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01:51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03 00:19
中国为害林木的重要扁叶蜂有黄缘阿扁叶蜂、松阿扁叶蜂、落叶松腮扁叶蜂、云杉腮扁叶蜂和贺兰腮扁叶蜂。
①黄缘阿扁叶蜂(Acantholyda flavomarginata Maa):雌虫体长12~16毫米。头部色斑如图2a。触角24~34节;基部*,以后渐渐为暗褐色,至尖端则为黑褐色;柄节背面有一黑色纵纹。足黑色,各节各有一小部分呈黄褐色。淡膜叶褐黑色。翅如韧革,透明,淡褐色,具淡紫色虹彩,翅脉及翅痣黑褐色。雄虫体长10~12毫米。体色与雌虫稍异。分布中国福建、江西、湖南、广西。为害马尾松。一年或一年以上1代,以幼虫在土中越冬。翌年2月上旬越冬幼虫开始化蛹,3月初为化蛹盛期。成虫2月中旬开始出现,2月底开始产卵。卵产于松针内侧,一般每针1粒,喜产于矮树上。3月初新代幼虫开始孵出,沿树枝或主梢作一丝巢,生活于其中。一般每巢只有1条幼虫,虫粪极少留于丝巢中。3龄以后为害更烈,新老针叶均取食。
图2 扁叶蜂雌虫头部色斑
a.黄缘阿扁叶蜂; b.松阿扁叶蜂; c.落叶松腮扁叶蜂; d.云杉腮扁叶蜂; e.贺兰腮扁叶蜂
②松阿扁叶蜂(Acantholyda posticalis Matsumura):雌虫体长13~15毫米。头部色斑如图2b。足(除基节外)和淡膜叶红*。触角35~38节;尖端烟黑色,柄节黑色,其余红*。雄虫体长10~11毫米。分布中国山东、山西。一年1代,以老熟幼虫在土室内越冬。翌年4月底、5月初越冬幼虫开始化蛹,5月中开始羽化,5月底6月初为羽化盛期。卵产于针叶背面,先产于老叶上,以后产于当年生新叶上,极少产于3年生针叶上。6月上中旬为产卵盛期。卵期15~17天,孵化盛期为6月中旬。初孵幼虫在针叶基部吐丝结网,身居其中,咬断针叶拖回网内取食。3龄后转移到当年生新梢基部,吐丝做致密虫巢定居。巢圆筒形,每巢居一虫。幼虫受惊,迅速退入巢内,并有吐丝下垂习性。
③落叶松腿扁叶蜂〔Cephalcialariciphila(Wachtl)〕:雌虫体长10~12毫米。头部色斑如图2c。触角柄节及梗节由背面而下大部分为黑色,鞭节暗褐色,端部十余节色较深,基部7~8节色较淡。淡膜叶褐黑色。雄虫体长8~9毫米,触角23~25节。分布中国山西。为害华北落叶松。在山西管涔山林区一年1代,以老熟幼虫在土内或土壤与枯枝落叶间越冬。越冬幼虫翌年4月中旬开始化蛹,4月底为化蛹盛期,5月中下旬为成虫出现盛期。卵产于叶簇外轮针叶端部背面,每一针叶上产卵1粒,每雌产卵30余粒。卵期约30天。幼虫孵出后,立即爬往叶簇基部吐丝作巢,次日取食。幼虫期21~28天。发生数量一般东南坡大于西北坡,树冠南侧大于北侧。
④云杉腮扁叶蜂(Cephalcia abietis Linnaeus):雌虫体长12~15毫米。头部色斑如图2d。前胸背板侧角后部及其侧下部、翅基片、前盾片后端三角形纹、中胸及后胸小盾片后大半部、前胸前侧片前端均为*。触角柄节两端、梗节、鞭节约2/3触角长,足胫节、跗节及腹部背片除第一节外,腹片后缘均为黄褐色。淡膜叶红*。触角前端、柄节、头*及腹部其余部分均为黑色。触角26~29节。雄虫体长11~12毫米。分布中国内蒙古。为害红皮云杉。一年或一年以上1代,以幼虫及前蛹在土内筑土室越冬。翌年5月上旬开始化蛹,6月上旬开始羽化、产卵。卵多产于当年生针叶端部,排列成行。6月下旬卵开始孵化。幼虫吐丝结网取食,7月下旬开始坠落地面,入土越冬。
⑤贺兰腮扁叶蜂(Cephalcia alashanica Gussakovskij):雌虫体长12~14毫米。头部色斑如图2e。触角24~26节;端部烟灰褐色,柄节内侧近腹面黑褐色,其余暗黄褐色。淡膜叶深黑褐色。雄虫体长10~11毫米。分布中国内蒙古。为害红皮云杉。一年或一年以上1代,以幼虫及前蛹越冬。各虫态发生时期与云杉扁叶蜂大致相同。卵产于2~3年生的老叶上,从基部排列到端部,每叶1~3排。初孵幼虫群集针叶基部吐丝缀针叶结网,身居其中取食,残余针叶与粪便沾附网上,渐渐变成虫巢。3龄前取食老叶,以后取食嫩叶。各龄幼虫均边吐丝边向前蠕行。
防治方法
①营造混交林,对现有林加强经营管理,保持一定郁闭度,使害虫种群数量降低到最低水平;②1~4龄幼虫选用40%乐果乳油、80%敌敌畏乳油1000~2000倍液、90%敌百虫800~1000倍液喷杀;③蛹羽化盛期及幼虫1~2龄前,施放“741”插管烟剂;④保护和利用天敌,如保护和招引益鸟,利用病原微生物等。
标准地
(standard plot)
(李留瑜)
林地上,为某种调查研究目的而测设的地块。调查研究目的包括:测量森林资源某种(些)特征的数量和质量;对森林资源的某种(些)特征随时间推移所发生的变化作出定性的推断或定量的估计等。标准地属代表性选样(或典型选样),要求:一块标准地应设置在同一立地类型和同一林分之中;具一定的形状和面积;用测量方法测设,并埋设明显而稳定的标志。
标准地种类
按使用期限的长短分固定标准地和临时标准地。①固定标准地:供长期、重复地调查研究使用,以研究森林的特征及其随时间推移所发生的变化。在标准地边界线的角点上(或中心处)埋设永久性标桩。将其位置与现地及图面上对应的明显固定地物进行连测,并标注在航空象片或地形图上,以利复测时寻找。固定标准地内的林木,按规定依次编号,做调查记录,不允许砍伐和破坏。在边界的外侧设一定宽度的隔离带,防止界外的人为活动对固定标准地产生影响。②临时标准地:仅供当年调查研究使用。其标桩可就地取材。不设隔离带,可以在标准地内伐取标准术、计算木和解析木。此外,标准地按调查研究的目的还可分为林况调查标准地、目测调查练习标准地、测树制表标准地、林型更新调查标准地、抚育对照标准地、森林病虫害调查标准地和林副产品调查标准地等。
