旧布新、迎禧接福、拜神祭祖、祈求丰年等活动形式展开,内容丰富多彩,热闹喜庆,年味浓郁,凝聚着中华文明的传统文化精华。
年俗里有说不完的故事,道不尽的风情。年俗里饱含着人们对吉祥如意的向往,对和谐美满的渴望,对至善至美的执着追求。无论习俗和传统怎样变迁,年,依然是让人最眷恋的味道。
一直以来,从腊月二十三开始,过年的大幕就被徐徐拉开,当日的扫尘和祭灶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此后,腊月二十六“杀年猪”、腊月二十七“洗福禄”、腊月二十八“打糕蒸馍贴花花”等,营造出浓浓的过年氛围。
而除夕之夜,贴年红、祭祖、团年饭、守岁等习俗,则将过年推向了*,门神、年画、压岁钱等,都是人们喜爱的传统文化活动,并流传至今,经久不息。
正月初一到正月十五,也是好戏连台。正月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恭祝新年大吉大利,这就是拜岁。春节早晨,开门也有讲究,要先放爆竹,叫做“开门炮仗”。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
同时,初一的上午饭必须吃斋,用粉丝、腐竹、发菜、冬菇等煮成一锅“罗汉斋”,这一年该吃的素菜都在这一早吃完,往后便可以大鱼大肉了。正月初二则是开年,习俗是要吃“开年”饭。这餐饭一般备发菜、生菜、鱼等,意在取其生财利路之意。
正月初二还是传统的姑爷节,姑爷们要纷纷去给岳父、岳母拜年……此外,还有正月初五迎财神、开市,正月初六送穷鬼,正月十二搭灯棚,正月十三舞狮、逛庙会等等,直到正月十五的元宵节。
可以说,春节是最为盛大的全民狂欢节,衍生出一系列系统的、优秀的传统文化体系。
然而,因为不少传统文化传承不够,尤其是在年轻一代中,春节变为“吃货节”,认为春节的精髓就是“吃”。而在生活日益富裕的情况下,平常都能吃到美味,所以春节的年味也就变淡了。
因此,要想找回浓浓的年味,就必须做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不能过一个“稀里糊涂”的年,只有对春节优秀传统文化有了深入的了解和认识、认同,这个年才过得有意义。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8 20:10
一、年味被爆竹偷走了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过去过年,家家户户放鞭炮,从小年到正月十五,鞭炮声不断,地上的鞭炮纸皮怎么扫也扫不干净,尤其是除夕零点一过,鞭炮声此起彼伏,仪式感满满,在鞭炮声感受年味是最直接的。
现在,出于环保或安全方面的考虑,大大小小的城市纷纷加入到“禁燃”的队伍中,允许燃放爆竹的城市在变少、禁燃区域在扩大,大家已经很难听到鞭炮声了。
都说“爆竹声中辞旧岁”,没了爆竹声,年味自然就淡了很多。
二、年味被高物质生活水平偷走了
在物质匮乏的年代,最期盼的就是过年,因为过年可以吃好的啊!犹记得小时候,逢年过节才能吃上一顿饺子,大鱼大肉吃在嘴里那叫一个香,用妈妈的话说就是“快给肚子补补油水”。去邻居家拜年,必须抓一把瓜子、花生、糖果,回到家攒起来慢慢“消化”。
现在呢,生活水平提高了,顿顿大鱼大肉,想吃什么就买什么,之前过年时才能吃到的美食,现在平日生活里也能吃到,大家对“过年吃好的”的期盼已经没有那么高了,年味被高物质生活水平偷走了。
三、年味被快节奏的生活偷走了
过去,生活节奏很慢,尤其是农村,过年时节正值农闲,也很少有出门务工的,一到过年,人人都放下手头上的活,“一心一意”的过年,这可是一年中最重要的日子,纵有千金也不换。
而现在,生活节奏加快了,各种各样的压力也随之而来了,外出务工、加班等在过年时也是常态,来不及好好地过一个年,又要转身投入到“赚钱”的常态中,年味被快节奏的生活偷走了。
四、年味被亲戚、兄弟姐妹偷走了
之前,亲戚多、兄弟姐妹多,从初二开始就开始走亲戚,初二走姥姥家、初三走舅舅姨妈家、初四走姑姑家、初五走叔叔大伯家……一走亲就是一大家子,兄弟姐妹、表兄弟也多,饭菜分两三桌,大家围坐在一起好不热闹。
如今,亲戚也少了,也很少走动了,独生子女也多了,大家各乐各的,走亲访友的频率没之前那么高了,年味被亲戚、兄弟姐妹偷走了。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8 20:10
过年以前是一个很令人期盼的日子,现在好像也没有那么期待了,但是我们依旧还要去过,要按照之前的惯例去庆祝。
一、年龄的增长导致心境的改变。
小时候总盼着过年然后长大一岁,小时候觉得长大超酷的,现在好像长不长大已经无所谓的态度了,所以就没有了小时候心理上期盼过年的感觉。
小时候的觉得上供剩下的东西是最好吃的,吃完之后我可以幸运很长一段时间,现在我好像不迷信了。小时候饺子里的硬币被我吃到,我觉得好棒,今年的我一定很幸运,有时候吃不到还要失落很久,现在明白饺子里的硬币只是图一个好兆头没有其他作用。
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小时候是过年才能买新衣服,拿到新衣服真的依依不舍,都舍不得穿,觉得新衣服才是最好的,父母给买一件新衣服能高兴好久。现在可以随便买新衣服了,没有对新衣服喜欢的感觉了,看上了就能买。
小时候期盼了很久的好吃的,过年才能吃到,过年可以吃到平时吃不到的鱼、肉、各种小零食什么的,现在人们已经不缺什么吃的了,想吃什么随时可以买。
三、禁止燃放烟花爆竹了。
近几年,因为环境的原因,已经不允许燃放烟花爆竹了,过年没有了鞭炮的声音,总觉得少了点什么,觉得太过于安静了,我还是喜欢热热闹闹,鞭炮能把我吵醒的时候了,热热闹闹的过年才更好玩,安安静静一点儿都不像过年。
四、生活节奏比较快,人比较忙。
我小的时候,过年大家都放假在家的,现在有些人过年还得加班。小时候的走亲访友比现在要真实很多,现在的走亲访友有时候真的只是一个过场。
无论什么原因导致的没有年味儿,我们都得接受这个结果。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8 20:11
因为现在的娱乐方式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