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38:元白诗派的崛起!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9-19 22:18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5 17:57
韩愈和孟郊之后,中唐诗坛又崛起了以白居易和元稹为代表的元白诗派。元白诗派重写实、尚通俗,走向了与韩孟诗派完全不同的创作道路。清代赵翼总结道:韩孟诗派尚奇警,言人之不敢言;元白诗派尚坦易,言人之所欲言。两者的创新没有高下之分,都是一种进步思想。
元白诗派的出现是中唐文化向世俗化转型的证明,其远可追溯到《诗经》的“风”和汉乐府民歌,其近则是安史之乱后出现的一批重写实的作家,杜甫是其代表。杜甫诗中的写实性和通俗化倾向,到后来的元结、顾况等人手中得到了继承,到了贞、元年间,元自又将其发扬光大。杜甫在前做指引,张籍、王建、白居易、元稹等人纷纷效仿。在诗歌通俗化的道路上,白居易专注于学习杜甫的写实讽时之作,元稹则大量引用当时的民间俗语,这批诗人还自觉向民歌学习,留下了不少具有民歌色彩的作品。当追求通俗的自觉审美要求和杜甫诗中的写实倾向结合在一起时,诗坛从此开始改头换面,通俗话的诗歌成为时代风尚。
张籍和王建是较早从事乐府诗歌创作的诗人。张籍是苏州人,性格比较好,一生交游广泛,上与韩孟交好,下与元白唱和,与韩愈关注最为密切,为韩门大弟子,但性格更接近白居易,为人平易通脱。张籍33岁的时候考中进士,后经韩愈推荐成为国子博士,后来转生水部员外郎,人称其张水部。
张籍有乐府诗90首,取材广泛,多表现民间下层人民的疾苦,还有对商人牟利,官府暴敛,战争残酷,边将邀功的讽刺,但其乐府诗的重点依然是人民群众。他的乐府诗一般选题不大,多是平常之事,但挖掘深入,往往由一人一事反映社会生活;他也擅长人物心理的刻画,一首《节妇吟》可称这方面的代表作,该诗为诗人拒绝藩镇将领的回赠,用比兴手法表明自己的选择,诗中“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一语双关,表明自己两美难全的矛盾,成为千古名句。张籍的近体诗也追求着一种平易却意蕴深刻的风格,如《秋思》“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张籍的很多优秀作品看起来平易简单,却融入了他很深的感情和精心的布局,一如他的性格,易于接近,却刚肠嫉恶。
赞曰:
性且平淡人且真,与君相识造化深。
贞元年间首开创,诗文多写民间恨。
韩公荐为张水部,感恩而成节妇吟。
向来平易最动人,大处布局险用心。
王建是张籍的好友,河南许昌人,出身贫寒,为官之时年届五十,写诗530余首,曾与张籍有过同窗之谊,诗风相近,所作乐府多描写农民日常生活,生活气息浓厚。
王张二人虽然都以写实见长,但张诗的主观色彩比较强,情感充沛;王诗更具客观性,长于描写,多用俗语,接近本色,表现手法也更含蓄,委婉。除了大量描写农民生活的作品之外,王建还写了不少边塞诗,如《饮马长城窟》、《辽东行》等。王建还有反映宫女生活的《宫词》近百首,其中有一些较出名的作品,如“树头树底觅残红,一片西飞一片东。自是桃花贪结子,错教人恨五更风。”
在扭转大历诗风,继承汉魏乐府和杜诗传统,将诗歌导向重写实、尚通俗之路的过程中,张王二人的贡献是不可忽视的,它们的努力对元白二人的新乐府创作有直接影响。
元稹是洛阳人,字微之,二十六岁明经及第,十年后与白居易共同登第,后两人又一起升迁。元稹生性激烈,性格刚强,年少时风流不羁,曾有艳遇,参政后功名意识强烈,屡屡上书论事,惩治奸官,后一路升任到宰相,还未及有所成就,四个月后就被拉下马,皆因其对权力太过于执着终被同为宰相的裴度给整治,五十三岁死于任上,存诗830余首。
元稹乐府诗创作最先受到张王二人的影响,而他的“新题乐府”直接缘于《悯农》作者李绅的启迪。当他读到李绅写的20首乐府诗后,写了12首和诗,这些诗歌乃写实之作,但其中的一些诗歌却很少情致,概念化太强,叙事比较繁乱。比起新题乐府,元稹在之后创作的和别人相和的《乐府古题》要好一些,这些作品运用古题,却用新词,讽刺时事。元稹改进了新题乐府的不足,每首只叙一意,使得主题明确,同时杂以三五言句式,参差错落,稍多风致。但就总体而言,这些作品仍然语言晦涩,通篇议论,比较乏味。
