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橘颂》和《少年中国说》中的文言现象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6-09 18:47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19 02:51
好了,加200分给我~~~~~~~~~,原创的
《橘颂》是《楚辞·九章》中的一篇。楚辞是战国时楚国大诗人屈原和他的学生通过对民间歌谣进行加工而形成的一种诗歌形式。
《晏子春秋》记载:“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橘树的这种奇异特性本是一大遗憾,但在深深热爱故国乡土的屈原看来,这种“受命不迁,生南国兮”的秉性,正可与自己矢之不渝的爱国情志相通。所以在他遭谗被疏、赋闲郢都期间,即以难迁的橘树作为砥砺志节的榜样,深情地写下了这首咏物名作–––《橘颂》。
全诗可分为两节,第一节重在描述橘树俊逸动人的外在美。开笔“后皇嘉树,橘徕服兮”等四句不同凡响:一树坚挺的绿橘,突然升立在广袤的天地之间,它深深扎根于“南国”之土,任凭什么力量也无法使它迁徙。那凌空而立的意气,“受命不迁”的坚毅神采,让人生出无限敬意!橘树是可敬的,同时也俊美可亲。接下来,诗人以精工笔法,勾勒它充满生机纷披“绿叶”,晕染它雪花般蓬勃开放的“素荣”;它的层层枝叶间虽也长满“剡棘”,但那只是为了防范外来的侵害;它所贡献给世人的,却有“精色内白”,光彩照人的累累“圆果”!于是感情喷薄而出,高声赞叹“纷緼宜修”,堪托大任!本节虽然以描绘为主,但从字里行间,却浓浓透出诗人对“嘉树”的一派自豪、赞美之情。
橘树的美好,不仅在于它的外部形态,更在于它的内在精神。本诗第二节,即从对橘树的外在美描绘,转入对它内在精神的热情讴歌:它虽年少,即已抱定了“独立不迁”的坚定志向;长成以后,更是淡泊宁静,疏远浊世,超然自立,“横而不流”、“淑离不淫”,表现出梗然坚挺的高风亮节,纵然面临百花并谢的岁暮,它依然郁郁葱葱,决不肯向凛寒屈服。写到此处,诗人再次压抑不住汹涌的情感,以“愿岁并谢,与长友兮”一句,沟通“物我”:在颂橘中突然揽入诗人自己,并愿与橘树长相为友,共抗严峻的岁月。这便顿使傲霜斗雪的橘形象,与遭谗被废、不改操守的作者叠印在一起。于是作者思接千载,以“行比伯夷,置以为像兮”收结。全诗意境一下得到了升华–––在古今两位志士的遥相辉映中,橘树的崇高精神全都流转、汇聚,成了身处逆境、不改操守的伟大志士精神之象征,而高高地闪烁在历史灿烂的星空。
文言现象分析:
写法探究
(1)托物言志。
《橘颂》是中国诗歌史上第一首咏物诗。诗人巧妙地抓住橘树的生态和习性,运用类比联想,将它与人的精神、品格联系起来,给予热烈的赞美。既沟通物我,又融合古今,正如清人林云铭所云:“看来两段中句句是颂橘,句句不是颂橘,但见屈原与橘分不得是一是二,彼此互映,有镜花水月之妙。”
(2)《橘颂》全用四字句,间以“兮”字作衬。汹涌澎湃而有节奏感,将诗人对橘树的热爱与崇敬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
5. 疑难解析
这首诗托物言志,表达屈原热爱乡土的感情和坚守节操的高尚品质,那么橘与这些品质有什么相同点呢?