标准地面积和形状
标准地面积大小因目的和作用不同而异,以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和满足调查研究对象的规律性要求为原则。如测树制表标准地,应满足所含同林层优势树种的株数,其胸高直径与树高的结构呈正态分布。一般在近熟、成熟和过熟林分中,标准地内林木至少应有200株以上;中龄林分中应有250株以上;幼龄林分中应有300株以上。实际工作中,可采用5~8株林木的平均距离法或400平方米的小样方来推算标准地的面积。标准地面积确定后,依地形条件和林分状况确定其形状。一般多采用方形、圆形、带状等。
标准地设置和调查
按确定的面积和形状用罗盘仪和皮尺进行测设(方形样地的闭合差应小于总边长的1/200),并在各角点上埋设标桩。固定标准地应埋设水泥制标桩或针叶树材标桩(粗度不小于16厘米),临时标准地的标桩规格可略小。标桩上书写标准地编号、设置年份和单位。标准地调查的内容因调查目的不同而有差别。以调查研究林况和林分规律为目的的标准地,应进行每木检尺,求平均胸径;按径级分布测量25株以上的树高,求平均树高;实测3株以上*木的年龄,求平均林龄。此外还应调查立地有关因子,如下木、地被物、土壤等。
标准地法
(method of sample plot)
(周昌祥)
由调查人员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地段,进行实测并推算全林的方法。属于典型选样。用标准地调查数据推算全林,其精度取决于标准地对该林分的代表性。在设置这种标准地时,应对林地作比较全面的了解,目测各项主要调查因子,从而形成林分平均标志的轮廓,根据这个轮廓选择适当的地段作为标准地。有时则需要设置若干块标准地取其平均值再推算全林分,或者采用带状标准地实测法,使带状标准地通过林分不同地段而具代表性。标准地调查的主要工作内容,是测定边界和通过每木检尺及选测树高求算出各项平均因子和单位面积蓄积量(见标准地)。为了对采伐利用资源作出材种出材量评价或为编制数表而设置的标准地,则需要选伐标准木或计算木(系统抽取的样木),造材量测后,求算出材种出材量。有时把标准地全部林木伐倒量测,取得各项调查因子的精确数据,推算全林,这种标准地称为皆伐标准地。皆伐标准地除因特殊需要外,一般很少采用。
标准木
(standard trees)
(刘元本)
在林分或森林调查中,按平均标志或代表性典型取样选测的林木。常用来推算全林蓄积量、生长量或其他指标。
标准木选定
通过标准地每木调查计算,得到标准地或林分平均胸径、平均高、平均形数等平均标志值,然后选取符合此计算值的标准木。工作中,完全符合计算值的树木是没有的,只能选取与计算值接近的树木。在进行生物量、生长量、树木结实量以及树木病虫害等调查时,根据不同要求选取标准木。
标准木种类
根据标准木所代表的范围和选取方法的不同,可分为平均标准木、分级标准木和径阶等比标准木三种。①平均标准木:胸径、树高和形数等于林分平均胸径、平均高和平均形数的标准木。在实际工作中,要求所选测的平均标准木,胸径与林分平均胸径相差不超过半个径阶,树高与林分平均高相差不超过±5%,干形中等。为了减少选择平均标准木推算全林蓄积量的误差,一般宜选2~3株。标准地蓄积量用标准地林木断面积乘以标准木与其断面积的比值求得。②分级标准木:把标准地里树木由小到大分成株数相等或断面积相等的3~5级,然后分级求算出各级的平均标准木。各级平均标准木也应选测2~3株。根据各级标准木分别求算出各级树木的蓄积,合计后得出标准地蓄积。③径阶等比标准木:按预定选取标准木的株数百分比(一般为10%),在各径阶中选取的标准木。各径阶选取多少与该径阶的每木检尺株数成正比,故称径阶等比标准木。由于两极径阶树木株数较少,可合并到相邻径阶,再按比例求算合并径阶的标准木株数。分径阶求算蓄积之后,再合计求算出标准地蓄积量。
标准木的应用
利用平均标准木可以推算标准地或林分的总蓄积量,但不能得出大小树木各占多少蓄积的数据。根据分级标准木所推算的蓄积量,不仅能得出蓄积总数,而且可以得到各级树木所占比重。用这种方法推算全林结果较精确,但操作繁琐。径阶等比标准木的选取方法工作量较大,但根据这类标准木可以得出大小不同径阶的蓄积量,并能获得全林分材种分布的数据。
标准木法
(method of mean sample trees)
在标准地或林分调查中,用标准木实测材积推算全部林木蓄积量的方法。一般可分为平均标准木法和分级标准木法两类。
平均标准木法
又称单级法,德国胡伯尔(F.X.Huber)1825年提出。其工作步骤为:①对全林分进行每木检尺,并计算出平均直径。②测定树高绘制树高曲线,查出平均直径所对应的树高值即林分平均高。③寻找1~3株与平均直径和平均树高接近(一般要求相差不超过5%)、干形中等的树木作为平均标准木,伐倒区分实测树干材积。④按下式求算全林蓄积:
式中 n标准木株数;Vi、gi分别为第i株标准木的材积和胸高断面积;G、M分别为林分或标准地上全部林木的胸高断面积积蓄积。此法中选好平均标准木至关重要,用其推算蓄积的误差一般在±5%之间。
分级标准木法