元稹的代表作是《连宫昌词》,这是一首叙事长诗,借连昌宫门前的一个老翁之口叙述连昌宫的兴废变迁,探索安史之乱前后唐代*的状况。连昌宫位于今河南省宜阳县,诗中先写宫中衰景,近而引出宫中老翁对昔盛今衰的看法,后半部分一问一答,探讨“太平谁致乱者谁”的问题,最后写出诗人对昌明*的渴望,同时表达对乱政之人的痛恨,诗人直呼“弄权宰相不记名,依稀记得杨与李。”这首诗虽是一首纪实诗,但据考证文中多虚构成份,这是艺术的构思和创作方法的表现,诗中将与连昌宫本五联系的人物、事件连接在一起,既渲染了诗的氛围,也让诗歌感情更加生动。此诗深受白居易《长恨歌》的影响,融合了唐代小说的史才议论之笔。元稹另有一首《行宫》“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此诗寥寥数句却含意深刻,情致宛然,与《连昌宫词》有异曲同工之妙。
作为才子型作家,元稹不仅才思敏捷,而且风流多情,他根据年轻时的艳遇写下了很多艳情诗,而且还写下了唐传奇《莺莺传》,这部传奇大约有元稹自身的经历。元稹更出名的是那些对自身经历的回忆,如《离思五首》“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很多人都认为这是元稹对妻子的怀念之作,但从元稹的为人来看,他是一个私生活很混乱的人,年轻之时抛弃与之私定终身的情人,娶了妻子韦从,后来又勾搭上薛涛,最后有续取了小妾。也许怀念都是真的,元稹见一个爱一个的经历也是真的,从古代来看三妻六妾不足为奇,以今人之眼光,爱一个人就要专一。之前元稹因为爱情,写下了很多怀念妻子的作品,读来也很让人感动,在《谴悲怀三首》中有诗云“昔日戏言身后意,今朝都到眼前来”“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唐诗三百首》的编撰者蘅塘退士评价到“古今悼亡诗充栋,终*出此三首范围者,勿以浅近忽之。”
在中唐诗坛,元稹与白居易交情深厚,二人留下了很多唱和诗,而且元白之间在官场共事,在文坛共同倡导乐府诗,有很多人生的交集,但论成就,白居易的成就在中唐终究无人能敌。白居易曾这样评价过元稹“所得惟元君,乃知定交难”,并说他们之间的友谊是“一为同心友,三及芳岁阑。花下鞍马游,雪中杯酒欢。衡门相逢迎,不具带与冠。春风日高睡,秋月夜深看。不为同登科,不为同署官。所合在方寸,心源无异端。”而元稹对白居易的关心,更凝结成了千古名篇《闻乐天授江州司马》“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赞曰:
年少多情始终弃,晚来乃作会真记。
娶妻韦丛长相依,一段相思沧海里。
写诗唱喝有张籍,半生相逢白居易。
行宫诗里宫女泪,连宫词里老翁悲。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5 17:57
韩愈和孟郊之后,中唐诗坛又崛起了以白居易和元稹为代表的元白诗派。元白诗派重写实、尚通俗,走向了与韩孟诗派完全不同的创作道路。清代赵翼总结道:韩孟诗派尚奇警,言人之不敢言;元白诗派尚坦易,言人之所欲言。两者的创新没有高下之分,都是一种进步思想。
元白诗派的出现是中唐文化向世俗化转型的证明,其远可追溯到《诗经》的“风”和汉乐府民歌,其近则是安史之乱后出现的一批重写实的作家,杜甫是其代表。杜甫诗中的写实性和通俗化倾向,到后来的元结、顾况等人手中得到了继承,到了贞、元年间,元自又将其发扬光大。杜甫在前做指引,张籍、王建、白居易、元稹等人纷纷效仿。在诗歌通俗化的道路上,白居易专注于学习杜甫的写实讽时之作,元稹则大量引用当时的民间俗语,这批诗人还自觉向民歌学习,留下了不少具有民歌色彩的作品。当追求通俗的自觉审美要求和杜甫诗中的写实倾向结合在一起时,诗坛从此开始改头换面,通俗话的诗歌成为时代风尚。
张籍和王建是较早从事乐府诗歌创作的诗人。张籍是苏州人,性格比较好,一生交游广泛,上与韩孟交好,下与元白唱和,与韩愈关注最为密切,为韩门大弟子,但性格更接近白居易,为人平易通脱。张籍33岁的时候考中进士,后经韩愈推荐成为国子博士,后来转生水部员外郎,人称其张水部。
张籍有乐府诗90首,取材广泛,多表现民间下层人民的疾苦,还有对商人牟利,官府暴敛,战争残酷,边将邀功的讽刺,但其乐府诗的重点依然是人民群众。他的乐府诗一般选题不大,多是平常之事,但挖掘深入,往往由一人一事反映社会生活;他也擅长人物心理的刻画,一首《节妇吟》可称这方面的代表作,该诗为诗人拒绝藩镇将领的回赠,用比兴手法表明自己的选择,诗中“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一语双关,表明自己两美难全的矛盾,成为千古名句。张籍的近体诗也追求着一种平易却意蕴深刻的风格,如《秋思》“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张籍的很多优秀作品看起来平易简单,却融入了他很深的感情和精心的布局,一如他的性格,易于接近,却刚肠嫉恶。
