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6-19 10:53
共3个回答
好二三四 时间:2022-06-19 15:14
2012年玉林狗肉节,爱狗人士现场抵制
近日,“玉林狗肉节”引发了爱猫爱狗人士的一片讨伐声,其实这并不新鲜。在日韩世界杯期间,吃狗肉也成为西方舆论与韩国反复拉锯的热点。观察者网曾发文提出质疑,猪肉可以吃,鸡肉可以吃,为什么偏偏狗肉就不行?有人说,狗的特殊性在于是人类的伴侣动物。其实,这种说法本身就暗示着,对狗的保护还是出于人的心理需求。这个世界是多姿多彩的,有民族喜欢斗牛,有民族喜欢过节吃狗肉,而另一部分则视耕牛为伙伴,视狗为伴侣。那么,为什么单单在狗肉问题上,一部分人的“伴侣动物”的价值观可以凌驾于另一部分人的呢?
视线回到2002年的日韩世界杯,由于韩国人吃狗肉事件,当时多个西方国家的动物保护团体在韩国驻当地大使馆门前示威,并威胁如若韩国不制止这种“残忍”的饮食文化,他们将联合全球动物保护组织共同抵制世界杯。欧美电视台则把韩国人宰狗场面拍成纪录片反复播出,一些人则直接称:“吃狗肉的野蛮韩国人”。
对于这种情况,韩国人则反击称,食用狗肉是韩国历史与传统文化,不容侵犯与干涉,“韩国人都不管法国人吃鹅肝、马肉与蜗牛,法国人也不应该干涉韩国人吃狗肉”。
但最终,世界杯毕竟是世界的,而文化也有强势弱势之分,韩国抵不住国际舆论的压力,虽然未禁止狗肉,但也采取侧面措施,在世界杯期间抑制狗肉经营。
有人说,狗的特殊性在于是人类的伴侣动物。其实,这种说法本身就暗示着,对狗的保护还是出于人的心理需求。这个世界是多姿多彩的,有民族喜欢斗牛,有民族喜欢过节吃狗肉,而另一部分则视耕牛为伙伴,视狗为伴侣。那么,为什么单单在狗肉问题上,一部分人的“伴侣动物”的价值观可以凌驾于另一部分人的呢?
随着资本主义的兴起,工业革命,技术的发展,在帮助、爱护动物方面,或者从另一个角度说,在支配自然方面,在有些时候,人类的确是心有余而力已足。
动物保护主义率先在欧美兴起不偶然,工业革命以来,在农业生产中,人类对自然的支配能力也加大了,人类的主要生产活动也逐步从农业转为了工业生产,而人类生活的环境也由农村转变为了城市。
这带来的一个后果就是,人们对自然的态度从实用主义转为浪漫主义,比如,暴雨这类对农业具有毁灭性打击的灾害天气,在城里人眼里变得诗意化——当然,前提是城市排水系统运行良好。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9 12:22
中国食用狗肉历史悠久,在古代甚至成为富贵家族的佳肴
狗作为最早被人类驯化的动物,远在新石器时代(约1万年前),就已成为人类狩猎时的助手。在中国大多数新石器时代的遗址上,都有破碎的狗骨头被发现。由此看来,在狗最初成为“人类朋友”的时候,已无法避免死后被吃的命运。
进入文明时代后,猪、牛等和狗一同被列为“六畜”。由于狗具有便于喂养、繁殖力强、容易宰杀等特点,吃狗肉变得日益普遍起来。商周时期,狗肉还是一种只有贵族才能享用的食物,出现在周天子宴会的菜单上;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原有礼制无法维系,普通人也开始吃狗肉。
从隋唐时期起,上层人士的主要肉食已是猪羊肉,而将狗作为宠物了,如苏东坡曾质问杀狗者,狗“死犹当埋,不忍食其肉,况可得而杀乎?”下层百姓不同,他们很少有吃肉的机会,需要靠病死、老死的狗解馋,视狗肉为一种物美价廉的肉食。久而久之,上层人士越来越不屑于吃狗肉,狗肉成为一种低贱的肉食,普通人也只好接受“狗肉不上桌”“关门吃狗肉”的规矩了。
