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酱油的来历是什么?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6-10 02:57
我来回答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06 12:40
打酱油,2008年度十大网络流行语之一。传统解释:以前的酱油都是零卖零买的,自己拿着瓶子到商店,你要多少,人家就给你称多少,这就叫打酱油。网络用语:网络上不谈*,不谈敏感话题,与自己无关,自己什么都不知道,就用此话回帖而已,相当于“路过”。一种在网上十分流行的对现实无奈的术语,道义上强烈关注某事,行为上明哲保身,受压抑的轻微呼喊,朝野都能接受的行为,属于“非暴力不合作”幼稚阶段的行为。
打酱油来源一
源自于陈强与陈佩斯父子的喜剧《父与子》中的一个镜头:影片中陈佩斯所饰演的二子因为要考大学,刻苦打酱油温习功课,以至于走火入魔。父母让他出去打酱油,结果他拿着瓶子,一边背书一边走,撞到一个路牌,上边写着“前方施工,请绕行”于是转了一圈,拿着空瓶子回去。空走一遭,什么也没留下,什么也没取回,等于路过。
打酱油来源二
来自于贾平凹文章《笑口常开》,原文如下:
有了妻子便有了孩子,仍住在那不足十平方米的单间里。出差马上就要走了,打酱油一走又是一月,夫妻想亲热一下,孩子偏死不离家。妻说小宝,“爸爸要走了,你去商店打些酱油,给你爸爸做一顿好吃的吧!”孩子提了酱油瓶出门,我说:“拿这个去”,给了一个大口浅底盘子,“别洒了阿!”孩子走了,关门立即行动。毕,赶忙去车站,于巷口远远看见孩子双手捧盘,一步一小心地回来,不禁乐而开笑。可见,来这里打酱油的就是父母学了贾平凹的做法,把小孩子打发出来的,因为端的是“大口浅底”的盘子,所以一时半会回不了家,小孩子嘛,可能手里还有几个买酱油剩下的余钱,于是又跑去了网吧,上q了吧,又不知老爸老妈让打酱油的真实动机,童言无忌,老老实实向家长坦白:“我是来打酱油的,关我什么事!”
打酱油来源三
广州电视台采访一位市民,问他对于艳照门很黄很暴力的看法,这位市民说:“关我鸟事,我出来买酱油的。”这句话也因此流打酱油传开来,各种PS和改编风靡一时。由此“酱油男”一词在网路成为笑谈,甚至派生出了酱油族等网络用语。
打酱油来源四
打酱油最开始流行是抵制家乐福事件。
你想不想打酱油?不想打就可以不打。(详情不得而知)
打酱油
打酱油来源五
由于以前酱油都是散称零卖的,而家里一般都唤小孩去跑腿,也算作是对小孩的一种锻炼。
一般是指小孩都很大了,都能自己一个人去买酱油了,通常都比喻一种预期的结果或时光飞逝,或指说自己已经老了或是不年轻了,如:我上大学时,我的初中同学结婚了,他就对我说:“你结婚时,我孩子都能打酱油了。”
打酱油来源六
《铁道游击队》第七章 :
王强提着一个大玻璃瓶子,眨着小眼,摇晃着膀子,装出一种很快乐的神情,到车站上去。见了鬼子的岗哨,他神情是那么自然,站上的买卖人、脚行都是老熟人,一见面就问:
“王头,多久不上站了呀!提着瓶子打酒么?”
“不,”王强笑着说,“我是来打酱油的,听说洋行里不是有新来的好酱油么?”
王强一边和站上的买卖人搭讪着,一边向洋行的那一边走去。
可以看出,在《铁道游击队》中,打酱油就已经是“路过,观察”的幌子了。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06 12:40
打酱油指的是对于一些事情不关注也不关心,或者指在某件事上存在感比较低。这一词来源于一个外景采访,问一个路人对陈冠希事件有什么看法?路人回答说“关我什么事,我就是出来打酱油的!”从此这个词便火了起来!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06 12:41
有记者采访一个人关于某件事的看法,他说他只是出来打酱油的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06 12:42
早些年,生活水平不高,商店里会有大缸装的散酱油,而人们要买酱油的话就得那瓶子去商店买,这时商店的老板会用一个漏斗倒你瓶子里,这就是打酱油了,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