为提高蓄积测算精度,先将全部林木分为若干径级组,在各组中按平均标准木法测算蓄积,后汇总得全林蓄积量的方法。常用的方法有:①等株径级组标准木法:依径阶顺序将林木分为株数基本相等的3~5个径级进行测算。该法1881年由乌里希(V.Urich)提出。②等断面积分级标准木法:依径阶顺序将林木分为断面积大体相等的3~5个径级进行测算。该法1868年由哈特格(R.Hartig)提出。③径阶等比标准木法:先确定选取标准木株数占总株数的百分数,再根据此比例分配每个径阶应选的标准木,然后在每个径阶选出标准木进行测算。该法1860年由德拉顿(A.Draudt)提出。此外,也可以通过绘制材积直线或按数理统计方法求解Vi=agi+b直线方程(式中a、b为参数),以确定各径阶的平均单株材积,再根据各径阶株数求算出林分蓄积量。这种求算方法,可基本消除标准木干形偏差对材积的影响,因而能提高蓄积量测算精度。
(周昌祥)
表现型测定
(phenotype test)
对林木性状表现进行遗传测定的技术和方法。又称遗传测定。林木的表现型即林木表现出来的性状,它是林木本身遗传组成(即基因型)与生长地环境条件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按表现型选择出来的林木,必须通过遗传上的测定,才能判断其性状可以真实遗传的程度,从而对选育材料作出评价。表现型测定是林木选种和育种工作中的重要环节。
表现型测定方法可分为两类:①间接测定:根据相关性状进行的测定,如根据萜烯类组成和含量筛选树木抗病虫害个体;②直接测定:以性状本身的表现作为衡量标准,如根据树高和直径评定材积生长。当所需性状难于直接鉴别或间接指标易于分析时,可采用间接测定。由于选择性状与所需性状间的相关系数通常小于1,所以间接测定的效果往往低于直接测定,同时,间接测定的结果最终仍将以直接测定来验证。因此,直接测定是当前林木育种中的主要遗传测定方法。直接测定又包括子代测定和无性系测定。凡按表现型选择出来的个体,通过种子育成的苗木,或用无性方法繁殖成无性系,按试验设计进行的田间对比试验,分别称为子代测定和无性系测定。
田间对比试验的测定内容因育种目标而异,一般包括:①生长量:包括树高、直径、材积连年生长量和总生长量,以及生长过程中各时期的特点;②形质指标:包括通直度、*度、分杈情况、侧枝粗细度、开张度、冠形、冠幅、枝叶密度和木材材质等;③抗性特点:包括抗病、抗虫、抗旱、抗风、抗寒、抗大气污染及耐盐碱能力等。经济树种的主要测定内容,是特定产品的产量、质量、早熟性及抗性等。测定期限,用材树种为1/3~1/2轮伐期,经济树种到盛果期。经测定合格的家系或无性系,通过相应的良种繁育途径,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张廷桢)
濒危动物
(endangered wildlife)
由于自然或人为因素的影响,种群数量及其分布范围已缩减到难于维持生存而濒临绝灭或有绝灭危险的野生动物。濒危动物一般具有种群过小、密度过低、分布区小或零散分隔,或在繁殖、遗传上有某种障碍和缺陷等特征。
简况
在生物界漫长的进化过程中,物种的形成、发展直至绝灭是一种自然规律,但是人类的活动加剧了物种的绝灭。例如,在更新世早期平均83.3年绝灭一种鸟类,而现在平均3.6年绝灭一种;近两千年来全世界约绝灭的1000种野生动物中,16世纪以后绝灭的就有250种。目前,全世界濒于绝灭的野生脊椎动物达1000余种,其中鸟类400种、兽类305种、两栖爬行类138种、鱼类193种;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贸易、予以保护的野生动物有2000多种,其中中国有分布的占1/7。
造成某些动物濒危的原因
①生境的破坏:森林的采伐、草原的开垦和湿地的排干,以及环境污染等都会造成环境的破坏。这是造成野生动物处于濒危状态的主要原因。②过度捕猎:不加控制的开发利用可以在几十年内使个体数众多的物种趋向绝灭。③引入外来种的竞争:具有相同需要的两种生物,不能永久生活在同一环境中,其中一方最终要消失。这种情形多见于岛屿。④协同进化种或共生种的绝灭:一个物种的绝灭往往引起对它有依存关系的其他物种绝灭。此外,还有一些原因如疾病和自然灾害(火山爆发、飓风或干旱等),也能使动物绝灭或处于濒危状态,但与上述原因比较起来,影响范围较小,时间也较短暂,因而是比较次要的。
保护和拯救濒危动物的措施
野生动物一旦绝灭就不会再生,对人类无疑是一大损失,因而保护和拯救濒危动物是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主要措施有:①查明动物的处境,如处于濒危状态,应受到法律保护,并且广泛宣传,争取群众的支持。②在濒危动物的栖息繁殖地建立自然保护区,排除造成动物处于濒危状态的各种原因,改良生境或恢复动物所要求的生境。③如果动物种群过小,分布区过于狭小,造成绝灭概率过大时,可考虑人工繁殖,达到一定数量再引入野外。④加强对濒危动物的科学研究。由于濒危动物稀少珍贵,可先用近缘种作为替身进行研究,待掌握了可靠方法之后再施用于濒危动物。⑤建立健全管理机构,加强国际间的合作和交流。目前,中国已为大熊猫、羚牛、金丝猴、东北虎、朱鹮、丹顶鹤等濒危动物建立了自然保护区;正在进行将人工繁殖的麋鹿和野马再引入自然生境的实验,并建立了扬子鳄繁殖中心,正在筹建东北虎、华南虎等繁殖中心;在林业部设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濒危物种进出口管理办公室,并成立了群众性的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加入了《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国际自然与自然资源保护联盟和人与生物圈国际协调理事会;与日本签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日本国*保护候鸟及其栖息环境的协定》;与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等组织合作开展了大熊猫、雪豹等动物的保护研究工作。