*时期有过一段禁令史,但无法延续下去
*时一些地方对于吃狗肉也有禁令,但所基于的是卫生原因。如在广东地区,*曾明文规定,“狗肉燥烈,对于卫生,极为不合”“宰食狗肉,向干禁例”,故“于夏至日,督员严行巡查。如有故违,定必拘案究办”。这种禁令其实影响有限,至1936年还有人在《北平晨报》发表文章,称“只有两广人才懂得狗肉的异香美味”。
即使对于文人来说,吃狗肉也是一件很平常的事。即使对于文人来说,吃狗肉也是一件很平常的事。1942年1月,茅盾、邹韬奋、胡风、胡绳等文化名流离开香港,途经广东,受到*东江游击队的招待。茅盾回忆,当时游击队领导人曾生“抱歉地说,弄不到好菜,可是有狗肉”,问他们是不是吃。茅盾等人此前都没有吃过狗肉,但“这时一听说,大家便不约而同笑着叫好”。对这一餐狗肉,茅盾评价说,“真吃得痛快”“觉得比什么八大八小的山珍海味更好”
中国人食用狗肉并不是不爱动物,而是不同生活区域量肉类的不同
人类学家马文·哈里斯说,欧洲人、美国人都认为“宠物不好吃这一点是不证自明的”,其实“被视为宠物的那些动物最终照样会落入其主人的胃里(或者经过其主人的同意,落入其他人的胃里)”。至于西方人为什么不吃狗肉,他给出的解释是,“并不是因为狗是他们最喜欢的宠物”“从根本上说,这是因为作为食肉动物的狗是一种无效的肉食资源。西方人有很丰富的其他动物食物来源,狗活着的时候能够给人提供很多远远超过狗肉和畜体价值的服务”“相比之下,吃狗肉的文化一般都缺乏大量可供选择的动物食物来源,狗活着的时候所提供的服务不足以超过它们死后所提供产品的价值”。中国人吃狗肉的历史很好地为这一理论提供了注脚。
“爱狗人士”需要保持头脑清醒,爱吃狗肉由他们吃去吧
那么,作为一个现代人,要如何面对吃狗肉这件事呢?以“谈吃”闻名的梁实秋,有一篇名为《狗肉》的散文,开篇第一句就说“我没吃过狗肉,也从来不想吃”。在他看来,“士各有志。爱吃狗肉者由他吃去,不干别人的事。有人说,一个国家对动物的保护程度决定了这个国际的整体素质,但这本身就是一个错误而又极端的观点。西方人以为狗乃人类最好的朋友,一听说中国人吃狗肉,便立刻汗毛倒竖,斥中国人为野蛮”,是没有区分狗的种类,那些“菜狗”原本就是供人吃的。其实,“杀肥狗与宰肥猪、宰肥羊无异,我看不出其间有什么文明与野蛮之别。有人不吃猪肉,有人不吃羊肉,有人不吃狗肉,各随其便,犯不着横眉怒目。”爱狗者和狗肉爱好者们应该互相尊重。关于而不是公开抢狗、砸店。
有人说,市场上大部分的狗肉来源于一些犯罪分子的盗窃,确实,对于不法来源的狗肉我们应该坚决抵制,加强立法管控。但是,如果因此而立法禁止食用狗肉,这就是无理取闹了。
两广地区有着悠久的吃狗肉历史,还有各种烹饪与食用方法。早广西,最著名莫过于广西玉林的“狗肉节”。而在广东,属雷州白切狗最出名,在雷州甚至在湛江市区都可以见到卖白切狗的店铺。在民间,相传狗肉可治胃寒,,还有一句流传的话叫“狗肉滚一滚,神仙站不稳!”。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广东人都爱吃狗肉的,首先,在一部分广东人传统观念中,做生意人不能吃狗肉。其次,养狗的人一般不吃狗肉,狗是陪伴自己的伴侣,常伴左右,犹如亲人。确实,人是感性动物,与某事物相处久了,必然会产生感情,自然不会让他们成为饭中菜。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9 13:40
明明是广西人吃狗肉出名,非要往广东人身上扯,很光荣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