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10:18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0 11:30
风,是不同地区的地方音乐。《风》的诗经是从周南、召南、邶、鄘、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等15个地区采集上来的土风歌谣。共160篇,大部分是民歌。
在风、雅、颂三类中占的比重最大,占了诗经的一半以上。与《雅》、《颂》相比,《风》显得活泼,生活气息更浓,如开篇《关雎》写初涉爱河的青年。《氓》写被丈夫抛弃的女子的哀怨。《静女》写恋爱时的微妙心理。
所谓的风,也就是民歌,是研究当时民风,地理,风俗和人文的重要材料,所以诗经中,以风最为重要。
《诗经》最初都是乐歌,分为风、雅、颂三类,最早见于《荀子·儒效》,这是古今最被认可的分类方法。
国风是当时当地流行的歌曲,带有地方色彩。从内容上说大多数是民歌,作者大多是民间歌手,也有个别贵族。
国风当中有不少表现民生疾苦的作品,也有相当一部分表现男女爱情的诗歌,国风是《诗经》中最有艺术成就和价值的重要一部分。
扩展资料:
关于《诗经》中《风》的诗:
《关雎》
诗经•周南·关雎•先秦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译文:
关关鸣叫的水鸟,在那河中沙洲上。
善良美丽的姑娘,好男儿的好配偶。
长短不齐的荇菜,姑娘左右去摘采。
善良美丽的姑娘,朝朝暮暮想追求。
思念追求不可得,日夜心头在挂牵。
悠悠思念情意切,翻来覆去难入眠。
长短不齐的荇菜,两手左右去采摘。
善良美丽的姑娘,弹琴鼓瑟亲近她。
长短不齐的荇菜,两边仔细来挑选。
善良美丽的姑娘,敲钟击鼓取悦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风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0 11:31
“风”是什么?本是地球大气层内的空气涌动,这个空气的涌动是受地球自转、公转以及诸如太阳风、太阳等离子风或是其它行星磁场的影响而形成的,空气的涌动推动云层,使两块带有不同性质电能的云层相互靠近时,或是某云层靠近地面与地壳磁场的电能相斥时,便会有雷鸣电闪发生。是这种异性磁场之动推动了地球大气层的涌动,使得地球大气层得以生生不息,地球大气层包裹着、围绕着地球在不停地旋转,其运动过程,便是我们称为的“风”。风动,空气才涌动,而空气的涌动,则使地球上的万物能不断地接受到新鲜的空气,方得以生存。那么,孔子在编集《诗经》时,为什么将一部分诗称为“风”呢?孔子自己有一段很好的解释: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这个意思是说,季康子向孔子请教政事说:“如果杀掉那些无道的人,以使剩下的人们归于有道德的思想,你看如何?”孔子回答说:“您治理政事,哪里用得着杀人呢?您想要行善事,而老百姓就会行善事的。君子的人生规律就象风,小人的人生规律就象草。风吹草伏,草上的风愈大,草就愈是倒伏。” 这就很形象地说明了“风”的含义。也就是说,风俗、风情、风范、风格、风采、风度、风骨、风光、风华、风化、风纪、风貌、风靡、风气、风尚、风昧、风闻、风物、风雅、风烟、风潮、风传、风致、风行一时、风云变幻、风云人物等这些词汇,无一不是指向社会行为规范和人们的行为方式。所以,要建立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的关系,就必须行善事、做好事,领导人带头行善事、做好事,下面的老百姓也就会跟着行善事、做好事。这就是“风气”!我们现在所说的“风气”,就是从这里来的。