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9-19 21:18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31 06:28
《偏见的本质》一书于1954年在美国首次出版,在本书出版之前,心理学界普遍认为“偏见”只是个别的,品德有缺陷的个体所持有的恶劣信念,只要大多数善良的好公民与这些“害群之马”划清界限,就可以把偏见的影响降到最低。而奥尔波特以雄辩的论述和大量来自实证研究的数据证明了,偏见要比人们想象得普遍很多;它是人类认知结构和社会组织形态的必然产物,而想要解决偏见造成的问题,就需要探究和改变其深层根源。奥尔波特在书中全面而深刻的研究揭示了“偏见”这一由来已久的问题的方方面面:它在个人身上的根源是什么,社会心理学层面的根源又在哪里;它的表现形式都有哪些;它对个体和群体又有着哪些影响,等等。奥尔波特探究了偏见与不同社会环境和社会变量之间关系的类型,并进一步提出了关于如何减少歧视和偏见所带来的不良影响的建议。
全书共有八个部分,本文主要介绍其中的第一部分——偏向性思维中的一些观点。
作者将偏见定义为:族裔偏见是⼀种基于有缺陷且僵化的概括⽽产⽣的反感。它可能是被感觉到的,也可能是被表达出来的。它可能是针对整个群体,也可能是针对作为群体⼀员的个体的。(在本书中,作者主要关注了针对其他族群的敌对性偏见,⽽⾮偏爱。)**
作者的论证如下:
1、我们急于依照极少的事实就进⾏⼤规模的归纳。没有⼈能了解所有的难民、天主教徒, 或是东⽅⼈等群体。甚至持有负⾯偏见的⼈根本没有能够⽀持其判断的第⼀⼿经验。 所以,将这些群体作为一个整体所做出的任何负⾯判断,严格来说,都是缺乏证据就谬下结论的例证。
2、偏见的对象都是受排斥群体中的个体成员,我们的做法所遵循的,是我们将其他群体作为⼀个整体⽽武断地贴上的标签。 在这样做时我们很少,甚⾄从不去关注个体之间的差异。
同时,作者也对偏见和误解做了一些区分:只有在面对新知识时依旧不改变原先的想法的情况下,这种预先判断才算得上偏见。与简单的误解不同的是,偏见会积极抗拒所有可能撼动它的证据。当我们的偏见与现实发⽣冲突时,我们倾向于意⽓⽤事。所以,普通的预先判断和偏见之间的区别是,⼈们可以不带抵触情绪地去讨论和纠正前者,⽽⾮后者。
根据上述定义,偏见会产生的实际效果是:将本⾝没有不当⾏为却遭受 偏见的对象,置于某种不利的位置。
1、仇恨言论
2、回避
3、歧视-在这种情况下, 持有偏见的⼈开始积极地区别对待其偏见的对象, 并对该群体造成伤害。
4、身体攻击
5、种族清洗
虽然许多⼈的偏见⾏为都⼀直停留在仇恨⾔论或是回避的层⾯上,并没有更上⼀个层级,但⼀旦上了⼀个层级,再过渡到下⼀个更为激烈的层级就容易得多了。所以防微杜渐是很重要的。
在地球上的任何地⽅,都存在着群体之间互相疏离的情况。⼈们与和⾃⼰相似的⼈交配,以具有同质性的⼩群体形式住在⼀起,⼀同吃喝玩乐。⼩群体中的成员相互拜访,更倾向于崇拜共同的神明。我们并不是抱持着阶级偏见,但我们觉得只有在⾃⼰的阶级内部才能找到舒适和乐趣。我们不需要将这种群体之间倾向归结为⼀种群居本能,或者⼀种“同类意识”,或者偏见。⼈们在⾃⼰的⽂化中总是最放松、和睦、⾃豪的。但是在⼯作中,我们更容易⾯临不得不与⾃⼰的⼩群体之外的个体打交道的情况。比如在存在等级的⾏业或⽣意中,管理层需要和⼯⼈交流,⾏政⼈员需要接触看门⼈,销售需要与办公室⽂员对接。但是疏离倾向的存在,为各式⼼理上的扩⼤化效应提供了基础。 保持区隔的⼈们⼏乎没有沟通的渠道。他们很容易夸⼤群体之间差异的程度,并对造成差异的原因产⽣误解。最重要的是,疏离可能会导致真实的利益冲突以及许多假想出来的冲突。
偏见包含两个基本要素:
1、敌意-态度
2、错误的泛化(分类)-信念
如果没有针对整个群体的泛化信念,敌对态度就⽆法长久地持续下去。⼀些旨在减少偏见的⽅案能够成功改变⼈们的信念,但不能改*度。信念在⼀定程度上可以被理性 地反驳并改变。但更常见的情况是,⼈们会倾向于形成和保持那些与 ⾃⼰的负⾯态度相⼀致的信念来⾃圆其说,⽽态度要改变起来通常更难。⼈们的信念系统有⼀套⾃我调整的把戏,去配合和维持更为永久性的偏见态度。 这个过程被称作合理化(rationalization)—— 修改信念并使得它与态度相适应。
例如:X先⽣:犹太⼈的问题是,他们只关⼼⾃⼰的⼩团体。
Y先⽣:但是公益基⾦会的记录显⽰,犹太⼈⽐⾮犹太⼈向社会慈善机构慷慨解囊的⽐例更⼤。
X先⽣:这表明他们总是试图收买⼈⼼,插⼿*教徒的事务。 他们除了⾦钱别的什么都不想,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有这么多犹太银⾏家。
