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怎么计年,月,时的?拜托各位了!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10:38
我来回答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27 19:24
寒来暑往的周期是一年,一年的长度在先秦时期是365.25日;月盈月亏的周期是一个朔望月,一个朔望月的长度在先秦时期大约是29.53日。年、月、日构成了历法的三个基本要素。历法的主要任务就是合理地安排年、月、日三种周期,以使它们成为整数,这样不但便於记忆,也便於使用。
历法编算有三种:一是只考虑太阳运动的阳历。最先使用阳历的*约是古埃及人,他们根据尼罗河的泛滥周期,把一年定为365天,一年分为12个月,每月30天,在12月之後加入5天假日,凑成了365天。後来,罗马人的统治者恺撒把这五天分别插入了不同的月中,还从他们认为不吉利的2月抽出两天,也插入了其他的月份中,这样一来,一年就有7个31天的月,4个30天的月,一个28天的月。罗马时期,天文学家已经知道一个回归年有365.25日,如果只按照这种规则安排,每四年就要差出一天来。於是,他们就把多出的一天加在了2月。根据月相变化制定的历法叫做阴历,现在使用阴历的国家已经不多了,只有少数阿拉伯人使用的「*历」按照阴历方法编制。
中国的阴阳合历
中国的阴阳合历是第三种编算方法,它不仅考虑月亮的圆缺变化,而且要考虑到太阳的周年视运动。据考证,中国大约从殷商时期就已经开始使用阴阳历了。
阴阳历的平年有6个30天的月,6个29天的月,加起来是354日,与一年的长度365日差11天。如果总是这样安排的话,那麼,每三年就会差出一个多月。於是古人就想出了每三年加一个月的办法,这个多加的月就叫做闰月。但是,後来人们发现三年加一个月太少,不能补上三年差出的33天;五年加两个闰月太多,又超出了五年差出的55天,如果在19年中加上7个闰月就能得到满意的结果。 19个回归年是6939.75日。19年有228月加7个闰月是235个月,235个月合计是6939 .55日,与19个回归年的日数6939.75只差0.2天,也就是差不到5个小时。
阴阳历基本上能保持月份和气候的冷暖相一致,不会像阴历那样,甚至在六月也可能出现下雪的天气。
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依次指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其中奇数序叫节气,偶数序的叫中气。二十四节气究竟有什麼意义,是怎样编排进日历中的呢?
二十四节气实际上是把太阳周年视运动划分成24等份。按照中国古度一周天为365.25度,每一等份就是15度多一点。中国古人在很长一段时间认为太阳运动是均匀的,而且一天走一度,那麼每一等份就相当於15天多。古人根据实际观测得出某年冬至发生的时刻,然後就从这个时刻开始累加,冬至累加15天多得到小雪,小雪累加15天多得到大雪,依此类推就可以得到全年的节气。
由於二十四节气描述的完全是太阳运动,那麼它就和气候变化紧密相连;而自然界中物候的变化、农民春播秋种的时间又是由气候的直接决定的,因此二十四节气就多以物候变化和农作物的生长来命名,如「惊蛰」就是指春雷响动,惊动了蛰伏在地下冬眠的小动物,它们将出来活动;「芒种」就是有芒的作物开始成熟,此时也是秋季作物开始播种的时候了。安排二十四节气也是中国古代历法的重要内容。
结绳记日 刻木相会
生活在现代的我们,随时都可以知道今天是何月何日。因为我们的墙上、桌子上、手表上、电脑上处处都有日历。它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是如此平凡普通,以至於我们对它们已经熟视无睹了。
可是在远古时代,人们根本没有日历用来记日。他们该怎麼办呢?一个人要离家外出,他怎样知道自己离开家有多少天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古人想出了一个「结绳记日」的办法。当一个人要出远门时,就在自己腰间系一根绳子,过一天在绳子上打一个结。到达目的地後,数数绳子上的结,就知道他走了多少天。往家返时,过一天就解一个结,等所有的结解完了,差不多人也就到家了。这种方法,中国的一些少数民族甚至在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还在使用。
