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启的书法道路介绍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12:12
我来回答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16 14:38
他出生于木匠世家,数十年不间断写画,练习纸可以装几板车,却不见所成
弘启本名江克关。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出生在京山县一个木匠世家。睁眼看到的就是父亲弹墨划线,锯木凿眼。刚会走路时,弘启最爱玩的就是父亲的墨斗,他把墨斗当小车,拖着满屋跑。2岁多,就拿着墨斗笔到处乱画。
长到5岁时,家里的墙上、门上到处留下了弘启的“墨迹”。父亲便从一个乡贤那里借来一本碑拓,正式教他写字。弘启按照父亲的教导,对着碑拓描字,不几天,弘启居然把一本碑拓描完了。 看到弘启描出的字,大人们赞不绝口。在弘启幼小的心里开始懂得:字写好了,可以得表扬。
上学后,弘启最爱上的就是写字课。只要弘启写字,周围的同学就会围过来观看。老师也是经常把弘启叫到台上,让他写字给同学们看。
*开始,弘启成了写大字报、写标语口号的“专业户”。“复课闹*”期间,弘启正读高中,他在班里办的黑板报形式活泼,字体多样,色彩丰富,总是引来同学的羡慕。
那时不兴考大学,弘启高中毕业后,当上了“回乡知识青年”。务农期间,弘启在草帽上、扁担上用油漆写上楷书:做一个中国的新型农民。同村年轻人见了,纷纷效仿,找弘启写上这句时髦的话。弘启务农的表现没有迎来招工的希望,几个有门路的同龄人,有的招工进城了,有的亦工亦农去了。
弘启哭了几次,选择了跟随父亲学木工。两年后,大队干部中突然多了一个伯乐,把弘启请到学校教书。1977国家恢复高考,弘启一举中榜。过后听说,弘启因为答卷上的字写得漂亮,挣到了不少分数。
参加工作后,弘启还是因为字写得好,没有从事他所学的无线电专业,而是与文字打交道。他重新矫正自己的学书方向,普学百家,遍临诸体,反复研究历史上名家名作的书写特点,并力图在各种字体中自由转换,灵活运用。
改革开放后,新的文化思潮席卷全国,书法界丑书应运而生,弘启几度迷失方向。1984年,他在画画时知道了一个叫做启功的人,这个人写的题画诗,其书法美到极致,深深吸引了弘启的眼球。
1986年夏天,弘启慕名前往北京,敲开了启功先生的家门。启先生正在为几个学生答疑解惑。弘启加入其中,向老师请教:“江”字怎么写好看(弘启本姓)?启先生拿出一张纸,在中间画了一个正方形,又在正方形中画了一个小框,随即写了一个“江”,还详细讲解:“江”字只有这么写才好看。这张启先生写“江”字的示范图片,被编入了他当年主编的《书法概论》一书中。
启先生说,书法要有底蕴。弘启开始学习文科,1988年,弘启取得大学中文系本科文凭。
1992年,规模盛大的《启功书画展》在北京举行,弘启前往北京再次拜见启功大师。启功先生参加开幕式后,与书友共同参观展览,弘启跟随先生,聆听教诲,受益匪浅。不久,弘启又参加了北师大举办的书法培训班。
弘启遍访名家,潜心研学,书法草纸成山,但仍是默默无闻。
借船出海,拨云见日,网络售字,奇人做奇事,数万网友隔岸看精彩
1998年底,弘启到一个文化部门供职。从过去的业余爱好,变成了一个文化专业人。与各级书家的广泛接触,加上心有灵犀的悟性,弘启的书法有了新的长进。
弘启开始频繁向各地书展投稿,一大批金奖、银奖证书寄来了,组织旅游的、要出书画集的通知也接踵而至。原来那都是要钱的。弘启认为,只有各级书法协会主办的评比是权威的,其他都是“水货”。
2000年,弘启加入了省书法家协会,频频写书法参加比赛。但弘启的书法,有明显的“启味”,每次都入不了评委的法眼。为照顾面子,给一个二、三等奖就是最大的人情了。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16 14:38
书法“牛人”上央视
——记弘启仿启功书法的学书之路
通讯员 傅加华 荆门晚报记者 李凯 文/图
2014年8月11日,弘启的QQ突然来了一个不速之客。一位叫“依恋”的网友发来几行字:
您好,我是*电视台财经频道《一槌定音》栏目组的。我们办的是一档艺术品投资鉴赏类节目,国庆期间准备推出特别节目,一共7期,其中一期是关于书画的奇人奇事,我们在天涯社区看到您模仿启功的书法,觉得特别符合我们的节目。