秉丘特,G.(Giffond Pinchot,1865~1946)
出生于美国康涅狄格州的辛斯堡。1889年毕业于美国耶鲁大学,随后到欧洲学习森林经营。1892年回到美国,在北卡罗莱纳州的毕尔脱墨尔建立了美国第一片科学经营的森林。1898年任美国农业部林业*,1908~1910年任美国第一任林业总*。在他领导下,于1900年成立了美国林业工作者学会;制订了纳郝逊公园和维脱纳保护区的经营方案。他强调林业总局的任务在于总揽全国性的林业工作,而经营森林应权力下放,由各地区从实际出发,确定具体任务。此后,还担任过宾夕法尼亚州的林务官及州长等职。自1903年起在耶鲁大学兼任林学教授,后改为专任,直到1936年。1901~1925年还担任过国家保护委员会主任委员。
(吴中伦)
病原物的异养性
(heterotrophy of pathogens)
一切生物在营养方式上可划分为自养与异养两个类型。在自然界中,绿色植物和少数细菌属于自养生物,它们能够利用光能或化学能将无机物转变成自身需要的复杂有机化合物。动物、病毒、类菌原体、真菌、放线菌和绝大多数细菌都属于异养生物,它们必须从异体生物上获得现成的有机化合物作为生活的原料。能引致植物病害的病原物都是异养生物。在异养生物中,又可分为寄生和腐生两种营养方式。从有机体的活组织或活细胞中吸取养分称为寄生,从死的有机体或其他无生命的物质上吸取养分则称为腐生。按照上述定义,为害活立木心材的立木腐朽菌就不能算是寄生菌,而是腐生物了,但是这种真菌对整株树木来说是一种病原物,有人认为也应该是一种寄生物。因此寄生物的含义扩大一些来说,是一种从另一种生物获得营养物质的生物。在异养生物中,绝大多数是营腐生生活的腐生物,寄生物只占少数。
在自然界,除典型的寄生物和腐生物外,还存在着一系列的中间类型。根据寄生性的强弱,可把异养生物大致划分为四个类型:
专性寄生物
又称严格寄生物、纯寄生物。是异养生物中寄生性最强的一类,它们只能从有机体的活组织或活细胞中吸取营养物质,而不能在无生命的物体(包括死的有机体)上生长发育。寄生物是单方面从寄主吸取营养物质,对寄主无益而有害。病毒和寄生性种子植物都是专性寄生物,锈菌和白粉菌也可以归入这一类。专性寄生菌的菌丝体常有特殊的吸收结构,叫做吸胞,这种吸胞能伸入寄主的细胞中吸取营养物质。一个专性寄生物不能离开活寄主而存活,它们所要求的营养物质显然是比较复杂的。其中包括寄主植物新陈代谢过程中某些特殊的中间产物,所以现在还没有办法使它们在人工培养基上正常生长发育。
强寄生物
又称兼性腐生物。通常以营寄生生活为主,但具有一定的腐生能力,在某种条件下,也可以营腐生生活。例如外担子菌,在自然条件下,它们只是以寄生方式存在,但在人工培养基上也能勉强生存。有许多叶斑病菌也可以归入这一类型,它们在活寄主组织内有很强的寄生能力,但当病组织死亡以后,还能以腐生的方式维持一段生活。
弱寄生物
又称兼性寄生物。以营腐生生活为主,很容易在人工培养基上生长。在特定条件下,也能侵害活的植物。引起树木枝干皮腐的黑腐皮壳菌属和薄盘菌属真菌,以及引起苗木猝倒病的丝核菌和多种镰孢霉等,都属于这一类型。
专性腐生物
又称严格腐生物、纯腐生物。不能侵害活的有机体,只能在死的有机体上腐生,从中摄取营养物质。多数土壤细菌,林地上的蘑菇、马勃、地星、鬼笔,以及枯立木和木材上的腐朽菌等都属于这一类型。
寄生物与寄主植物的关系是一种寄生关系。寄生物有时是病原物,有时不是病原物。寄生性是指寄生物自活有机体获得营养物的能力,而致病性则是指寄生物为害寄主的能力。寄生性和致病性有密切关系,但却不能混为一谈。
(梁子超)
病原物寄生专化性
(parasitic specificity of pathogens)
(梁子超)
病原物对寄主的严格选择性。每一种病原物都有一定的寄主范围,有些病原物在多种植物上寄生,有些病原物只能寄生在亲缘关系相近的几种植物上,甚至只能寄生在一种植物上。例如:引致林木根朽病的蜜环菌可侵染276个属的677种针、阔叶树;南方松梭形锈菌须要转主植物才能完成其生活史,可侵染26种松树、20种栎树;柚木锈病只能侵染柚木。
植物病原物的种是一个群体,是由不同的个体和品系(类似个体群)所组成。病原物形态上一致的种群,可根据其对寄主植物选择性的不同而划分为不同的专化型,例如:槲寄生包括几个寄主范围不同的专化型;阔叶树槲寄生可寄生在多种阔叶树上;冷杉槲寄生主要寄生在冷杉上;松槲寄生主要寄生在松属植物上。松栎锈菌和尖孢镰孢霉分别可划分为4个和66个专化型。植物病原物的专化型还可进一步划分为不同的生理小种:在一个专化型内存在不同的群体,它们对寄主植物的不同的栽培品系表现出不同的致病性(见病原物的异养性),这些种群称为生理小种。农作物的栽培品种比较清楚,所以有些农作物病原物的生理小种研究得比较清楚。林木常是一个种群复合体,很少划分品种,因此也很少进行病原物生理小种的研究。植物病原物的生理小种可再划分不同的生物型。病原物的生物型在遗传上是纯系的,但在生理上存在差异。用单孢子或单细胞分离培养法可获病原物的生物型。通常从一个孢子堆分离出来的病原菌,常包括几个生物型,但在凑巧的情况下是一个生物型。
因此,寄主植物的种,包括感病或抗病性不同的群体,植物病原物的种,也包括致病性不同的群体,病原物和寄主植物之间的专门相互关系,就表现出病原物的专化性。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03 00:19
