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27 15:37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7 17:06
不过,琉球由于建国得到了明朝的很大帮助,所以,在明清两朝,琉球都是最忠心的藩属国。
可是到了清朝末年,琉球国却被日本占领。此后,琉球曾多次向清廷求援。迫于国际压力,日本*曾一度打算将琉球南部岛屿归还。然而,身为清廷外交大臣的李鸿章,却拒绝了这个提议,这是怎么回事呢?
琉球岛位于台湾和日本九州之间,最早在这片岛屿上分布着山南、中山、山北三个小国。
1429年,中山国的大臣巴志发动政变,*了小朝廷,自立为中山王,随后率领国民先后灭掉了南山和北山两个小国,琉球国因此初具雏形。
巴志随后派使者从福建登陆,向国力强盛的明朝纳贡称臣。
作为宗主国,明朝对巴志建国在财力和物力上都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并赐给他王姓为“尚”。同时,要求凡是继任的国王必须呈报明廷。被明廷册封后,方为正朔。从此琉球岛和明廷就形成了藩属关系。
由于琉球岛地理位置在几国之间,又是东南亚和东北亚的海上枢纽,所以在琉球国建成后,经济贸易得到飞速发展,国家也随之繁荣富强。
然而,琉球国的王位之争,却从未平静过。由于第7任尚德王得位不正,再加上他暴虐好战,最终引发内乱,导致被杀。
随后,在朝中威信极高的内间金丸被推举为王。他以尚德王世子的身份向明朝报丧,并得到册封。
内间金丸为了巩固王权,在进行了一系列行政改革和赋税改革后,又颁布了一条私人禁止拥有兵器的律法。
如此,内乱的威胁得到解除。可是,军队建设却因此废弛衰弱。
当时的日本,正处于战国时期。各大名之间你争我夺,互相争利,大家都想做大做强,然后吞并对方。因此,靠商贸经济发达的琉球岛,便成为大名争夺的一块大肥肉。
起先,一度想攻占朝鲜的丰臣秀吉曾要求琉球国王负责他的远征提供粮草补给。琉球国王不仅拒绝了他的要求,还立刻就将这一情况向明廷奏报。
德川家康统一日本后,琉球国王依然对日本不理不睬,根本不前往致贺。德川家康对琉球国王深为恼恨,派出萨摩大名攻打琉球国。
琉球国王赶紧派使者前往明朝,希望明廷能派兵增援。
可是此时的明廷,因农民起义和关外后金的不断侵扰,已经疲于应付,根本无力解琉球国的危难。
更为糟糕的是,琉球国由于不注重军队建设,所以面对日本萨摩大名强有力的进攻,他们简直是不堪一击。很快,琉球国王便做了萨摩大名的俘虏。在萨摩大名的*迫下,琉球国王不得不承认日本对琉球国具有管制权。
清廷建立后,不愿意受萨摩大名指手画脚的琉球国王,见到了希望。他们暗中派使者带着贡品前往清朝国都,并向当时的皇帝顺治表达了纳贡称臣的愿望。经过多次恳请,终于得到清廷的同意,建立了藩属关系。
琉球国王为了表达忠心和亲热,年年都不远千里向清廷纳贡。哪怕到了咸丰年间,清朝由于太平天国起义,社会极为动荡,琉球国王还是派使者前来纳贡。
咸丰帝考虑到琉球国使者的安全,曾向琉球国王下谕,表示他们不用来京,直接调转船头回去得了。但一向忠于清廷的琉球国王却坚决要求使者必须完成使命,否则予以问罪。
1871年,日本单方面将琉球国化归日本鹿儿岛县,并宣布拥有琉球岛的主权,并强迫琉球国王与清廷断交。这意味着,琉球国将成为过去式。国王和国民自然百般不愿,所以他们再次将希望寄托在清廷,并暗中遣人到京师知会消息,并请求清廷派兵增援。
此时正是慈禧太后垂帘听政,藩国被占,这在身为宗主国的清廷来说,自然有损天子之国威严的,所以慈禧派驻日大使何如璋办理此事。
何如璋向日本做出了*,然而,仅仅是*而已,再无下文。
这番轻描淡写,自然让琉球国旧臣不满意。所以他们为了能得到清廷重视,一再在朝臣上朝的东华门外哭泣不止。甚至还有人为能引起清廷的重视,达到救国目的,竟在宫外自杀殉国。
既然到了出人命的地步,慈禧觉得继续装聋作哑已经不是办法了,所以她便让李鸿章操办此事。
李鸿章还是一直再三向日本*,就这样*了两三年。
1879年,正好美国总统来中国表示建交,李鸿章便请他向日本斡旋此事。
在美国总统的斡旋下,日本终于同意归还岛屿。不过并不是全部,而是南部一带的宫古和八重山等岛屿。日本的意思是,要和中国“分岛而治”。
李鸿章认为这个办法可行,只要给块地,就能让琉球国王重新建国。作为宗主国的面子也就找补回来了,于是他便和日本*就琉球的问题准备进行接洽。
可是在北京*的琉球大臣们却极力反对。据他们说,南部岛屿极度贫瘠,根本不适合生存,所以千万不能接受这个条件。
1880年,李鸿章在和日本*谈琉球问题的时候,便要求日本不仅归还琉球南部,还应该将中部各岛归还琉球,以让他们建国。
日本当然不同意李鸿章的条件,所以双方谈到最后,不欢而散。
这样又拖到1894年中日开战前夕。琉球国民听闻消息后,纷纷到寺庙里乞求神灵,希望清廷能打败日本,帮他们夺回琉球各岛。
然而,随着清廷战败的消息传来后,琉球国民才明白,想靠清廷复国,简直是痴人说梦,自此才接受了现实的残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