孔子用很形象的语言形容它,风吹草伏,风往哪边吹,草就往哪边倒伏。领导人的人生规律就象风一样,如果是善的、好的,百姓也就是善的、好的。领导人的人生规律如果是恶的狠的贪的,老百姓也就跟着学习恶的狠的贪的。所以,要建立和谐社会,关键在于领导人、统治者,也就是“上行下效”。所以,《诗经》之“风”,即是各地区、各民族的风俗、风情、风范、风格、风采、风度、风骨、风光、风华、风化、风纪、风貌、风气、风尚、风昧、风物、风潮等等。简言之,就是各地的“风俗习惯”。在一般的口语中,我们称为“风俗习惯”,在先秦时期的书面语言及理论中,“风”实际上就是“礼”,就是“社会行为规范”。《诗经》分《风》、《雅》、《颂》三部分,共有诗305篇。其中,《风》分十五国风,有诗160篇,是15个国家和地区的民间山歌,各以其所在国家和地区得名。它们的主要内容就是记载了各地的风俗习惯、人们的行为方式,以及他们各自的价值观、思想感情。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做一个事情,首先考虑的不是法律法规如何规定的,而首先考虑的是亲人、朋友们的看法!而这些所谓的“看法”,实际上就是一种社会行为规范的体现。亲友们认同你这个行为,你就会大胆地去做,高兴地去做;亲友们如果不认同你这个行为,你就不会去做,或者是只有偷偷摸摸去做。“风俗”因此会给人一种无形的束缚。这就是孔子为什么强调“礼”的作用的真正含意。孔子删诗书、定礼乐、系易辞、著春秋,把《诗经》作为教材,是因为没有其它书籍了吗?不是,孔子是借《诗经》说明以及教育学生们要懂得各种各样的社会行为规范。孔子的中心思想是:人生本是快乐与幸福的,人生可以追求到快乐与幸福,但怎样追求到快乐与幸福呢?那就是要认识社会。社会是精彩的但更是复杂的,不认识社会就只能四处碰壁,最后落个失败的人生。能认识社会就能游刃有余,利用社会。社会以及各式各样的社会人,就象大自然一样,有高山有深谷,有丘陵有河流,永远没有同样的地形地貌。所以,只有懂得了各种各样的社会行为规范,懂得各地的风俗,才能调节自己从而选择到最佳行为方式,而选择到最佳行为方式后,才能建立起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的关系。如果不调节自己,不去适应社会,而非要按自己的意愿行为,那么就会破坏人们约定俗成的社会行为规范,从而导致人们的厌恶,获得的也就是烦恼、痛苦和失败了。现在有好几本论述各地“婚俗”的书,描述了杂交婚、群婚、内婚制、外婚制、级别婚、妻姊妹婚、夫兄弟婚、交错从表婚、平行从表婚、抢婚、服役婚、交换婚等各地婚俗,如:对偶婚是野蛮时代即中石器时代至新石器时代所特有的婚姻形式,盛行于母系氏族制的繁荣时期。群婚是原始时代的—种婚姻形式。指一个集团的一群男子与另一集团的一群女子集体互相通婚,而集团内部的男女则禁止婚配。非洲东部马赛人、大洋洲美拉尼西亚人和波利尼西亚人的一些部落、印度南部达罗毗荼人等,也都保留有群婚残余。有些民族流行的婚前性自由、姊妹共夫、兄弟共妻、妻姊妹婚、夫兄弟婚、一妻多夫等婚俗,都是群婚遗迹。妻姊妹婚是婚姻习俗的一种。即一个男子在与某家的长女结婚后,可有娶妻子的达到结婚年龄的妹妹们为妻的权利。中国在春秋、战国时代行媵娣制,妹随姊嫁一夫。独龙族在固定的通婚集团之内,几个姊妹可同时或先后共嫁一夫,在妻妹还未达到婚龄时,男子则送刀、布、猪、牛等为定礼,待其成年后再娶。也有因妻子不育而娶妻妹,或妻死续娶妻妹的。景颇族、苗族、维吾尔族的男子曾有娶亡妻的未婚姊妹为妻的习俗。流行这种婚俗的地区多同时行夫兄弟婚习俗。哈萨克、柯尔克孜、达斡尔、鄂温克、独龙、怒、景颇、佤、傈僳、毛南、赫哲、哈尼、苗、壮、布依、黎等族寡妇通常嫁给亡夫的某一个兄弟。可以由未婚弟弟娶寡嫂,并继承哥哥的遗产。《尔雅·释亲》记载:“妇称夫之父曰舅,称夫之母曰姑”,“妻之父为外舅,妻之母为外姑”,“姑之子为甥,舅之子为甥,妻之兄弟为甥,姊妹之夫为甥”。