中国为害林木的重要扁叶蜂有黄缘阿扁叶蜂、松阿扁叶蜂、落叶松腮扁叶蜂、云杉腮扁叶蜂和贺兰腮扁叶蜂。
①黄缘阿扁叶蜂(Acantholyda flavomarginata Maa):雌虫体长12~16毫米。头部色斑如图2a。触角24~34节;基部*,以后渐渐为暗褐色,至尖端则为黑褐色;柄节背面有一黑色纵纹。足黑色,各节各有一小部分呈黄褐色。淡膜叶褐黑色。翅如韧革,透明,淡褐色,具淡紫色虹彩,翅脉及翅痣黑褐色。雄虫体长10~12毫米。体色与雌虫稍异。分布中国福建、江西、湖南、广西。为害马尾松。一年或一年以上1代,以幼虫在土中越冬。翌年2月上旬越冬幼虫开始化蛹,3月初为化蛹盛期。成虫2月中旬开始出现,2月底开始产卵。卵产于松针内侧,一般每针1粒,喜产于矮树上。3月初新代幼虫开始孵出,沿树枝或主梢作一丝巢,生活于其中。一般每巢只有1条幼虫,虫粪极少留于丝巢中。3龄以后为害更烈,新老针叶均取食。
图2 扁叶蜂雌虫头部色斑
a.黄缘阿扁叶蜂; b.松阿扁叶蜂; c.落叶松腮扁叶蜂; d.云杉腮扁叶蜂; e.贺兰腮扁叶蜂
②松阿扁叶蜂(Acantholyda posticalis Matsumura):雌虫体长13~15毫米。头部色斑如图2b。足(除基节外)和淡膜叶红*。触角35~38节;尖端烟黑色,柄节黑色,其余红*。雄虫体长10~11毫米。分布中国山东、山西。一年1代,以老熟幼虫在土室内越冬。翌年4月底、5月初越冬幼虫开始化蛹,5月中开始羽化,5月底6月初为羽化盛期。卵产于针叶背面,先产于老叶上,以后产于当年生新叶上,极少产于3年生针叶上。6月上中旬为产卵盛期。卵期15~17天,孵化盛期为6月中旬。初孵幼虫在针叶基部吐丝结网,身居其中,咬断针叶拖回网内取食。3龄后转移到当年生新梢基部,吐丝做致密虫巢定居。巢圆筒形,每巢居一虫。幼虫受惊,迅速退入巢内,并有吐丝下垂习性。
③落叶松腿扁叶蜂〔Cephalcialariciphila(Wachtl)〕:雌虫体长10~12毫米。头部色斑如图2c。触角柄节及梗节由背面而下大部分为黑色,鞭节暗褐色,端部十余节色较深,基部7~8节色较淡。淡膜叶褐黑色。雄虫体长8~9毫米,触角23~25节。分布中国山西。为害华北落叶松。在山西管涔山林区一年1代,以老熟幼虫在土内或土壤与枯枝落叶间越冬。越冬幼虫翌年4月中旬开始化蛹,4月底为化蛹盛期,5月中下旬为成虫出现盛期。卵产于叶簇外轮针叶端部背面,每一针叶上产卵1粒,每雌产卵30余粒。卵期约30天。幼虫孵出后,立即爬往叶簇基部吐丝作巢,次日取食。幼虫期21~28天。发生数量一般东南坡大于西北坡,树冠南侧大于北侧。
④云杉腮扁叶蜂(Cephalcia abietis Linnaeus):雌虫体长12~15毫米。头部色斑如图2d。前胸背板侧角后部及其侧下部、翅基片、前盾片后端三角形纹、中胸及后胸小盾片后大半部、前胸前侧片前端均为*。触角柄节两端、梗节、鞭节约2/3触角长,足胫节、跗节及腹部背片除第一节外,腹片后缘均为黄褐色。淡膜叶红*。触角前端、柄节、头*及腹部其余部分均为黑色。触角26~29节。雄虫体长11~12毫米。分布中国内蒙古。为害红皮云杉。一年或一年以上1代,以幼虫及前蛹在土内筑土室越冬。翌年5月上旬开始化蛹,6月上旬开始羽化、产卵。卵多产于当年生针叶端部,排列成行。6月下旬卵开始孵化。幼虫吐丝结网取食,7月下旬开始坠落地面,入土越冬。
⑤贺兰腮扁叶蜂(Cephalcia alashanica Gussakovskij):雌虫体长12~14毫米。头部色斑如图2e。触角24~26节;端部烟灰褐色,柄节内侧近腹面黑褐色,其余暗黄褐色。淡膜叶深黑褐色。雄虫体长10~11毫米。分布中国内蒙古。为害红皮云杉。一年或一年以上1代,以幼虫及前蛹越冬。各虫态发生时期与云杉扁叶蜂大致相同。卵产于2~3年生的老叶上,从基部排列到端部,每叶1~3排。初孵幼虫群集针叶基部吐丝缀针叶结网,身居其中取食,残余针叶与粪便沾附网上,渐渐变成虫巢。3龄前取食老叶,以后取食嫩叶。各龄幼虫均边吐丝边向前蠕行。
防治方法
①营造混交林,对现有林加强经营管理,保持一定郁闭度,使害虫种群数量降低到最低水平;②1~4龄幼虫选用40%乐果乳油、80%敌敌畏乳油1000~2000倍液、90%敌百虫800~1000倍液喷杀;③蛹羽化盛期及幼虫1~2龄前,施放“741”插管烟剂;④保护和利用天敌,如保护和招引益鸟,利用病原微生物等。
标准地
(standard plot)
(李留瑜)
林地上,为某种调查研究目的而测设的地块。调查研究目的包括:测量森林资源某种(些)特征的数量和质量;对森林资源的某种(些)特征随时间推移所发生的变化作出定性的推断或定量的估计等。标准地属代表性选样(或典型选样),要求:一块标准地应设置在同一立地类型和同一林分之中;具一定的形状和面积;用测量方法测设,并埋设明显而稳定的标志。
标准地种类
按使用期限的长短分固定标准地和临时标准地。①固定标准地:供长期、重复地调查研究使用,以研究森林的特征及其随时间推移所发生的变化。在标准地边界线的角点上(或中心处)埋设永久性标桩。将其位置与现地及图面上对应的明显固定地物进行连测,并标注在航空象片或地形图上,以利复测时寻找。固定标准地内的林木,按规定依次编号,做调查记录,不允许砍伐和破坏。在边界的外侧设一定宽度的隔离带,防止界外的人为活动对固定标准地产生影响。②临时标准地:仅供当年调查研究使用。其标桩可就地取材。不设隔离带,可以在标准地内伐取标准术、计算木和解析木。此外,标准地按调查研究的目的还可分为林况调查标准地、目测调查练习标准地、测树制表标准地、林型更新调查标准地、抚育对照标准地、森林病虫害调查标准地和林副产品调查标准地等。
