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27 11:30
共2个回答
好二三四 时间:2022-05-27 15:51
门巴族姑娘(网络)
西藏林芝地区的门巴族人口约占全地区总人口的5%,“门巴”这一族称,意为“居住在门隅的人”。门巴人勤劳善良,热情聪慧,流传着许多神秘的传说和神话,具有自己独有的文化传统和习俗。
喜歌善舞的门巴人几乎人人会即兴编唱创造了许多优美的曲调。 墨脱流行“东三巴”,有喜歌和悲歌两类。门隅北部流行“萨玛酒歌”,多在喜宴时咏唱。歌词即兴填词,长短不拘。内容以赞美家乡、祈愿幸福为主。门巴族通用藏历,最重视新年,年节是歌舞集中展示时期。门巴族的民歌曲调优美,流传久远。其中以“萨玛”酒歌和“加鲁”情歌最为出名。
作为狩猎民族,门巴人狩猎时往往自愿结伙,公推首领。分肉时首先击中猎物者要分得双份。狩猎结束后,将肉割好、烤熟背回。如果猎物很多.则在离村较近的地方点火作为信号,召集村人前来接应,进村后要将多余的猎物分给村人或共同聚餐。如果在归途中遇见行人,无论相识与否,都要赠送一份猎物,认为这样会给下次狩猎带来好运气。
门巴婚姻以一夫一妻为主要形式,同时,也存在着少数一妻多夫和一夫多妻的家庭,其中又多半是以兄弟共妻和姐妹共夫的形式出现。门巴族婚礼饶有趣味,人们风趣地称为“舅舅试新郎”;举行婚礼前,新郎家要摆酒肉和油饼款待客人,且要带几竹筒酒上路迎亲,新娘途中须喝酒三次。新娘进屋后,新娘的舅舅会故意刁难新郎家,以考验男方的诚意。新郎家要献哈达、陪话,不断添酒加肉,直到舅舅满意后,才能开怀畅饮。非常有意思的是在婚宴上,新郎、新娘不仅要轮流给客人敬酒,他们还要当众比试谁喝得快,因为在门巴,新郎新娘谁先喝完就预示着今后谁当家。
在门巴,兽皮有着多种用途,尤其是羊皮,可以披在身上作为衣饰,深受女子喜爱。关于这个,也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文成公主入藏时.为了避邪身披兽皮.途经门隅时将这张皮赐给了门巴族妇女,自此便相沿成俗。一般来说,门巴少女披羊尾和四条腿俱全的小羊皮,成年女子披牛犊皮或山羊皮,即便是婚礼上,盛装的新娘也要披—张好羊皮。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7 12:59
水族水族,中国少数民族之一。现有345993人,主要聚居在贵州省黔南布依苗族自治州的三都水族自治县和荔波、都匀、独山以及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凯里、黎平、榕江、从江等县,少数散居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西部。主要从事农业,善种水稻和糯稻。 水族的居住地位于云贵高原东南部的苗岭山脉以南,都柳江和龙江上游。森林密布,山水如画,适于农林业的发展,是贵州高原的鱼米花果之乡。水族在民歌中,常以“像凤凰羽毛一样美丽”来形容自己的家乡。 水族从事农业,以种植水稻为主,“九阡酒”是水族传统佳酿。 水族有自己的历法,水历与夏历基本一致,但以夏历八月为岁末,九月为岁首。 门巴族门巴族,中国少数民族之一。现有7475人。主要聚居在*墨脱县和错那县,林芝、察隅等县亦有分布。主要从事农业。擅长编制竹藤器和制作木琬。有自己的语言。 门巴族聚居区位于世界屋脊喜马拉雅山东南,峰峦重叠,原始森林茂密。奔腾的雅鲁藏布江在林芝、墨脱一带急转南下,形成肥沃的河谷地带,气候温和,雨量丰富,四季常青,被誉为“青藏高原上的江南”。过去,由于山川阻隔,对外交通十分困难,外界人很难涉足此境,佛教徒称之为“隐秘的地区”,因而令人向往。“门隅”是藏语,意为雅鲁藏布江下游的平原。门隅北高南低,高处海拔可达3600米,低处只有1000米左右。