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6-19 15:04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1-21 21:38
关于族群的认同理论,最有影响的就是根基论和工具论。
根基论也叫原生论,代表人物是西尔斯(Edward Shils)、葛慈(Clifford Geertz)、伊萨克(Harold P. Isaacs)与克尔斯(Charles Keyes)等,认为族群认同主要来源于根基性的情感联系,这种族群情感纽带是“原生的”,甚至是“自然的”。对于个人而言,根基性的情感来自亲属传承而得的“既定资赋”(givens)。基于语言、宗教、种族、族属和领土的“原生纽带”是族群成员互相联系的因素,强调这些共同特征是整个人类历史上最基本的社会组织原则,而且这样的原生纽带存在于一切人类团体之中,并超越时空而存在。对族群成员来说,原生性的纽带和情感是根深蒂固的和非理性的、下意识的。
工具论也叫场景论,代表人物是德斯皮斯(Leo A. Despres)、哈尔德(Gunnar Haaland)及柯恩(Abner Cohen)等。他们基本上把族群视为一种*、社会或经济现象,以*与经济资源的竞争与分配,来解释族群的形成、维持与变迁。工具论认为族群认同是族群以个体或群体的标准特定场景的策略性反应,是在*、经济和其他社会权益的竞争中使用的一种工具。它强调族群认同的场景性、族群性的不稳定性和族群的成员的理性选择,强调在个人认同上,人们有能力根据场景的变迁对族群归属做出理性选择,认为认同是不确定、不稳定的,是暂时的、有弹性的,群体成员认为改换认同符合自己利益时,个体就会从这个群体加入另一个群体,*经济利益的追求常常引导人们的这种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