标准地面积和形状
标准地面积大小因目的和作用不同而异,以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和满足调查研究对象的规律性要求为原则。如测树制表标准地,应满足所含同林层优势树种的株数,其胸高直径与树高的结构呈正态分布。一般在近熟、成熟和过熟林分中,标准地内林木至少应有200株以上;中龄林分中应有250株以上;幼龄林分中应有300株以上。实际工作中,可采用5~8株林木的平均距离法或400平方米的小样方来推算标准地的面积。标准地面积确定后,依地形条件和林分状况确定其形状。一般多采用方形、圆形、带状等。
标准地设置和调查
按确定的面积和形状用罗盘仪和皮尺进行测设(方形样地的闭合差应小于总边长的1/200),并在各角点上埋设标桩。固定标准地应埋设水泥制标桩或针叶树材标桩(粗度不小于16厘米),临时标准地的标桩规格可略小。标桩上书写标准地编号、设置年份和单位。标准地调查的内容因调查目的不同而有差别。以调查研究林况和林分规律为目的的标准地,应进行每木检尺,求平均胸径;按径级分布测量25株以上的树高,求平均树高;实测3株以上*木的年龄,求平均林龄。此外还应调查立地有关因子,如下木、地被物、土壤等。
标准地法
(method of sample plot)
(周昌祥)
由调查人员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地段,进行实测并推算全林的方法。属于典型选样。用标准地调查数据推算全林,其精度取决于标准地对该林分的代表性。在设置这种标准地时,应对林地作比较全面的了解,目测各项主要调查因子,从而形成林分平均标志的轮廓,根据这个轮廓选择适当的地段作为标准地。有时则需要设置若干块标准地取其平均值再推算全林分,或者采用带状标准地实测法,使带状标准地通过林分不同地段而具代表性。标准地调查的主要工作内容,是测定边界和通过每木检尺及选测树高求算出各项平均因子和单位面积蓄积量(见标准地)。为了对采伐利用资源作出材种出材量评价或为编制数表而设置的标准地,则需要选伐标准木或计算木(系统抽取的样木),造材量测后,求算出材种出材量。有时把标准地全部林木伐倒量测,取得各项调查因子的精确数据,推算全林,这种标准地称为皆伐标准地。皆伐标准地除因特殊需要外,一般很少采用。
标准木
(standard trees)
(刘元本)
在林分或森林调查中,按平均标志或代表性典型取样选测的林木。常用来推算全林蓄积量、生长量或其他指标。
标准木选定
通过标准地每木调查计算,得到标准地或林分平均胸径、平均高、平均形数等平均标志值,然后选取符合此计算值的标准木。工作中,完全符合计算值的树木是没有的,只能选取与计算值接近的树木。在进行生物量、生长量、树木结实量以及树木病虫害等调查时,根据不同要求选取标准木。
标准木种类
根据标准木所代表的范围和选取方法的不同,可分为平均标准木、分级标准木和径阶等比标准木三种。①平均标准木:胸径、树高和形数等于林分平均胸径、平均高和平均形数的标准木。在实际工作中,要求所选测的平均标准木,胸径与林分平均胸径相差不超过半个径阶,树高与林分平均高相差不超过±5%,干形中等。为了减少选择平均标准木推算全林蓄积量的误差,一般宜选2~3株。标准地蓄积量用标准地林木断面积乘以标准木与其断面积的比值求得。②分级标准木:把标准地里树木由小到大分成株数相等或断面积相等的3~5级,然后分级求算出各级的平均标准木。各级平均标准木也应选测2~3株。根据各级标准木分别求算出各级树木的蓄积,合计后得出标准地蓄积。③径阶等比标准木:按预定选取标准木的株数百分比(一般为10%),在各径阶中选取的标准木。各径阶选取多少与该径阶的每木检尺株数成正比,故称径阶等比标准木。由于两极径阶树木株数较少,可合并到相邻径阶,再按比例求算合并径阶的标准木株数。分径阶求算蓄积之后,再合计求算出标准地蓄积量。
标准木的应用
利用平均标准木可以推算标准地或林分的总蓄积量,但不能得出大小树木各占多少蓄积的数据。根据分级标准木所推算的蓄积量,不仅能得出蓄积总数,而且可以得到各级树木所占比重。用这种方法推算全林结果较精确,但操作繁琐。径阶等比标准木的选取方法工作量较大,但根据这类标准木可以得出大小不同径阶的蓄积量,并能获得全林分材种分布的数据。
标准木法
(method of mean sample trees)
在标准地或林分调查中,用标准木实测材积推算全部林木蓄积量的方法。一般可分为平均标准木法和分级标准木法两类。
平均标准木法
又称单级法,德国胡伯尔(F.X.Huber)1825年提出。其工作步骤为:①对全林分进行每木检尺,并计算出平均直径。②测定树高绘制树高曲线,查出平均直径所对应的树高值即林分平均高。③寻找1~3株与平均直径和平均树高接近(一般要求相差不超过5%)、干形中等的树木作为平均标准木,伐倒区分实测树干材积。④按下式求算全林蓄积:
式中 n标准木株数;Vi、gi分别为第i株标准木的材积和胸高断面积;G、M分别为林分或标准地上全部林木的胸高断面积积蓄积。此法中选好平均标准木至关重要,用其推算蓄积的误差一般在±5%之间。
分级标准木法
