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23 05:21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3 06:51
“匈奴屡不平,汉将欲纵横”,这句诗词描述的就是汉朝时期与匈奴抗击的大将军卫青。
卫青一生征战无数,并成功守护着边疆,七次把匈奴打回了老家。
在卫青功成回归之后,汉武帝便把他封为大将军,并掌管着当时全部的兵权,权力仅在汉武帝之下,比丞相地位还要高,然而就是就是这样一个为国拼命的大将军,死后却被汉武帝诛杀全家,这又是为何,让我们一起往下看。
汉武帝是如何成就卫青的?
其实卫青刚开始并没有机会接触到汉武帝,也完全没有机会成为后来的大将军,这都要归功于他的姐姐卫子夫。
卫家当时还只是小家族并没有什么显赫的地位,所以卫子夫也也就只是做着普通下人的事情。
但是在一个偶然的机会,汉武帝看见了卫子夫,这一下子就被卫子夫的美貌所吸引。
随后卫子夫也就顺理成章地进入宫中,而卫家也开始了自己的飞黄腾达。
而当时卫青由于被自己生父郑季百般*,最后他实在受不了了,便出逃了。
后来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当上了平阳公主的骑奴,他本以为自己就会这样平平淡淡地过一生,但是天不由人。
他姐姐卫子夫由于怀有龙种的消息,被宫中其他王妃所得知后,便开始对他事实报复。
但是对于卫子夫他们无法直接下手,所以他们便想着办法为难卫青。
卫青因祸得福
虽然卫青一直被王妃他们百般刁难,但是也因此有机会让他接触到了自己的姐夫,也就是汉武帝。
汉武帝看到卫青之后一下就看上了他的身体素质,并感觉他能成为自己保卫边疆的一大助力。
于是他便带走了卫青,并一路将他从建章监提拔到后来的将军。
至此,卫青也算是走上了自己的仕途,卫家从此也是步步高升,成为了当地的一代名门望族。
大败匈奴
由于卫青被提拔之后便一直参与汉武帝的军事,所以他一直都知道,匈奴让汉武帝非常头疼,所以他便经常会和汉武帝等众多将军一起讨论如何有效打击匈奴。
在公元前129年,匈奴带兵南下准备攻打上谷。
于是汉武帝便命人分成四路走,准备围剿匈奴,然而其他三路人马全部失守,只有卫青这一路在卫青的带领下一路杀敌,最后成功拿下龙城,并俘虏了700余人的匈奴最为俘虏。
汉武帝见状那是十分高兴啊,毕竟匈奴一直都很难打击,之前众多将士出征也毫无战果,这次卫青一出手就干倒他们了。
于是他便对卫青更是信任有加,并多次命他带兵出征讨伐匈奴,而卫青也是不负众望,一次次戴胜而归,最后被汉武帝封为大将军,并且所有儿子被封为了封侯。
后来在漠北之战中,击败了匈奴的主力军,保证了国家在接下来的十几年中都没有受到匈奴的侵袭。
最后卫青被封为了长平侯,而此时卫家的权势达到了人生的顶峰。
功高震主,还是被人算计?
在古代地位的高低一直都是个敏感的话题,地位太低被人所看不起,地位太高就总有人算计你。
而卫青后来地位一步步上升之后,就总有人看他不顺眼了。
但是由于卫青一直获得战功而被汉武帝器重,所以他们一直无法对卫家下手,于是这些臣子便一直在找机会。
而这个机会在多年之后出现了,那就是卫青死了。
卫青死后,卫家实际的当家人没了,所以卫青的姐姐卫子夫也瞬间失去了汉武帝的宠爱,就连太子刘据的地位也开始出现了晃动。
此时众多贵族看见了机会,便在汉武帝面前一直在说卫家的坏话。
那自然汉武帝也不是傻子,他知道外戚的力量如果过于强大,必定会危及到自己的权位,毕竟历史上就不乏了吕后以及窦氏掌管着汉室的权位,所以汉武帝之前一直对外戚的权位非常敏感。
之所以给足卫家地位,主要是因为卫青征战沙场所应得的,如果不给,容易被天下人嚼舌根,而且当时汉武帝极其信任卫青,也自然没有对卫家多加管理。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卫青死了,卫家已经没有什么人值得汉武帝信任了,所以在众多贵族的危言耸听之下,汉武帝便开始了对卫家的“整治”。
卫青死,卫家倒
刚开始汉武帝并没有那么明显针对卫家,顶多就是因为一些事情而定卫青儿子的罪,并把他发配边疆。
但这还只是刚刚开始,后来公孙贺和卫君孺因为挪用军饷是事情败露,便对汉武帝说捉拿大盗朱世安以将功赎罪。
捉到朱世安之后,朱世安却说阳石公主以及公孙敬声私下勾结,在驰道之上放置木偶人诅咒汉武帝。
且不说这件事情的真伪,但当时的汉武帝一直对于巫蛊之术非常敏感,就怕大汉亡了。
所以他彻查此事,最后把卫子夫的女儿以及卫青的长子卫伉杀死,此事卫家的势力得到了大大的削弱。
但是这还不够,毕竟贵族们不想让卫家有重新翻身的机会!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3 08:09
卫青生前做了让家族强大之事,到他死的时候其家族势力已经强大到能威胁大汉王朝了,汉武帝担心自己的后人无法驾驭,所以会诛杀他全家。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3 09:43
可能是因为卫青还活着的时候就已经危害到了汉武帝的地位,所以在卫青死后,汉武帝立马就杀了他的全家来泄愤。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3 11:35
主要是因为卫青功高镇主,而且到了后期,他仗着自己立过战功,不把皇帝放在眼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