如果两个人约好在十天後再见面,他们就会在一个小木片或者小竹片上刻上十道刻痕,然後从中间劈开,各拿一半,每过一天,两个人都削去一道刻痕。当竹片上的十道刻痕削完了,他们再见面的日子也就到了,这就是「刻木相会」。
甲骨片中的历法
殷商时代的帝王和贵族常常要向占卜人询问:近期天气怎样?今年农业收成如何?发生在某年某月某日的日食或月食,是吉兆还是凶兆?占卜人就会用青铜刀把这些问话刻在龟甲上,然後用烧红的青铜签烫龟甲的内面。灼热的青铜签会让龟甲裂出不同的纹路,占卜人就是根据这些纹路来回答问询者。这些刻在龟甲上的文字就成了我们汉字最古老的祖先:甲骨文。
在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的几块甲骨片上,整整齐齐地刻著六十干支表。这些甲骨片不像其他那样有灼痕,显然不是占卜用的,後人推测它们可能在殷商时期起著日历的作用,是专门用来记日的。干支记日法就是用十个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依次相配,以六十为一周期。如果假设某一天为甲子日,那麼第二天就是乙丑日,第三天就是丙寅日,依此类推,循环往复。干支记日法是中国古人的一项重要创造。关於殷代历法,人们普遍认为它是以干支记日、月亮的月相变化记月、太阳的周年运动记年。平年十二个月,闰年13个月,闰月加在一年的年尾称为十三月。月有大小之分,大月30天,小月29天,大小月间隔,有连大月。
占星术
让我们从一个占星术的故事,以大致了解一下中国古代的占星家是如何占星的。南北朝时期北魏的崔浩不仅是皇帝的御前顾问,而且是著名的占星家,经常以占星的方式参与国家大事的决断。有一次,太史令向皇帝报告,在匏瓜星官中的火星不知何时失去了踪迹,可能下到了某个国家,要给那个国家带去灾难。皇帝听了很害怕,立即询问大臣火星到哪里去了。
安徽阜阳出土的汉28宿圆盘
崔浩就根据火星失踪两天的干支:即「庚午」和「辛未」判断说,按照十二分野庚和午都是秦国的分野,所以火星肯定去了後秦(与北魏同时的一个小国家)。当时,朝中的大臣没人相信崔浩的话。结果,过了八十天後,火星果然在秦的分野井宿中出现,而且停在井宿不动。那一年,後秦国中发生了严重的旱灾,谣言四起,民心浮动。第二年,国王死了,他的两个儿子互相争斗,没有几年国家倾灭了。这次星占被时人称为神占,事实上,崔浩知道火星在运行中有顺行、逆行、还有留,只要略加推算,他就能够知道火星去了哪里;而且作为皇帝的御前顾问,他掌握了很多後秦社会*方面的情况,因此他对後秦国家命运的判断并没有什麼神秘可言。
分野
春秋战国时期,分封出来的诸侯国多不胜数。这就为星占学家提出了一个问题:天下如此之大,分封出的诸侯国又是如此之多,而天只有一个,如果天上发生某种天象,警告的应该是哪一国、哪一地区呢?古代中国人的解决办法就是让地上的州、国瓜分天球,这样一来某一天区出现的天象,就对应到了某州、国的头上,这就是分野之说。
《晋书‧天文志》记载了一份兖 州、豫州、幽州、扬州、青州、并州、徐州、冀州、益州、雍州、三河、荆州十二州,郑、宋、燕、吴越、齐、卫、鲁、赵、魏、秦、周、楚十二古国瓜分十二次、十二辰和二十八宿的完整资料。对於二十八宿,由於二十八不是十二的整数倍,且二十八宿占据天空的范围有宽有窄,星占家们就把某些宿次分割开来,让同一宿分属不同的州和诸侯国。
从《晋书‧天文志》中记载的十二国分野的名称来看,作为占星术基础的分野之说可能定型於春秋战国时期,但是早在《周礼》中就有:「以星土辨九州之地,所封封域,皆有分星,以观妖祥」的字句,这几乎涉及到了分野之说的所有要点。
岁星纪年法
岁星即木星,它的公转周期为11.86年。在古人看来,大约十二年之後,木星又会在同一天区出现。於是,人们把赤道带均匀地划分成十二等分,从冬至点开始自西向东依次叫做星纪、玄枵 、娵 訾 、降娄、大梁、实沈、鹑 首、鹑火、鹑尾、寿星、大火、析木。这种划分方法叫做「十二次」。当一些重大的历史事件发生时,记下木星在十二次中的位置就说明了事件发生的时间。例如《国语》记载周武王打败殷纣王的年代就说:「武王伐纣,岁在鹑火」。这种纪年法叫做岁星纪年法。
十二辰十二次
黄赤交角
地球有公转也有自转,它的公转轨道面向外延伸和天球相交形成的大圆叫做黄道;自转轨道面向外延伸和天球相交形成的大圆叫做赤道。黄道面和赤道面并不重合,它们之间有一个24度左右的夹角,叫做黄赤交角,中国古代称为黄赤大距。
浑仪是中国古代测量日月五星位置的主要仪器,它测出的资料是天体的赤道座标;而我们都知道太阳在黄道上运行,其他的月亮和五大行星也在黄道附近运行,所以古人在编算历法时,就要经常把赤道座标换算成黄道座标。而要做这样的换算,就不可避免地要用到黄赤交角的资料。汉代人一般认为黄赤交角约为 误差约1分左右。唐代徐昂测得 误差为37秒,达到了相当高的精确度。