为提高蓄积测算精度,先将全部林木分为若干径级组,在各组中按平均标准木法测算蓄积,后汇总得全林蓄积量的方法。常用的方法有:①等株径级组标准木法:依径阶顺序将林木分为株数基本相等的3~5个径级进行测算。该法1881年由乌里希(V.Urich)提出。②等断面积分级标准木法:依径阶顺序将林木分为断面积大体相等的3~5个径级进行测算。该法1868年由哈特格(R.Hartig)提出。③径阶等比标准木法:先确定选取标准木株数占总株数的百分数,再根据此比例分配每个径阶应选的标准木,然后在每个径阶选出标准木进行测算。该法1860年由德拉顿(A.Draudt)提出。此外,也可以通过绘制材积直线或按数理统计方法求解Vi=agi+b直线方程(式中a、b为参数),以确定各径阶的平均单株材积,再根据各径阶株数求算出林分蓄积量。这种求算方法,可基本消除标准木干形偏差对材积的影响,因而能提高蓄积量测算精度。
(周昌祥)
表现型测定
(phenotype test)
对林木性状表现进行遗传测定的技术和方法。又称遗传测定。林木的表现型即林木表现出来的性状,它是林木本身遗传组成(即基因型)与生长地环境条件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按表现型选择出来的林木,必须通过遗传上的测定,才能判断其性状可以真实遗传的程度,从而对选育材料作出评价。表现型测定是林木选种和育种工作中的重要环节。
表现型测定方法可分为两类:①间接测定:根据相关性状进行的测定,如根据萜烯类组成和含量筛选树木抗病虫害个体;②直接测定:以性状本身的表现作为衡量标准,如根据树高和直径评定材积生长。当所需性状难于直接鉴别或间接指标易于分析时,可采用间接测定。由于选择性状与所需性状间的相关系数通常小于1,所以间接测定的效果往往低于直接测定,同时,间接测定的结果最终仍将以直接测定来验证。因此,直接测定是当前林木育种中的主要遗传测定方法。直接测定又包括子代测定和无性系测定。凡按表现型选择出来的个体,通过种子育成的苗木,或用无性方法繁殖成无性系,按试验设计进行的田间对比试验,分别称为子代测定和无性系测定。
田间对比试验的测定内容因育种目标而异,一般包括:①生长量:包括树高、直径、材积连年生长量和总生长量,以及生长过程中各时期的特点;②形质指标:包括通直度、*度、分杈情况、侧枝粗细度、开张度、冠形、冠幅、枝叶密度和木材材质等;③抗性特点:包括抗病、抗虫、抗旱、抗风、抗寒、抗大气污染及耐盐碱能力等。经济树种的主要测定内容,是特定产品的产量、质量、早熟性及抗性等。测定期限,用材树种为1/3~1/2轮伐期,经济树种到盛果期。经测定合格的家系或无性系,通过相应的良种繁育途径,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张廷桢)
濒危动物
(endangered wildlife)
由于自然或人为因素的影响,种群数量及其分布范围已缩减到难于维持生存而濒临绝灭或有绝灭危险的野生动物。濒危动物一般具有种群过小、密度过低、分布区小或零散分隔,或在繁殖、遗传上有某种障碍和缺陷等特征。
简况
在生物界漫长的进化过程中,物种的形成、发展直至绝灭是一种自然规律,但是人类的活动加剧了物种的绝灭。例如,在更新世早期平均83.3年绝灭一种鸟类,而现在平均3.6年绝灭一种;近两千年来全世界约绝灭的1000种野生动物中,16世纪以后绝灭的就有250种。目前,全世界濒于绝灭的野生脊椎动物达1000余种,其中鸟类400种、兽类305种、两栖爬行类138种、鱼类193种;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贸易、予以保护的野生动物有2000多种,其中中国有分布的占1/7。
造成某些动物濒危的原因
①生境的破坏:森林的采伐、草原的开垦和湿地的排干,以及环境污染等都会造成环境的破坏。这是造成野生动物处于濒危状态的主要原因。②过度捕猎:不加控制的开发利用可以在几十年内使个体数众多的物种趋向绝灭。③引入外来种的竞争:具有相同需要的两种生物,不能永久生活在同一环境中,其中一方最终要消失。这种情形多见于岛屿。④协同进化种或共生种的绝灭:一个物种的绝灭往往引起对它有依存关系的其他物种绝灭。此外,还有一些原因如疾病和自然灾害(火山爆发、飓风或干旱等),也能使动物绝灭或处于濒危状态,但与上述原因比较起来,影响范围较小,时间也较短暂,因而是比较次要的。
保护和拯救濒危动物的措施
野生动物一旦绝灭就不会再生,对人类无疑是一大损失,因而保护和拯救濒危动物是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主要措施有:①查明动物的处境,如处于濒危状态,应受到法律保护,并且广泛宣传,争取群众的支持。②在濒危动物的栖息繁殖地建立自然保护区,排除造成动物处于濒危状态的各种原因,改良生境或恢复动物所要求的生境。③如果动物种群过小,分布区过于狭小,造成绝灭概率过大时,可考虑人工繁殖,达到一定数量再引入野外。④加强对濒危动物的科学研究。由于濒危动物稀少珍贵,可先用近缘种作为替身进行研究,待掌握了可靠方法之后再施用于濒危动物。⑤建立健全管理机构,加强国际间的合作和交流。目前,中国已为大熊猫、羚牛、金丝猴、东北虎、朱鹮、丹顶鹤等濒危动物建立了自然保护区;正在进行将人工繁殖的麋鹿和野马再引入自然生境的实验,并建立了扬子鳄繁殖中心,正在筹建东北虎、华南虎等繁殖中心;在林业部设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濒危物种进出口管理办公室,并成立了群众性的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加入了《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国际自然与自然资源保护联盟和人与生物圈国际协调理事会;与日本签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日本国*保护候鸟及其栖息环境的协定》;与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等组织合作开展了大熊猫、雪豹等动物的保护研究工作。
