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6-15 00:41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2 03:49
诗人斯宾塞的主要作品是长诗《仙后》(1596),仅完成计划中的六卷,然已卷帙丰富,内容之一是对颇有作为的伊丽莎白女王的歌颂,表现了民族主义的自豪。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2 03:49
《仙后》(The Faerie Queene, 1589-1596)是斯宾塞的代表作,也是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诗歌之一。诗人原计划写12卷,但只完成了既定计划的一半。斯宾塞在后来给朋友的信中说道:“这篇诗史的意旨是为了在亚瑟王这个历史传奇人物身上塑造一个勇武骑士的形象,并按亚里士多德的学说,将它设计成能完善地实现12种品德的完美人物。”因此他将作品设计成12卷本,每一卷中都有一位不同的主人公,以遵守其中一条道德清规,即美德而著名。所有12位英雄的英雄是亚瑟,他是集骑士的忠勇和人文主义思想于一身的理想人物,一个寓言式的故事便围绕着他展开。亚瑟一次又一次地出现在诗中,成为全诗的一个整体线索,诗中另一个线索人物便是仙后格劳丽安娜,所有12位英雄都是按照她的旨意,从她的宫殿出发,踏上各自的历险征程的,而另一号主角亚瑟王子的任务就是寻找仙后,他本人已在梦幻中与仙后坠入情网。 诗人假借仙后格劳丽安娜的名字来颂扬伊丽莎白女王。仙后举行她一年一度的12天宴会,每天都有一位人前来哀告有恶龙逞凶、妖女惑人、德善貌美的人遭难等等,要求除恶扬善,伸张正义。于是,仙后每天派一位骑士前往冒险,他们途中的奇异冒险经历便构成了几卷诗的基本素材。骑士们开始并不具备这些美德,他们是在历险途中逐渐获得的。 诗人原拟写12卷,但在过世之前仅完成了6卷多一点,只描写了6个分别代表神圣、节制、贞洁、友谊、正义和礼节的骑士的冒险故事。诗中大部分情节借自托马斯·马洛札的《亚瑟王之死》(Le Morte d' Arthur)。这些生动的故事都被赋予道德、宗教和*的寓意,使历史传说和现实有机地交织在一起,作者对于将要发生的事隐而不露,只是在序曲中有一行透露出诗篇的意旨:“激烈的战斗和忠贞的爱情将传达我诗歌的道德含义。” 斯宾塞的《仙后》是当之无愧的16世纪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诗歌的传世佳作。他在这首长诗里所创造的响亮而动听并有音乐节奏的“斯宾塞体诗节”对英国诗歌具有特殊的意义,是斯宾塞对英国文学的重大贡献,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斯宾塞的创作标志着伊丽莎白女王时代英国诗歌繁荣鼎盛时期的开始。 以爱情小唱(1595)第75首为例: 有一天我把她的名字写在沙滩上, 大浪冲来就把它洗掉。 我把她的名字再一次写上, 潮水又使我的辛苦成为徒劳。 “妄想者,”她说,“何必空把心操, 想叫一个必朽的人成为不朽! 我知道我将腐烂如秋草, 我的名字也将化为乌有。” “不会,”我说,“让卑劣者费尽计谋 而仍归一死,你却会声名长存, 因为我的诗笔会使你的品德永留, 还会在天上书写你的荣名。 死亡虽能把全世界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