Y先⽣:但最近的⼀项研究显⽰,犹太⼈在银⾏业中所占的百分⽐是微不⾜道的, ⽐⾮犹太⼈的⽐例要⼩得多。
分类框架对精神⽣活是⾄关重要的,⽽框架的运⾏会不可避免地导致预先判断,进⽽落⼊偏见。
⼈脑必须借助分类(category,这个术语在这⾥等同于泛化)来进⾏思考。分类⼀旦形成,这些类别就成了正常预判的基础。我们⽆法避免这个过程,因为有秩序的⽣活正系于此。分类的过程具有五个重要特征。
1、它会将事物分成不同的大类, 以指导我们适应日常生活。我们会将单⼀的事件“类型化”,放置到⼀个⾃⼰熟悉的框架中,并相应地采取⾏动。例如:当天空变暗,⽓温下降时,我们预测将会下⾬。我们通过带把伞以适应这类事件。
2、分类的过程会尽可能多地将事物归入某个集群。 我们的思维中存在⼀种奇怪的惰性。我们喜欢轻松地解决问题,⽽解决问题最轻松的⽅式,就是将问题迅速归到合适的类别之下,并以此⽅式预先 判断其解决途径。我们的⼤脑倾向于在不影响完成所需⾏动的前提下,选择最为“粗略”的⽅式对事物加以分类。
3、分类使我们能够快速识别相关的对象。 每个事件都有⼀些标志,我们根据这些标志来选择应⽤哪⼀类预先判断。例如:当我们看到⼀辆汽车疯狂地左摇右晃着冲过来,我们就会想到“司机喝醉了”。
4、类别会给被归类到其中的事物浸染上相同的概念意义和感*彩。例如:我们不仅知道“中国⼈”“墨西哥⼈”“伦敦⼈”这些词语的意思,⽽且我们会对这些概念产⽣喜爱或不悦的感觉。
5、⾮理性的分类与理性的分类同样易于形成。被激烈的情感所⽀配的观念,更倾向于⾂服于当下的情感,⽽⾮遵循客观证据。
如果新的事实依据和我们先前的信念相符,我们会选择性地将其纳⼊分类标签之下。但如果事实依据与我们的预断相悖,我们则更倾向于抵触并抗拒。常见的例子是“允许特例的出现”,“的确有⼀部分⿊⼈是很好的, 但是……”或者“我的⼀些好朋友就是犹太⼈, 但是……”这是⼀种令⼈放松戒备的机制。通过剔除⼀些正⾯个例,偏见 持有者得以保留其对此类别之下其他事例的负⾯态度。这种机制为“⼆次防御”(re-fencing)。 当现实与⼤脑中的分类不相符时,眼前的事实被当作例外得到承认,⽽分类本⾝则迅速被再次封闭起来,防⽌它被危险地暴露在外。在两种情况下,⼀个⼈不会试图在头脑中启动⼆次防御机制 来维持原有的过度泛化。 第⼀种情况很少见, 即习惯性的开放态度。有些⼈在⽣活中相对较少地应⽤固定类别框架去评价他⼈。他们对所有的标签、分类、笼统的说法保 持怀疑。另⼀种情况, 是出于纯粹的自身利益对概念进⾏修正。⼀个⼈可能从惨痛的失败中明⽩他的分类是错误的,必须被修正。比如可能他开始认为意⼤利⼈都是原始愚昧、咋咋呼呼的,直到他爱上了⼀个出⾝书⾹门第的意⼤利⼥孩。然⽽在通常情况下, 我们都⾃以为有充分的理由维持⾃⼰的预 断。这样做显然更轻松。只要我们⾃⼰和周围的⼈都对此满意,我们总是去重新思考那些构成我们⽣活之根基的信念就是毫⽆必要的。
价值观是⼈们⽣活的⽬的和指引。 他们很少会反思, 或是掂量⾃⼰的价值观, ⽽更多地是去感受、肯认、捍卫它。 我们的价值类别是如此重要,以⾄于证据和理性都常常要被强迫去与它们相符。作为⾃⼰⽣活⽅式的坚定拥护者,我们的思考⽅式也不可避免地会偏⼼。在我们的所有推理中,只有⼀⼩部分是⼼理学家所谓的“定向思考”, 即完全由外部依据所决定,着重解决客观问题。 每当涉及感 觉、情绪、价值观时, 我们都容易掉进“⽆拘⽆束”“⼀厢情愿”或“幻想”思维中。这种具偏向性的思考⽅式是完全⾃然的,因为我们在这个世界上的使命, 就是在价值观的指引下, 过⼀种协调⽽⼀贯的⽣ 活,⽽正是由价值观驱使所做出的预判使我们能够坚持这样做。
很显然的是,我们对⾃⼰价值观的肯认往往使我们陷⼊偏见。例如:陷⼊爱河的⼈会过度 泛化其爱⼈⾝上的美德,她的所作所为都被视为是完美的。同样,对信仰、组织、国家的爱也会让⼈们对它们做出过⾼评价。同时,消极的偏见其实是我们⾃⾝价值体系的反射。我们珍视⾃⾝的存在模式,并且相应地贬低(或主动攻击)那些 看上去会威胁到我们的价值观的事物。
⼈有⼀种产⽣偏见的倾向。⼈性中⾃然⽽正常的本能使他们易于做出泛化、概念和分类,这些都是对经验世界的 过度简化。理性的分类会始终与第⼀⼿经验保持同步,但⼈们也同样容易形成⾮理性的分类。即使在没有事实根据的情况下,他们依旧能够根据传闻、情感投射和幻想形成偏见。个⼈价值体系是⼀种尤为使我们倾向于作出毫⽆依据的预判的分类,这些价值是我们所有⼈类存在的基础,因此⾮常易于带来爱的偏 见。 ⽽恨的偏见是由此衍⽣出来的附带产物,它可能,也经常是正⾯ 价值的⼀种反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