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政和宝玉父子二人的关系及冲突变化过程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7-04 20:51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24 18:45
贾政满心欢喜的迎接贾宝玉的到来。而同样不幸的是,贾宝玉的表现当头给了父亲一记冷棒:
首先,就在抓周的时候贾宝玉已经表现出“不务正业”的倾向。
那年周岁时,政老爹便要试他将来的志向,便将那世上所有之物摆了无数,与他抓取。谁知他一概不取,伸手只把些脂粉钗环抓来。政老爹便大怒了,说:“‘将来酒色之徒耳!’”因此便大不喜悦。
抓周是中国用以检验孩子将来志向的一种民俗。刚满周岁的贾宝玉对于脂粉的爱好其实已经给了对这个“衔玉而生”的儿子充满希望的贾政一盆冷水。因此可以这么说,就是从那时候起,贾政对儿子贾宝玉已经有了先入为主的“成见”。
因此,接下来的做法是顺理成章的,那就是重点栽培贾宝玉的哥哥贾珠,使得那贾珠“十四岁进学,不到二十岁就娶了妻生了子”。然而,这样的“高压*”并没有使得贾珠成才,反而使得贾珠“一病死了”。这样早夭的结果,无疑使贾政的培养*人的计划落空。没有办法,他只得硬着头皮继续培养贾宝玉,而培养的办法当然就是:
其次,采取严厉的办法,*其读书。
可是,贾宝玉偏偏对所谓经世之学毫无兴趣,只是一味的对情诗艳词颇有心得,这当然要遭到贾政的训斥,这是非常正常的,因为这不符合将来贾宝玉“当家立业”的要求。
其实如果我们稍微了解一些大家族培养子弟的传统,就应该明白,贾政对贾宝玉如此要求是不算过分的。作为大家族的子弟,他们天生就负有振兴家族传统的使命,这是不容推卸的。
第三,贾政对贾宝玉的才情和品貌还是比较欣赏的,只是恨他不务正业而已。
小说第十七回写贾政为题大观园大牌匾故意试贾宝玉才情一节,就最能体现贾政对贾宝玉的基本态度,那就是承认他的聪明和学识,对他学习的“偏科”不太感冒。请看:
贾政与诸人上了亭子,倚栏坐了,因问:“诸公以何题此?”诸人都道:“当日欧阳公《醉翁亭记》有云:‘有亭翼然’,就名‘翼然’。”贾政笑道:“‘翼然’虽佳,但此亭压水而成,还须偏于水题方称。依我拙裁,欧阳公之‘泻出于两峰之间’,竟用他这一个‘泻’字。”有一客道:“是极,是极。竟是‘泻玉’二字妙。”贾政拈髯寻思,因抬头见宝玉侍侧,便笑命他也拟一个来。宝玉听说,连忙回道:“老爷方才所议已是。但是如今追究了去,似乎当日欧阳公题酿泉用一‘泻’字,则妥,今日此泉若亦用‘泻’字,则觉不妥。况此处虽云省亲驻跸别墅,亦当入于应制之例,用此等字眼,亦觉粗陋不雅。求再拟较此蕴籍含蓄者。”贾政笑道:“诸公听此论若何?方才众人编新,你又说不如述古,如今我们述古,你又说粗陋不妥。你且说你的来我听。”宝玉道:“有用‘泻玉’二字,则莫若‘沁芳’二字,岂不新雅?”贾政拈髯点头不语。众人都忙迎合,赞宝玉才情不凡。贾政道:“匾上二字容易。再作一副七言对联来。”宝玉听说,立于亭上,四顾一望,便机上心来,乃念道:“绕堤柳借三篙翠,隔岸花分一脉香。”贾政听了,点头微笑。众人先称赞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