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09:21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3 05:05
M103(NGC 581)是位于仙后座的疏散星团。直径15光年,距离8500光年。约含172颗恒星。
赤经: 01:33.2 (h:m)
赤纬:+60 :42 (deg:m)
离地球距离:8.5 (kly)
视星等:7.4 (mag)
视直径:6.0 (arc min) 蓝色的亮星们是疏散星团M103中最突出的一群。疏散星团中的恒星们是由一团云气慢慢地凝结出来的,而且这些星也会慢慢地散开。在已形成的恒星中,最亮最蓝也是最重的恒星,早已耗尽它的核燃料,并且在一次超新星爆炸中自我毁灭。
根据理论计算的推论,M103中最亮的主序星的生命期大约是二千万年,也就是在二千万年前,就可以看到M103中最亮的主序星了。事实上,星团的*附近,就可以看到一颗前身是蓝色的主序星,但如今已经离开了主序带而演变成为红巨星。一般而言,与大质量的蓝色恒星相比,类似太阳的*恒星在疏散星团中是比较暗而且也比较不明显的。 1945年5月9日,苏联红军在柏林广场举行了盛大的阅兵仪式,庆祝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这次阅兵式
上的“明星”武器,便是苏军装备不久的IS—3(斯大林3号)重型坦克。威武雄壮的IS—3重型坦克车队,像猛虎下山一样,隆隆驶过柏林广场……。它那低矮的外形、厚厚的装甲、硕长的炮管、乌龟壳一样的炮塔,给参观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红色阵营的朋友们扬眉吐气,西方军事家感到恐慌。这就是有名的“IS—3冲击”。为了对抗“IS—3冲击”,美国研制了M103重型坦克,英国研制了“征服者”重型坦克。其实,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快结束时,美国陆军已经研制出几种试验型重型坦克,包括T29、T30、T32、T34等重型坦克等。其中,最接近成熟的当属T34重型坦克。它是在T30重型坦克的基础上研制成功的,采用60倍口径的120毫米线膛炮,战斗全重达到了70吨。不过,由于T34重型坦克太重,最终也只停留在样车研制阶段。
1946年1月19日,美国陆军兵器局决定研制战后的轻型、中型和重型坦克。而决定研制重型坦克的直接原因,便是受了“IS—3冲击”的影响。1946年5月14日,美国的克莱斯勒公司以“K坦克”的名义提出了新的重型坦克的设计方案。前面提到的几种重型坦克样车,都是克莱斯勒公司设计的,因而,该公司对研制新的重型坦克成竹在胸。1948年12月,美国陆军和克莱斯勒公司签订了研制合同,研制代号为T43重型坦克。1951年6月,公司完成了初样车的试制工作,并开始在阿伯丁试验场进行各种试验。1953年正式定型为M103重型坦克。1956年正式列入美军装备序列,并开始装备美军驻西德部队。使用中发现M103坦克毛病不少,被认为“不适于在前线使用”。于是,又对生产出来的M103坦克进行多达150项的技术改造。 M103重型坦克的最终使用者是美海军陆战队,一直使用到1973年退出现役。
M103重型坦克的装备数量不详,其中300辆参加过朝鲜战争。
迟暮的英雄
M103重型坦克是作为M47/M48中型坦克的火力支援坦克来使用的。设想在欧洲战场上,如果遇到苏联IS—3一类重型坦克,便可以拿M103重型坦克与之相抗衡。不过,一来是M103重型坦克好出毛病,可靠性太差;二来是M103重型坦克有点“生不逢时”,20世纪50年代末期,美*方已经在研制新型的M60主战坦克。20世纪60年代初期列装的M60主战坦克已经在性能上全面接近或超过M103重型坦克。这使得M103重型坦克颇有“英雄迟暮”之感。
这样一来,M103重型坦克在装备部队后不久,便从欧洲的一线战场上退下来,转给美国国内的海军陆战队。又没过多久,美海军陆战队又将它改装为M51型坦克抢救车,主要用于在海滩等松软地面实施抢救作业。M51坦克抢救车的战斗全重为55吨,最大起吊能力为30吨,最大牵引力为45吨力。在结构上,将履带上方的托带轮从6个减为4个。