这说明,从女子方面说,舅父就是公公,姑母就是婆婆;从男子方面说,舅父就是岳父,姑母就是岳母;男子对他的姑舅表兄弟、妻之兄弟和姊妹之夫用同一称谓。这些亲属称谓反映了姑舅表婚的婚姻关系。白、侗、布依、傈僳、佤、苗、瑶、土家等民族也盛行姑舅表兄弟姊妹优先婚配的习俗。其中,苗、瑶、土家等民族一般实行单方面的姑舅表婚,即舅家有优先娶外甥女作儿媳的权利,从男子方面说,就是娶姑母的女儿,称为姑表婚。如果舅家没有适龄的儿子或无意聘娶,姑家女儿方可另嫁他人。在苗族地区,姑家女子若不嫁给舅父的儿子,须送钱给对方作为补偿。另有一种单方面的姑舅表婚,即姑母的儿子有优先娶舅父的女儿的权利,但舅父的儿子不得娶姑母的女儿,从男子方面说,就是娶舅家之女,称为舅表婚,此俗流行在景颇族、独龙族、德昂族及部分纳西族、拉祜族、汉族地区。独龙族也曾普遍流行姑舅表婚习俗。云南景颇族曾盛行过称为“迷确”、“迷鲁”的拉亲和抢亲;在云南德宏傣族、阿昌族及贵州荔波水族中,抢婚曾是婚姻形式的一种;部分傈僳族、白族、布依族、苗族、黎族、高山族均曾保留过抢婚习俗。云南澜沧等县的拉祜族,西双版纳等地的傣族,台湾高山族的曹人,海南岛的黎族,新疆的塔吉克族等,历史上也存在过服役婚。在部分拉祜族中,这种婚俗已有所改变,即让男子仅住在妻家象征性地服役3天。以上这些说明的一个事实就是,各个地方的人们在谈恋爱、结婚上的行为方式不是一样的,是受着各地区风俗习惯的约束的。这也就说明各个地区、各个民族的社会行为规范是不一样的。既然不一样,我们就需要学,需要懂,“入乡随俗”,我们的行为方式才能对头,想做的事才能成功。不要小看这个“入乡随俗”,有很多人在社会上处事时,往往都是凭着自己的意愿来作为,我认为好,就是好,就要这样做,不顾别人的反对,结果弄得大家不支持,事情的结果也就可想而知了。孔子所说的风,来源于《周易》,《周易》中有十五个卦牵涉到“风”,如天风姤,天下有风为遇;泽风大过,泽下有风有大祸;火风鼎,火下有风利用鼎;雷风恒,雷下有风为长久;水风井,水下有风是为井;山风蛊,山下有风利蛊惑;地风升,地下有风为地气,各种植物才能从地中生长,生长而才有进献。风天小畜,风行天上小有积蓄;风泽中孚,风行泽上讲诚信;风火家人,从火堆的燃烧,可以显出风的形象;从火苗的摇曳,可以看出风的大小及方向。火堆,是一家人围坐的中心,是炎黄子孙千万年留下来的传统习惯,所以本卦以火在下而风行其上来表达一家人团聚的景象。风雷益,风行雷动,震动而巽风起也,形成风雷交相互益之势。上下有风为巽,风之所到,乃深入、进入、渗入。风水涣,风行水上水乃涣散。风山渐,风遇山阻而渐行。风地观,风行大地利于观。周文王用“风”的各种景象论述了人世间不同的社会情状。一个地区、一个民族的风俗的形成,是经历了很长时间的,是大部分人“约定俗成”的,也就是说,是经过实践经验检验的,人们在实际生活、生产中,认识到只有这样做才能更好地生存,所以就形成了这样一个风俗习惯。当然,这种风俗习惯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随着社会的发展,会随着人们思想的变化而变化,其不变的风俗习惯会逐渐被人们淘汰,会被人们“移风易俗”。而变化了的风俗习惯又会形成新的社会行为规范,影响并束缚着人们的社会行为。人们就是在这种不断变化着的风俗习惯中长大*,受着各种风俗习惯的影响和束缚,又不断挣扎着创造了新的风俗习惯,新的社会行为规范。如今我们重读《诗经》,一是要了解古代人们的风俗习惯,即社会行为规范,二是可以借鉴和发扬一些好的风俗习惯,比如男女间互送定情物等,三是创造我们今天社会的新风俗、新风尚、新风情、新风范、新风格、新风采、新风度、新风骨、新风华、新风化、新风纪、新风貌、新风气、新风昧、新风物、新风潮等等。有了这些新风俗等等,我们的新生活才能日新月异,更加幸福。