《周髀算经》中记载了一个很简单的用八尺圭表测量黄赤大距的方法。冬至正午测得表的影长是一丈三尺,夏至影长是一尺五寸,又知道测量的地理纬度,利用最基本的天文知识和三角知识就可以求得黄赤大距。
岁差
岁差是由於太阳、月亮和行星对地球赤道突出部分的吸引,使地球自转轴的方向发生变化而产生的。很多人小时候都玩过一种叫做陀螺的小玩具,自转轴不断发生变化的地球就像一个倾斜旋转的大陀螺,它一面绕自转轴自转,同时自转轴也在天空中转圈圈,不过速度没有玩具陀螺那样快罢了。地球自转一周需要一天时间,而它的自转轴在空中转一圈却需要约两万六千年,这种缓慢的移动就是岁差。岁差在天文观测上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黄道和赤道的交点:春分点和秋分点沿黄道向西移动;一是北天极在恒星背景中不断地变换位置。
岁差成因图
春分点西移
公元330年,东晋的虞喜把他观测得黄昏时某恒星过南中天的时刻,与古代记载进行比较时发现,春秋分点、冬夏至点都已经向西移动了,因此他得出了一个很重要的认识:太阳在恒星背景中的某一位置运行一圈再回到原来的位置所用的时间,并不等於一个冬至到下一个冬至的时间间隔。於是,他提出了「天自为天,岁自为岁」的观点,这就是岁差的概念,同时他还给出了冬至点每经五十年沿赤道西移一度的资料,成为中国古代对测定岁差值日趋准确的开始。
在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的几块甲骨片上,整整齐齐地刻著六十干支表。这些甲骨片不像其他那样有灼痕,显然不是占卜用的,後人推测它们可能在殷商时期起著日历的作用,是专门用来记日的。干支记日法就是用十个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依次相配,以六十为一周期。如果假设某一天为甲子日,那麼第二天就是乙丑日,第三天就是丙寅日,依此类推,循环往复。干支记日法是中国古人的一项重要创造。关於殷代历法,人们普遍认为它是以干支记日、月亮的月相变化记月、太阳的周年运动记年。平年十二个月,闰年13个月,闰月加在一年的年尾称为十三月。月有大小之分,大月30天,小月29天,大小月间隔,有连大月。
占星术
让我们从一个占星术的故事,以大致了解一下中国古代的占星家是如何占星的。南北朝时期北魏的崔浩不仅是皇帝的御前顾问,而且是著名的占星家,经常以占星的方式参与国家大事的决断。有一次,太史令向皇帝报告,在匏瓜星官中的火星不知何时失去了踪迹,可能下到了某个国家,要给那个国家带去灾难。皇帝听了很害怕,立即询问大臣火星到哪里去了。
安徽阜阳出土的汉28宿圆盘
崔浩就根据火星失踪两天的干支:即「庚午」和「辛未」判断说,按照十二分野庚和午都是秦国的分野,所以火星肯定去了後秦(与北魏同时的一个小国家)。当时,朝中的大臣没人相信崔浩的话。结果,过了八十天後,火星果然在秦的分野井宿中出现,而且停在井宿不动。那一年,後秦国中发生了严重的旱灾,谣言四起,民心浮动。第二年,国王死了,他的两个儿子互相争斗,没有几年国家倾灭了。这次星占被时人称为神占,事实上,崔浩知道火星在运行中有顺行、逆行、还有留,只要略加推算,他就能够知道火星去了哪里;而且作为皇帝的御前顾问,他掌握了很多後秦社会*方面的情况,因此他对後秦国家命运的判断并没有什麼神秘可言。
分野
春秋战国时期,分封出来的诸侯国多不胜数。这就为星占学家提出了一个问题:天下如此之大,分封出的诸侯国又是如此之多,而天只有一个,如果天上发生某种天象,警告的应该是哪一国、哪一地区呢?古代中国人的解决办法就是让地上的州、国瓜分天球,这样一来某一天区出现的天象,就对应到了某州、国的头上,这就是分野之说。
《晋书‧天文志》记载了一份兖 州、豫州、幽州、扬州、青州、并州、徐州、冀州、益州、雍州、三河、荆州十二州,郑、宋、燕、吴越、齐、卫、鲁、赵、魏、秦、周、楚十二古国瓜分十二次、十二辰和二十八宿的完整资料。对於二十八宿,由於二十八不是十二的整数倍,且二十八宿占据天空的范围有宽有窄,星占家们就把某些宿次分割开来,让同一宿分属不同的州和诸侯国。
从《晋书‧天文志》中记载的十二国分野的名称来看,作为占星术基础的分野之说可能定型於春秋战国时期,但是早在《周礼》中就有:「以星土辨九州之地,所封封域,皆有分星,以观妖祥」的字句,这几乎涉及到了分野之说的所有要点。
岁星纪年法