赞曰:
性且平淡人且真,与君相识造化深。
贞元年间首开创,诗文多写民间恨。
韩公荐为张水部,感恩而成节妇吟。
向来平易最动人,大处布局险用心。
王建是张籍的好友,河南许昌人,出身贫寒,为官之时年届五十,写诗530余首,曾与张籍有过同窗之谊,诗风相近,所作乐府多描写农民日常生活,生活气息浓厚。
王张二人虽然都以写实见长,但张诗的主观色彩比较强,情感充沛;王诗更具客观性,长于描写,多用俗语,接近本色,表现手法也更含蓄,委婉。除了大量描写农民生活的作品之外,王建还写了不少边塞诗,如《饮马长城窟》、《辽东行》等。王建还有反映宫女生活的《宫词》近百首,其中有一些较出名的作品,如“树头树底觅残红,一片西飞一片东。自是桃花贪结子,错教人恨五更风。”
在扭转大历诗风,继承汉魏乐府和杜诗传统,将诗歌导向重写实、尚通俗之路的过程中,张王二人的贡献是不可忽视的,它们的努力对元白二人的新乐府创作有直接影响。
元稹是洛阳人,字微之,二十六岁明经及第,十年后与白居易共同登第,后两人又一起升迁。元稹生性激烈,性格刚强,年少时风流不羁,曾有艳遇,参政后功名意识强烈,屡屡上书论事,惩治奸官,后一路升任到宰相,还未及有所成就,四个月后就被拉下马,皆因其对权力太过于执着终被同为宰相的裴度给整治,五十三岁死于任上,存诗830余首。
元稹乐府诗创作最先受到张王二人的影响,而他的“新题乐府”直接缘于《悯农》作者李绅的启迪。当他读到李绅写的20首乐府诗后,写了12首和诗,这些诗歌乃写实之作,但其中的一些诗歌却很少情致,概念化太强,叙事比较繁乱。比起新题乐府,元稹在之后创作的和别人相和的《乐府古题》要好一些,这些作品运用古题,却用新词,讽刺时事。元稹改进了新题乐府的不足,每首只叙一意,使得主题明确,同时杂以三五言句式,参差错落,稍多风致。但就总体而言,这些作品仍然语言晦涩,通篇议论,比较乏味。
元稹的代表作是《连宫昌词》,这是一首叙事长诗,借连昌宫门前的一个老翁之口叙述连昌宫的兴废变迁,探索安史之乱前后唐代*的状况。连昌宫位于今河南省宜阳县,诗中先写宫中衰景,近而引出宫中老翁对昔盛今衰的看法,后半部分一问一答,探讨“太平谁致乱者谁”的问题,最后写出诗人对昌明*的渴望,同时表达对乱政之人的痛恨,诗人直呼“弄权宰相不记名,依稀记得杨与李。”这首诗虽是一首纪实诗,但据考证文中多虚构成份,这是艺术的构思和创作方法的表现,诗中将与连昌宫本五联系的人物、事件连接在一起,既渲染了诗的氛围,也让诗歌感情更加生动。此诗深受白居易《长恨歌》的影响,融合了唐代小说的史才议论之笔。元稹另有一首《行宫》“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此诗寥寥数句却含意深刻,情致宛然,与《连昌宫词》有异曲同工之妙。
作为才子型作家,元稹不仅才思敏捷,而且风流多情,他根据年轻时的艳遇写下了很多艳情诗,而且还写下了唐传奇《莺莺传》,这部传奇大约有元稹自身的经历。元稹更出名的是那些对自身经历的回忆,如《离思五首》“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很多人都认为这是元稹对妻子的怀念之作,但从元稹的为人来看,他是一个私生活很混乱的人,年轻之时抛弃与之私定终身的情人,娶了妻子韦从,后来又勾搭上薛涛,最后有续取了小妾。也许怀念都是真的,元稹见一个爱一个的经历也是真的,从古代来看三妻六妾不足为奇,以今人之眼光,爱一个人就要专一。之前元稹因为爱情,写下了很多怀念妻子的作品,读来也很让人感动,在《谴悲怀三首》中有诗云“昔日戏言身后意,今朝都到眼前来”“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唐诗三百首》的编撰者蘅塘退士评价到“古今悼亡诗充栋,终*出此三首范围者,勿以浅近忽之。”
在中唐诗坛,元稹与白居易交情深厚,二人留下了很多唱和诗,而且元白之间在官场共事,在文坛共同倡导乐府诗,有很多人生的交集,但论成就,白居易的成就在中唐终究无人能敌。白居易曾这样评价过元稹“所得惟元君,乃知定交难”,并说他们之间的友谊是“一为同心友,三及芳岁阑。花下鞍马游,雪中杯酒欢。衡门相逢迎,不具带与冠。春风日高睡,秋月夜深看。不为同登科,不为同署官。所合在方寸,心源无异端。”而元稹对白居易的关心,更凝结成了千古名篇《闻乐天授江州司马》“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赞曰:
年少多情始终弃,晚来乃作会真记。
娶妻韦丛长相依,一段相思沧海里。
写诗唱喝有张籍,半生相逢白居易。
行宫诗里宫女泪,连宫词里老翁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