秉丘特,G.(Giffond Pinchot,1865~1946)
出生于美国康涅狄格州的辛斯堡。1889年毕业于美国耶鲁大学,随后到欧洲学习森林经营。1892年回到美国,在北卡罗莱纳州的毕尔脱墨尔建立了美国第一片科学经营的森林。1898年任美国农业部林业*,1908~1910年任美国第一任林业总*。在他领导下,于1900年成立了美国林业工作者学会;制订了纳郝逊公园和维脱纳保护区的经营方案。他强调林业总局的任务在于总揽全国性的林业工作,而经营森林应权力下放,由各地区从实际出发,确定具体任务。此后,还担任过宾夕法尼亚州的林务官及州长等职。自1903年起在耶鲁大学兼任林学教授,后改为专任,直到1936年。1901~1925年还担任过国家保护委员会主任委员。
(吴中伦)
病原物的异养性
(heterotrophy of pathogens)
一切生物在营养方式上可划分为自养与异养两个类型。在自然界中,绿色植物和少数细菌属于自养生物,它们能够利用光能或化学能将无机物转变成自身需要的复杂有机化合物。动物、病毒、类菌原体、真菌、放线菌和绝大多数细菌都属于异养生物,它们必须从异体生物上获得现成的有机化合物作为生活的原料。能引致植物病害的病原物都是异养生物。在异养生物中,又可分为寄生和腐生两种营养方式。从有机体的活组织或活细胞中吸取养分称为寄生,从死的有机体或其他无生命的物质上吸取养分则称为腐生。按照上述定义,为害活立木心材的立木腐朽菌就不能算是寄生菌,而是腐生物了,但是这种真菌对整株树木来说是一种病原物,有人认为也应该是一种寄生物。因此寄生物的含义扩大一些来说,是一种从另一种生物获得营养物质的生物。在异养生物中,绝大多数是营腐生生活的腐生物,寄生物只占少数。
在自然界,除典型的寄生物和腐生物外,还存在着一系列的中间类型。根据寄生性的强弱,可把异养生物大致划分为四个类型:
专性寄生物
又称严格寄生物、纯寄生物。是异养生物中寄生性最强的一类,它们只能从有机体的活组织或活细胞中吸取营养物质,而不能在无生命的物体(包括死的有机体)上生长发育。寄生物是单方面从寄主吸取营养物质,对寄主无益而有害。病毒和寄生性种子植物都是专性寄生物,锈菌和白粉菌也可以归入这一类。专性寄生菌的菌丝体常有特殊的吸收结构,叫做吸胞,这种吸胞能伸入寄主的细胞中吸取营养物质。一个专性寄生物不能离开活寄主而存活,它们所要求的营养物质显然是比较复杂的。其中包括寄主植物新陈代谢过程中某些特殊的中间产物,所以现在还没有办法使它们在人工培养基上正常生长发育。
强寄生物
又称兼性腐生物。通常以营寄生生活为主,但具有一定的腐生能力,在某种条件下,也可以营腐生生活。例如外担子菌,在自然条件下,它们只是以寄生方式存在,但在人工培养基上也能勉强生存。有许多叶斑病菌也可以归入这一类型,它们在活寄主组织内有很强的寄生能力,但当病组织死亡以后,还能以腐生的方式维持一段生活。
弱寄生物
又称兼性寄生物。以营腐生生活为主,很容易在人工培养基上生长。在特定条件下,也能侵害活的植物。引起树木枝干皮腐的黑腐皮壳菌属和薄盘菌属真菌,以及引起苗木猝倒病的丝核菌和多种镰孢霉等,都属于这一类型。
专性腐生物
又称严格腐生物、纯腐生物。不能侵害活的有机体,只能在死的有机体上腐生,从中摄取营养物质。多数土壤细菌,林地上的蘑菇、马勃、地星、鬼笔,以及枯立木和木材上的腐朽菌等都属于这一类型。
寄生物与寄主植物的关系是一种寄生关系。寄生物有时是病原物,有时不是病原物。寄生性是指寄生物自活有机体获得营养物的能力,而致病性则是指寄生物为害寄主的能力。寄生性和致病性有密切关系,但却不能混为一谈。
(梁子超)
病原物寄生专化性
(parasitic specificity of pathogens)
(梁子超)
病原物对寄主的严格选择性。每一种病原物都有一定的寄主范围,有些病原物在多种植物上寄生,有些病原物只能寄生在亲缘关系相近的几种植物上,甚至只能寄生在一种植物上。例如:引致林木根朽病的蜜环菌可侵染276个属的677种针、阔叶树;南方松梭形锈菌须要转主植物才能完成其生活史,可侵染26种松树、20种栎树;柚木锈病只能侵染柚木。
植物病原物的种是一个群体,是由不同的个体和品系(类似个体群)所组成。病原物形态上一致的种群,可根据其对寄主植物选择性的不同而划分为不同的专化型,例如:槲寄生包括几个寄主范围不同的专化型;阔叶树槲寄生可寄生在多种阔叶树上;冷杉槲寄生主要寄生在冷杉上;松槲寄生主要寄生在松属植物上。松栎锈菌和尖孢镰孢霉分别可划分为4个和66个专化型。植物病原物的专化型还可进一步划分为不同的生理小种:在一个专化型内存在不同的群体,它们对寄主植物的不同的栽培品系表现出不同的致病性(见病原物的异养性),这些种群称为生理小种。农作物的栽培品种比较清楚,所以有些农作物病原物的生理小种研究得比较清楚。林木常是一个种群复合体,很少划分品种,因此也很少进行病原物生理小种的研究。植物病原物的生理小种可再划分不同的生物型。病原物的生物型在遗传上是纯系的,但在生理上存在差异。用单孢子或单细胞分离培养法可获病原物的生物型。通常从一个孢子堆分离出来的病原菌,常包括几个生物型,但在凑巧的情况下是一个生物型。
因此,寄主植物的种,包括感病或抗病性不同的群体,植物病原物的种,也包括致病性不同的群体,病原物和寄主植物之间的专门相互关系,就表现出病原物的专化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