“人过留名,雁过留声”。退役下来的M103重型坦克除了在阿伯丁试验场展示外,还专门在美国的一个城市的花园里展出。M103重型坦克那“巨无霸”级的身姿,每每令参观者驻足。 美*方在M103重型坦克设计之初,就把火力性能放到首位,其次是装甲防护,再次是机动性。M103的主要武器是1门M58型120毫米线膛炮,身管长为60倍口径,采用立式炮闩,有双气室式炮口制退器和炮膛抽烟装置,高低射界—8~+15度,由液压机构操纵,采用分装式弹药,弹种有穿甲弹、榴弹和黄磷弹,也可发射破甲弹,弹药基数38发。发射穿甲弹时,在命中角30度、射击距离914米的情况下,可击穿221毫米厚的钢装甲;发射破甲弹时的破甲厚度为330毫米:发射榴弹时的最大射程达23150米。尽管是分装式炮弹,但由于有2名装填手,实际射击速度仍达到5发/分。
火控系统包括:M14型机电模拟式弹道计算机、M15式体视式测距仪、M29型炮长主瞄准镜、M102型望远式瞄准镜、象限仪、双向稳定器和炮塔驱动装置等。测距仪和主瞄准镜组合在一起,测距范围为457—4572米,放大倍率为8.6倍。辅助瞄准镜的放大倍率为8倍。拿20世纪50年代的标准看,这套火控系统还是蛮先进的。
辅助武器有2挺7.62毫米并列机*和1挺12.7毫米高射机*。7.62毫米机*的射击速度为400—500发/分,最大射程3 200米,弹药基数5250发。12.7毫米机*的射速为450—550发/分,最大射程6821米,弹药基数1000发,可在指挥塔内由车长遥控操纵射击。
M103重型坦克的动力装置为泰里达茵·*公司的AVDS—1790—7C型V型12缸风冷汽油机,最大功
率810马力,配用CD850—4A型液力机械式变速箱,有2个前进档和1个倒档,可实现中枢转向。资深的兵器迷可能会发现,这套动力—传动装置和M48坦克上的几乎一模一样,而战斗全重又增加了近10吨。这一点成为M103坦克机动性稍差的最主要的原因。行动装置采用独立扭杆弹簧悬挂装置,第1、2、5、6、7负重轮处装有液压减震器。履带和M48坦克的一样,为宽711毫米的T107型金属橡胶履带。坦克的最大速度33.8千米/小时,最大行程168千米。可以认为,M103坦克的机动性稍差,这并不是老美的坦克设计师们设计不出更好的动力装置,而是设计指导思想不同所致。
在机动性上,M103坦克的“亮点”是由于利用方向盘转向,操纵性相当好,乘员不易疲劳。动力—传动装置的维修也比较方便。
M103重型坦克的车体为铸造钢装甲焊接结构,车体正面装甲厚度为110—127毫米,侧面装甲厚度为76毫米,后面装甲厚度为25毫米。炮塔为铸造件,但尾舱底面为焊接结构,炮塔各部位的装甲厚度达114毫米,火炮防盾的装甲厚度更达到了178毫米。各舱室用装甲板隔开。单就装甲厚度来说,M103坦克要优于IS一3重型坦克。 M103重型坦克共有两种改进型,即A1型和A2型。A1型改进了火控系统及炮塔驱动装置(由液压式改为电动式),将操纵杆改为方向盘,改进了火炮的固定方式。A2型的改进主要是将汽油机改为柴油机。M103A2型的战斗全重增加到58吨,改用AVDS—1790—2A型V型12缸风冷柴油机,最大功率调整为750马力,和M60主战坦克上用的是同一种动力装置。
匹配的变速箱也换为改进型的CD850—6A型。这样一来,尽管单位功率略有下降,但最大速度反而提高到37千米/小时。同时,由于加大了燃油箱容量(从1014升增加到1681升),加上柴油机化,使最大行程提高到480千米。不过,在外观上很难将A1型和A2型区分开来。如果硬要区分,A2型火炮上方的红外大灯算得上是一个识别特征。
坦克等级 9 最大生命值 1850HP 重量/最大载重量 54.39/57.5吨 价格 3640000银币 车组成员 1车长(通讯兵)
2炮手
3驾驶员
4装填手
5装填手 发动机马力 810/860 最大速度 34公里/小时 转弯速度 26度/秒 炮塔移动速度 32度/秒 车体装甲(毫米) 前部203
侧面51
尾方38 炮塔装甲(毫米) 前部127
侧面127
尾方51 主炮 120mm M58 载弹量(枚) 33 杀伤力(HP) 300-500 最大穿透力(毫米) 336 射速(发/分钟) 5.36 观察范围(米) 390 通讯范围(米) 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