再一个问题,我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不可能都有法律约束和指导,而且人类社会的维持也不能完全依靠法律法规,那么依靠什么呢?就是风俗习惯、“礼”、“社会行为规范”等,依靠良好的社会风气,才能使社会肌体健康发展。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之所以出现混乱,一是由于法律法规不健全,第二个原因就是社会风俗混乱,一群人姿意破坏另一群人的风俗习惯,便会导致争斗打闹,甚而引发战争。所以,入乡随俗,懂得并调节自己去适应不同的风俗习惯,就能建立起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的关系。这便是孔子编集《诗经》的主要原因!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0 11:31
我个人这样认为有这样三个方面决定了“风'的重要性;
首先,从内容上看,“风”涉猎范围广,形势不单一,且来自广大民众,集思广益;
从数量上看,风占比重最大;
最后从时间上看,雅和颂大部分产生于西周时期(至东迁),而风(如国风)则产生于春秋时期,随着时间的推移,艺术表达形式以及人创作能力趋近于成熟和完善化。
所以有“三颂不如二雅,二雅不如十五国风”这一说法
下面有我参考得出结论的资料,来自我手动整理和百度百科。
“风”本是乐曲的统称。15组国风并不是15个国家的乐曲,而是十几个地 区的乐曲,共160篇,带有地方色彩,作者大多是民间歌手,但是也有个别贵族。
对于《雅》的认识有2种,一种观点认为是指周朝直接统治地区的音乐,这种音乐被看作“正声”,还有观点认为,《雅》是指人人能懂的典雅音乐。其内容几乎都是关于*方面的,只有几首表达个人感情的诗。但是没有情诗,共105篇。
《颂》是贵族在家庙中祭祀鬼神、赞美治者功德的乐曲,共40篇。全部是贵族文人的作品。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0 11:32
诗经根据乐调的不同分为风、雅、颂三类。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0 11:33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南陔、白华、华黍、由康、崇伍、由仪),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又分《小雅》和《大雅》;《颂》是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
原因:《风》出自各地的民歌,是《诗经》中的精华部分有对爱情、劳动等美好事物的吟唱,也有怀故土、思征人及反压迫、反欺凌的怨叹与愤怒,常用复沓的手法来反复咏叹,一首诗中的各章往往只有几个字不同,表现了民歌的特色。
《风》包括了十五个地方的民歌,包括今天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山东等地,大部分是黄河流域的民间乐歌。多半经过润色后的民间歌谣叫“十五国风”,有160篇,是《诗经》中的核心内容。“风”的意思是土风、风谣。十五国风分别是:周南11篇、召南十四篇、邶(bèi)风19篇、鄘(yōng)风10篇、卫风10篇、王风10篇、郑风21篇、齐风11篇、魏风7篇、唐风10篇、秦风10篇、陈风10篇、桧风4篇(桧即“郐”kuài)、曹风4篇、豳(bīn)风7篇。周南中的《关雎》、《桃夭》,魏风中的《伐檀》、《硕鼠》,秦风中的《蒹葭》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