1. 橘“受命不迁”、“深固难徙”,屈原生在楚国,长在楚国,日夜为楚国操劳,一心只希望楚国发展、希望家乡繁荣,从无二心。
2. 橘子“精色内白”“纷緼宜修”,屈原也是形貌昳丽,内心高洁。
3. 橘树“独立不迁”,“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屈原是“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宁葬鱼腹,也不以皓皓之身蒙世俗之尘。
所以说,橘树实质上就是屈原人格的写照。
《少年中国说》
“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相当于现代的议论文。《少年中国说》全文共十段,约三千多字。本文把封建古老的中国和他心目中的“少年中国”作鲜明的对比,极力赞颂少年勇于改革的精神,针砭老年人消极保守的思想,鼓励人们奋发图强,肩负起建设少年中国的重任,表达了作者热切企盼祖国繁荣富强的愿望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第1段先竖起批驳的靶子:以帝国主义者讥讽中国为老大帝国开篇,旋即点出老大之说是“日本人”“袭译欧西人之言”,这样就概括了当时东西方帝国主义者对中国的看法。接着用设问句“我中国其果老大矣乎?”引出下面的反驳文字。作者自问自答,彰示姓名,以表明自己的态度和负责的精神。重叠“是何言”,语气强烈,更足以表达愤激不平的情绪。段末一语“吾心目中有一少年中国在”,是从正面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
第2段论证老年与少年的不同性格,并以此比拟国之老少。开头两句,针对开篇“老大帝国”之说,以人之老少喻国之衰盛,挈领全段,而后列举、对比老年人和少年的种种不同性格。段末再标作者姓名,庄重地指出:“人固有之,国亦宜然”,这既对前面所列内容作了概括总结,又自然地回到本段所论主旨,与段首句相呼应,且照应了“少年中国”这一论题。
第3题论证中国少年的历史责任。号召和激励中国少年为创建少年中国而奋斗,热烈讴歌少年中国的光辉未来。本段分两层阐论。
第一层(把段首到“则国雄于地球”),阐明中国少年肩负建设重任。
段首把文意转到建国立业上来,突出少年承担建设少年中国的重任。首先从老年人、少年人活在世上的时间长短来论证少年人对建设未来中国的重要作用。接下去从智、富、强、独立、自由、进步、胜于欧洲、雄于地球等方面,竭力强调国家命运直接拴系在少年人身上。句子内容的排列,从小到大,从部分到全体,步步发展,并且合理运用反复、排比的修辞,使文章气势磅礴。
第二层(从“红日初升”至段末),热烈讴歌少年中国。
这一层用四字句热烈赞颂我少年中国及其英姿和光辉灿烂的前程。其中用了八种象征、比喻:以“红日初升”,象征少年中国的灿烂前程;以“河出伏流”,象征少年中国发展的无可限量;以“潜龙腾渊,鳞爪飞扬”的生动形象和“乳虎啸谷,百兽震惶”的巨大声威,以“鹰隼试翼,风尘吸张”的冲天气势,喻我中国少年创建的少年中国的英姿;“奇花”、“干将”两句,前者是歌颂少年中国在发展中的壮丽前景,后者以刚刚磨砺过的无比锋利的宝剑比拟为创建少年中国立功的中国少年;“天戴”、“地履”句描写中国少年像顶天立地的巨人屹立在地球之上,雄视整个世界;“纵”、“横”两句,一指时间之长,一指空间之广,为下句所表现的少年中国的“前途”展现了无比广阔的前景。
文章的最后,赞颂少年中国不断发展与天长存的壮美远景,讴歌中国少年永远向前的精神。“少年中国”“与天不老”,而“中国少年”则“与国无疆”,表现两者的前途和命运是紧密地联结在一起的。这里,饱含着作者强烈的感情,歌颂为创建少年中国的中国少年,赞美有着无限壮丽前景的少年中国。语调高昂,给读者以巨大的震撼力量。
由于时代的局限和作者感情的影响,文章中也反映出作者对一些问题认识的片面和绝对。例如:作者把国民按老年、少年来区分并加以否定和肯定,把保守与进取,怯懦与豪壮,无为与有为等等,仅仅归结于老年和少年性格上的差异,把少年人全部看成先进,老年人全部斥为保守,并且把旧中国的衰弱,仅仅归根于官僚的老朽,这些认识并不完全符合实际,甚至有些偏激,对于这些提法都应历史地加以认识。
文言现象分析:
1.文中多用对偶。
对偶就是把一对结构相同或相似、字数相等的句子对称地排列在一起,来表达相似、相关或相反、相对的意思的一种修辞手法。
2.
1)呜呼!我中国其果老大矣乎?梁启超曰:恶,是何言,是何言!吾心目中有一少年中国在。
品析:“呜呼”、“其果”体现了作者对前面所说的“中国是老大帝国”之说的强烈不满,可见作者怒气冲天。“是何言,是何言!”反复运用有强调、突出之意,读到这里我们可以想见梁启超此时气愤至极的神态。后面直接表白自己的观点。这段话不仅表明了自己的观点,同时体现了作者鲜明的爱憎感情。
作者提出论点(即自己的观点)并不是凭空而谈,而是针对以日本为首的帝国提出的“中国为老大帝国”之说,显示提出了论点的针对性和必要性。
(2)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品析:“天戴其苍,地履其黄”赋予中国凛然、雄壮的形象;“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对历史的讴歌,对中国地大物博的称赞;“前途似海”对中国的前途充满信心;“美哉”、“壮哉”既是纵情的讴歌,又是焦切的祝愿。
从这段饱含*的赞语中我们可以领略到作者对祖国充满着无限的热爱,那情潮,一泻汪洋,一发而不可收。
3.自由晓畅,不求雕饰。
本文的语言,“纵笔所至不检束”。为了晓畅地表达思想,作者使用词语无所顾忌,不求雕饰,不以文害意。
4.反复对比,说理透辟。
如第二段写老年人和少年人种种不同性格的对比,以及老与少对比的比喻,象征句,都充分显示出这方面的特色。
5.重叠排比,感情充沛。
为了表达奔放的感情,作者大量运用排比、对偶、反复、重叠等修辞格,文章酣畅淋漓,感情洋溢奔放,如第二段运用重叠排比,层层推进的手法,以正反两面加以反复阐发;又如结尾部分也是用重叠、反复、排比、对偶写法,在对称中富于变化,在整齐中饱含气势。
好了,加200分给我~~~~~~~~~,原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