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12:46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10 05:55
中国东部的深部断裂可以分为两类:一是主要形成于古生代及早中生代古亚洲洋构造*发展阶段的古板块边缘深部断裂体系,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和华北地区,包括二连-贺根山-黑河断裂带、牡丹江断裂带、跃进山断裂带、西拉木伦-长春-延吉断裂带、华北陆块北缘(赤峰-开源)断裂带、集宁-凌源(集宁-承德)断裂带、秦岭北界(宝鸡-西安、潼关-鲁山-舞阳)逆冲断裂带、洛南-栾川逆冲推覆断裂带、商丹缝合带、襄樊-广济断裂带、连云港-泗阳断裂带;二是主要形成于中、新生代滨太平洋发展阶段的*内部深部断裂体系,控制了盆地的发育,多由两组断裂呈X型组成,主要包括大兴安岭-太行山断裂带(大兴安岭主脊-林西断裂带和太行山断裂带)、太行山前断裂带(从北向南由呈右旋斜列的怀柔-涞水、定兴-石家庄和邢台-安阳三组深断裂组成)、双辽-孙吴断裂带、佳木斯-依兰断裂带、敦化-密山断裂带、郯庐断裂带、沧东断裂带、兰考-聊城-羊儿庄断裂带、昌黎断裂带、宁河-宝坻断裂带、齐河-广饶断裂带、三门峡-焦作-丰县-沛县断裂带、嫩江-八里罕断裂带、红河-万安断裂带等。由于第二类深部断裂体系形成较晚,对第一类构造体系有了继承和改造,所以更反映了中国东部中生代以来的地质背景与深部地质运动的结果(钱桂华等,2005)。
中国东部中生代断裂体系以若干个大型深部断裂带为格架,主要有两组:一组是以北东—北北东方向延伸的深部断裂带,它们在松辽盆地、渤海湾盆地、南华北盆地、苏北盆地、江汉盆地所组成的北北东向中、新生代沉降带中普遍发育,是中国东部最主要的构造格局;另一组是北西—北北西方向延伸的深部断裂带。在布格重力异常和航磁异常场上反映出中国东部大地构造的总体格局是一组北西—北西西向断裂叠加于北东—北北东向断裂上,这两组断裂为中国东部中生代以来的主体断裂带(图2-3)。
1.北东—北北东向断裂带主要分布在中国东部地壳厚度陡变带以东地区,由两组大型断裂带组成
一组为郯庐断裂带(依兰-伊通-郯城-庐江断裂带),主干北起黑龙江的罗北,向南经依兰-伊通,过四平在沈阳西过营口进入辽东湾,过渤海向南经潍坊、郯城、庐江,最后进入北部湾。主干断裂东侧的一些羽状断裂与主干断裂一起形成帚状构造。从北向南有密山-敦化断裂、牡丹江断裂、东宁-鸭绿江断裂、青岛-日照断裂、清江断裂、南京-肇广断裂等;依兰-伊通断裂带西侧分布有四平-长春-榆树断裂和法库-伊春断裂。该断裂带多处被北西向断裂截断,使主干断裂多处出现不同距离的位移,它们在重力场上表现为正、负线性异常成对沿断裂呈串珠状展布;在航磁异常图上显示为磁性正异常带;在重力异常方向倒数图上反映为线性极值连线和零直线呈直线分布;在地壳厚度图上是地壳厚度变化带和深部构造走向的分界线。
另一组断裂带为大兴安岭-太行山-武陵山断裂带,北起大兴安岭,向南经太行山-武陵山,最后从广西百色出境。从北向南由嫩江断裂、松辽坳陷*断裂、汾渭断裂、涿州-石家庄断裂、邢台-安阳断裂、新乡断裂、宜都-融安断裂等组成。它们在重力图上表现为规模巨大的梯度带,在航磁图上表现为强烈的正、负磁异常条带,在重磁异常水平方向导数图上反映为线性极值和零值线呈线状分布,在地壳厚度图上表现为地壳厚度陡变带。
2.近东西向断裂带和北西向断裂带
北西向断裂带在重力异常场上有明显的反映,它们主要对应两条北西向重力异常带。中国东部主要的大型北西向断裂带有阴山-渤海断裂带和秦岭-大别断裂带。
阴山-渤海断裂带以东西向和北东东向断裂为主,兼有北西向断裂,由阿拉善北缘断裂、内蒙古南缘-燕山北麓断裂、西拉木伦河断裂、隆化-丰宁断裂和集宁-承德断裂等东西向断裂组成,还包括北西向唐山-张家口断裂。在重力图上表现为重力梯度带,航磁图上为正、负异常带和不同磁场分区界线,在重磁异常水平方向导数图上反映为极值连线和零值线呈直线状分布。
图2-3 中国东部地区主要断裂(带)略图
秦岭-大别山断裂带总体呈北西向,以近东西向和北西西向断裂为主。从西向东由秦岭北缘断裂、华山北缘断裂、南阳-信阳-霍山断裂带和扬子断裂带组成在重力图上表现为断续的重力梯度带,航磁图上为正、负异常带,在重磁异常水平方向导数图上反映为极值连线和零值线呈直线状分布。
此外,在中国东部还广泛发育新生代以来生成的北北西向或近南北向构造系,但其行迹微弱,散漫分布,由于它的断续出现,雁行排列,往往有相对集中成带的趋势,并呈现出一定的等距性(李祖武,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