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27 15:39
共3个回答
好二三四 时间:2022-05-27 20:01
金庸赞石窟为南天瑰宝位于北方丝绸之路的敦煌莫高窟享誉国内外,而大理剑川的石宝山石窟,在沉睡千年后,其历史地位和文化价值正被更多的人认识到,著名社会活动家费孝通、武侠小说大师金庸、著名作家冯骥才等人,参观石宝山石窟后都给予了高度称赞,金庸先生更称其为“南天瑰宝”。剑川县城西南25公里处的石宝山,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全国44个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是大理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山中有建于元代的悬空宝相寺、建于明代的金顶寺和建于清代的海云居,历史悠久,各具特色,最负盛名的是山中的石窟群和摩崖造像。在数平方公里左右的石钟寺、狮子关、沙登村三个地区的岩壁上,分布着17个石窟、139尊石雕造像。雕像内容,一类是佛教题材,有佛、菩萨、观音、天王、明王、力士、罗汉等,另一类是世俗题材,有南诏王、清平官、南亚僧等人物。这些雕像造型精美,其中一尊观音像,更被誉为东方的“蒙娜丽莎”。
费孝通先生曾多次考察剑川石窟后感叹说:“北有敦煌壁画,南有剑川石窟。”而在1988年,武侠小说大师金庸考察石宝山石窟后,不仅挥毫题写了“南天瑰宝”四个大字,还遗憾地说他要是早日有幸参观石窟,《天龙八部》涉及的山川地理将会更加切合实际,部分情节也会因此而做出相应调整。著名作家冯骥才,考察剑川石窟后也挥毫题写“神佛首选地,人间天堂山”,倍加赞赏。中国古遗址保护协会、南诏研究会会员董增旭认为,具有浓厚地方色彩和民族风格的这些石窟雕刻艺术,是白族人民艺术的缩影,是研究南诏、大理国社会历史和文化艺术的珍贵实物资料,也是白族和国内各民族,以及我国和东南亚、南亚、西亚各国进行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
南北文化交汇孕育了石窟
剑川位于“西南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的要冲,它既是南诏国、大理国文化的出口地,也是外来文化的进口地,独特的地理位置,让剑川成为了云南文明的发祥地,也成为了南北文化、中外文明的交汇地,石宝山石窟,因此而得以孕育在剑川。
“世界文化遗产宝库敦煌莫高窟,之所以在我国西北地区的沙漠中崛起,是因为敦煌地处北方古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冲,中外文化交流,莫不首先荟萃于此。而剑川,也位于连接印度、南亚、西亚的国际大通道要冲上,石宝山石窟,是西南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南北文化、中外文明交汇碰撞的产物。”石窟艺术源于古代印度,随着佛教东进而传播至我国,无论是敦煌莫高窟,还是石宝山石窟,其最初出现,都是因为处于当时社会的对外交通线上。从剑川海门口遗址和鳌峰山遗址出土的彩陶、青铜等文物可以看出,剑川既是云南文明的发祥地,也是我国早期南北文化交流的汇集地,而在南诏国、大理国时期,剑川还是云南北边的军事要冲,南诏国、大理国北进香格里拉——西藏——尼泊尔——印度,北进丽江——永胜——四川攀枝花——成都,西进兰州,都只有通过剑川,剑川既是南诏国、大理国文化的出口地,也是外来文化的进口地,南北文化、中外文明,都曾在剑川碰撞和交流。
石宝山石窟群,开凿于公元9世纪至12世纪的南诏国、大理国时代,同期分别为我国的唐朝和宋朝。从历史上来看,该时期南诏国政教合一,大理国佛教盛行,石宝山石窟群的产生,和甘肃的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的云岗石窟、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和巴蜀的大足石窟一样,都与当朝统治者崇尚佛教有关。
12 / 2 页下一页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7 17:09
大理是云南古代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西汉汉武帝曾在大理设置郡县,历史上著名的南诏国(公元738~902年)、大理国(公元937~1253年)曾在这里建都,是当时云南*、经济、文化中心。 公元7世纪至8世纪初,在今洱源极其周边地区先后形成六诏和西洱河蛮(白蛮即为现在的白族)。六诏为:蒙舍诏(今巍山县南部及南涧一部,最南也称为南诏)、蒙隽(jùn,隽)诏(今巍山县北部及漾濞、永平一部)、邆赕诏(今洱源之邓川)、施浪诏(今洱源、鹤庆、剑川之一部)、浪穹诏(今洱源)、越析诏(今宾川)。“诏”为夷语,意为部落,也有王、酋长之意。六诏皆为乌蛮,即今彝族的先民。其中蒙舍诏居六诏之南,又称“南诏”。 南诏发祥于巍山,经两三代人的经营,至细奴逻为酋长时较为强大。当时洱海地区的白蛮(白族)、乌蛮(彝族)各部落为了统领权长期斗争。细奴逻任大酋长后南诏势力逐渐发展起来,至逻盛和盛逻皮时期开始向外扩张。 公元738年,朝廷封皮罗阁为云南王,赐名归义,标志着南诏的建立。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7 18:27
朝代更迭的关系。就像隋朝和唐朝的关系一样,朝代更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