岁星即木星,它的公转周期为11.86年。在古人看来,大约十二年之後,木星又会在同一天区出现。於是,人们把赤道带均匀地划分成十二等分,从冬至点开始自西向东依次叫做星纪、玄枵 、娵 訾 、降娄、大梁、实沈、鹑 首、鹑火、鹑尾、寿星、大火、析木。这种划分方法叫做「十二次」。当一些重大的历史事件发生时,记下木星在十二次中的位置就说明了事件发生的时间。例如《国语》记载周武王打败殷纣王的年代就说:「武王伐纣,岁在鹑火」。这种纪年法叫做岁星纪年法。
十二辰十二次
黄赤交角
地球有公转也有自转,它的公转轨道面向外延伸和天球相交形成的大圆叫做黄道;自转轨道面向外延伸和天球相交形成的大圆叫做赤道。黄道面和赤道面并不重合,它们之间有一个24度左右的夹角,叫做黄赤交角,中国古代称为黄赤大距。
浑仪是中国古代测量日月五星位置的主要仪器,它测出的资料是天体的赤道座标;而我们都知道太阳在黄道上运行,其他的月亮和五大行星也在黄道附近运行,所以古人在编算历法时,就要经常把赤道座标换算成黄道座标。而要做这样的换算,就不可避免地要用到黄赤交角的资料。汉代人一般认为黄赤交角约为 误差约1分左右。唐代徐昂测得 误差为37秒,达到了相当高的精确度。
《周髀算经》中记载了一个很简单的用八尺圭表测量黄赤大距的方法。冬至正午测得表的影长是一丈三尺,夏至影长是一尺五寸,又知道测量的地理纬度,利用最基本的天文知识和三角知识就可以求得黄赤大距。
岁差
岁差是由於太阳、月亮和行星对地球赤道突出部分的吸引,使地球自转轴的方向发生变化而产生的。很多人小时候都玩过一种叫做陀螺的小玩具,自转轴不断发生变化的地球就像一个倾斜旋转的大陀螺,它一面绕自转轴自转,同时自转轴也在天空中转圈圈,不过速度没有玩具陀螺那样快罢了。地球自转一周需要一天时间,而它的自转轴在空中转一圈却需要约两万六千年,这种缓慢的移动就是岁差。岁差在天文观测上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黄道和赤道的交点:春分点和秋分点沿黄道向西移动;一是北天极在恒星背景中不断地变换位置。
岁差成因图
春分点西移
公元330年,东晋的虞喜把他观测得黄昏时某恒星过南中天的时刻,与古代记载进行比较时发现,春秋分点、冬夏至点都已经向西移动了,因此他得出了一个很重要的认识:太阳在恒星背景中的某一位置运行一圈再回到原来的位置所用的时间,并不等於一个冬至到下一个冬至的时间间隔。於是,他提出了「天自为天,岁自为岁」的观点,这就是岁差的概念,同时他还给出了冬至点每经五十年沿赤道西移一度的资料,成为中国古代对测定岁差值日趋准确的开始。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27 19:25
年与现在一样,它用的是阴历,月习惯上用上旬,中旬,下旬。古时不用时,它用时辰,一个时辰就是现在两个小时,具体子(鼠)时是十一到一点,以十二点为正点;丑(牛)时是一点到三点,以两点为正点;寅(虎)时是三点到五点,以四点为正点;卯(兔)时是五点到七点,以六点为正点;辰(龙)时是七点到九点,以八点为正点;巳(蛇)时是九点到十一点,以十点为正点;午(马)时是十一点到一点,以十二点为正点;未(羊)时是一点到三点,以两点为正点;申(猴)时是三点到五点,以四点为正点;酉(鸡)时是五点到七点,以六点为正点;戌(狗)时是七点到九点,以八点为正点;亥(猪)时是九点到十一点,以十点为正点。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27 19:25
干支。十干十二支。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子(23-1点)丑(1-3)寅(3-5)卯(5-7)辰(7-9)巳(9-11)午(11-13)未(13-15)申(15-17)酉(17-19)戌(19-21)亥(21-23)。
纪年法有四种:年次纪年法,年号纪年法,干支纪年法,年号干支兼用法。
纪月法:序数纪月法,地支纪月法,时节纪月法。
纪日法:序数,干支,月相,干支月相纪日法。
纪时法:天色,地支纪时法。
纯手打,太多了就只挑打重点给你了。这东西很复杂。希望有用。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27 19:26
年:年号+数字 每个皇帝都有一个年号(乾隆)从登基的第二年开始 元年、一年。。。十年等,古代没有连续计年的,要换算成公元计年。
月:采用农历(月历)计月,我们现在还在用,有闰月的情况出现
时:每天12个时辰,每个时辰2个小时,晚11点到凌晨1点为子时,依次为子丑寅卯。。。(天干计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