弘启认为是忽悠人的,没有理睬。
片刻,“依恋”又打出几行字:不好意思,打扰您了!我确实是央视《一槌定音》栏目组的,我是导演助理,我们十一特别节目确实是要找像您这样的书画奇人,如果您方便的话,我们的导演会和您做进一步的沟通。
弘启回答:好吧,让你们导演和我通话。
此后数日,央视导演石敬薇和弘启多次通过QQ、电话、微信沟通,商量,8月22日,弘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书法爱好者,终于走进了中国*电视台。
他出生于木匠世家,数十年不间断写画,练习纸可以装几板车,却不见所成
弘启本名江克关。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出生在京山县一个木匠世家。睁眼看到的就是父亲弹墨划线,锯木凿眼。刚会走路时,弘启最爱玩的就是父亲的墨斗,他把墨斗当小车,拖着满屋跑。2岁多,就拿着墨斗笔到处乱画。
长到5岁时,家里的墙上、门上到处留下了弘启的“墨迹”。父亲便从一个乡贤那里借来一本碑拓,正式教他写字。弘启按照父亲的教导,对着碑拓描字,不几天,弘启居然把一本碑拓描完了。 看到弘启描出的字,大人们赞不绝口。在弘启幼小的心里开始懂得:字写好了,可以得表扬。
上学后,弘启最爱上的就是写字课。只要弘启写字,周围的同学就会围过来观看。老师也是经常把弘启叫到台上,让他写字给同学们看。
*开始,弘启成了写大字报、写标语口号的“专业户”。“复课闹*”期间,弘启正读高中,他在班里办的黑板报形式活泼,字体多样,色彩丰富,总是引来同学的羡慕。
那时不兴考大学,弘启高中毕业后,当上了“回乡知识青年”。务农期间,弘启在草帽上、扁担上用油漆写上楷书:做一个中国的新型农民。同村年轻人见了,纷纷效仿,找弘启写上这句时髦的话。弘启务农的表现没有迎来招工的希望,几个有门路的同龄人,有的招工进城了,有的亦工亦农去了。
弘启哭了几次,选择了跟随父亲学木工。两年后,大队干部中突然多了一个伯乐,把弘启请到学校教书。1977国家恢复高考,弘启一举中榜。过后听说,弘启因为答卷上的字写得漂亮,挣到了不少分数。
参加工作后,弘启还是因为字写得好,没有从事他所学的无线电专业,而是与文字打交道。他重新矫正自己的学书方向,普学百家,遍临诸体,反复研究历史上名家名作的书写特点,并力图在各种字体中自由转换,灵活运用。
改革开放后,新的文化思潮席卷全国,书法界丑书应运而生,弘启几度迷失方向。1984年,他在画画时知道了一个叫做启功的人,这个人写的题画诗,其书法美到极致,深深吸引了弘启的眼球。
1986年夏天,弘启慕名前往北京,敲开了启功先生的家门。启先生正在为几个学生答疑解惑。弘启加入其中,向老师请教:“江”字怎么写好看(弘启本姓)?启先生拿出一张纸,在中间画了一个正方形,又在正方形中画了一个小框,随即写了一个“江”,还详细讲解:“江”字只有这么写才好看。这张启先生写“江”字的示范图片,被编入了他当年主编的《书法概论》一书中。
启先生说,书法要有底蕴。弘启开始学习文科,1988年,弘启取得大学中文系本科文凭。
1992年,规模盛大的《启功书画展》在北京举行,弘启前往北京再次拜见启功大师。启功先生参加开幕式后,与书友共同参观展览,弘启跟随先生,聆听教诲,受益匪浅。不久,弘启又参加了北师大举办的书法培训班。
弘启遍访名家,潜心研学,书法草纸成山,但仍是默默无闻。
借船出海,拨云见日,网络售字,奇人做奇事,数万网友隔岸看精彩
1998年底,弘启到一个文化部门供职。从过去的业余爱好,变成了一个文化专业人。与各级书家的广泛接触,加上心有灵犀的悟性,弘启的书法有了新的长进。
弘启开始频繁向各地书展投稿,一大批金奖、银奖证书寄来了,组织旅游的、要出书画集的通知也接踵而至。原来那都是要钱的。弘启认为,只有各级书法协会主办的评比是权威的,其他都是“水货”。
2000年,弘启加入了省书法家协会,频频写书法参加比赛。但弘启的书法,有明显的“启味”,每次都入不了评委的法眼。为照顾面子,给一个二、三等奖就是最大的人情了。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16 14:39
就是学启功的的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