在此自然环境中,门巴族以农业为主,兼营牧业,辅以狩猎和采集。据藏文史籍记载,门巴族的先民很早就在*南部的喜马拉雅山区繁衍生息。13世纪,错那以南的门隅地区作为*的一部分正式归入中国版图。在*、经济、文化、宗教上与藏族有着密切联系,长期使用藏历、藏币。门巴,原是藏族对他们的称呼,意为住在门隅的人。新中国成立后,根据本民族的意愿。正式定名为门巴族。门巴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藏语支。无本民族文字,通用藏语、藏文。普遍信仰藏传佛教。藏历元旦是门巴族最重要的节日。每年7月,都要庆祝本民族的望果节。赫哲族赫哲族是中国东北地区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主要分布在黑龙江省同江县、饶河县、抚远县。少数人散居在桦川、依兰、富饶三县的一些村镇和佳木斯市。因分布地区不同,从而有不同的自称。居富锦县大屯沿松花江上游的称“那贝”,居嗄尔当屯至津口村的称“那乃”,居勒得利村沿黑龙江下游至乌苏里江的称“那尼傲”。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赫哲族人口数为4640。是中国北方唯一以捕鱼为生的民族。使用赫哲语,属阿尔泰语系满一通古斯语族满语支。无文字。早年削木、裂革、结革记事。因长期与汉族交错杂居,通用汉语文。 鱼皮制衣酒敬神 狗拉雪橇赫哲人 据2001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数字显示,全国共有赫哲族人4600多人,是全国人口最少的民族,大部分居住在黑龙江省的同江、饶河、抚远等市县境内。同江市街津口赫哲族乡是全国四处赫哲族聚居地之一。 赫*族文化村大门——典型的赫哲族建筑木克楞 来到文化村大门,我们便看到了典型的赫哲族建筑——木克楞。走进文化村,同样是木克楞建筑的赫哲展览馆里,赫哲人渔猎生产使用的工具、赫哲人捕获的各种野兽及兽皮制品、民族文艺、民族歌舞的实物和影像资料让我们对赫哲人的生活习俗、文化艺术有了进一步的感性认识。坐落于室外的一根椴木雕成的图腾柱,刻画了熊、虎、鹿、鹰等多种动物,展示了赫哲族的宗教信仰。鄂温克鄂温克族的婚姻为一夫一妻制,尚保有氏族外婚及姑舅表婚的特点,婚姻只能在不同氏族之间进行,同一氏族内禁止通婚。他们也与蒙古、鄂伦春、达斡尔等族通婚。在陈巴尔虎旗的鄂温克人中尚保有“逃婚”习俗,互恋的青年男女决定结婚日期后,女方乘黑夜逃至男方所塔的“撮罗子蟹里,由候在此处的老妇把姑娘八根小辫改梳成两根,即成为合法的婚姻。人后,以前曾行*(即风葬),后因受邻近兄弟民族的影响,多改土葬。 鄂温克族的日常生活中,桦皮占有一定的位置,可称之为“桦皮文化”。其打猎、捕鱼、挤奶用的制品很多都是用桦皮制作的。餐具、酿酒具、容器、住房“撮罗子”、篱笆、皮般。甚至人后裹尸都用桦皮制作。除此外,鄂温克族许多服饰也是用桦皮做的。象桦树皮帽、桦树皮鞋等十分广泛。各种桦树皮制品,尤其是桦树皮容器,除了轻便实用外,还配有花纹图案装饰。一般妇女从七八岁开始学习世代相传的雕刻、压印、绘画、拼贴等手艺,逐步产生了钻研技艺的热情,对器皿用具进行美术创作。图样多源于生产、生活之中,有花草、树木、山峰、虫鱼、石崖等模仿自然构图,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 鄂温克族人不但勤劳、勇敢、纯朴、爽快,而且具有诚实的美德。在鄂温克族猎人和牧人中,不知道什么叫偷窃。猎人和牧民在森林和草原上设有仓库,存食品、衣物、工具等,从不上锁,如果有人途中断粮、缺衣,可以到任何二个仓库去取。鄂温克族讲究礼节,非常好客。年轻人见到长辈,要施礼问安和敬烟。最通常的礼节是屈膝、侧身、拱手作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