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9-20 09:11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4 11:54
中古时期中国古代文化中向来有“六诗”的说法,可是许多用户很有可能都搞不懂“六诗”究竟指的是哪些,实际上“六诗”说的便是“风”,“赋”,“比”,“兴”,“雅”,“颂”。
最先,“六诗”的说法是以《周礼·春官·大师》来的,在其中的“赋”,“比”,“兴”之后还变成 了《诗经》中最首要的三种艺术手法,可是“赋比兴”实际上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早已发生了,在其中“赋”指的是以偏概全的艺术表现手法,有铺叙和排比句等主要表现方法,而“比”则是对比或形容,其功能是让特性更为独特,“兴”指的是以一些事情为始于,引出来要想咏颂的内容。
次之,《周礼》中实际上针对“六诗”也是有很确立的表述,《周礼》中一曰“思贤”,二曰“小雅”,三曰“正风”,四曰“变风”,五曰“变思贤”,六曰“变小雅”,简单化后的说法是“曰风,曰赋,曰比,曰兴,曰雅,曰颂”,除开“六诗”的说法以外,也有“六曰”的说法。
此外,上边讲了“赋比兴”这三种技巧,下边来谈一谈“风雅颂”这三种设计风格,在其中“风”指的是“国韵”,是来自于不一样区域的音乐风格,春秋战国时期纪录的音乐风格就早已有一百六十多种多样了,而“雅”指的是正声雅艺,是周王朝时期的北京首都皇宫里的歌曲,主要是宴席时采用的乐歌,而“颂”则关键就是指宗庙祭拜的舞曲歌辞,一般全是用于赞颂先祖的丰功伟业的。
总的来说,我们在了解“六诗”的情况下,只要记牢“赋比兴”是艺术手法,各自代指铺叙,对比和引述三种方法,而“风雅颂”是主要内容,各自指音乐风格,乐歌和赞颂赞词就可以。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4 11:55
六诗:一曰大雅诗云:一气不言含有象,万灵何处谢无私。 二曰小雅 诗云:天流皓月色,池散芰荷香。 三曰正风 诗云:都来消帝力,全不用兵防。 四曰变风 诗云:当道冷云和不得,满郊芳草即成空。 五曰变大雅 诗云:蝉离楚树鸣犹少,叶到嵩山落更多。 六曰变小雅 诗云:寒禽黏古树,积雪占苍苔。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4 11:55
指的是风,雅,颂,赋,比,兴。里面包含了很多的内容,也是重要的表现方式。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4 11:56
指的是赋,比,兴,通过这种方式,让自己的作品变得更加的优秀,就这是一种写作的方式,表达的方式。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4 11:56
所谓的“六诗”之说始自《周礼·春宫·大师》分别是:
一曰大雅诗云:一气不言含有象,万灵何处谢无私。 二曰小雅诗云:天流皓月色,池散芰荷香。 三曰正风诗云:都来消帝力,全不用兵防。 四曰变风诗云:当道冷云和不得,满郊芳草即成空。 五曰变大雅诗云:蝉离楚树鸣犹少,叶到嵩山落更多。 六曰变小雅诗云:寒禽黏古树,积雪占苍苔。
《周礼》六诗产生的时代主要用诗于典礼,讽谏,言语,人们还没有注意到《诗经》的表现技巧,六诗的目的也主要是传授用诗的方法.风即《国风》,主要是各地方民歌;雅包括《大雅》,《小雅》,主要是周王朝京畿地区的歌曲;颂包括《鲁颂》,《商颂》,《周颂》,主要是宗庙祭祀的舞曲。
【解说六诗之文学的解说】
文学解说也是最值得重视的解说,具体代表性的有四人,即刘勰的“比显兴隐”说,钟嵘的“文已尽意有余”说,宋人李仲蒙的“叙物索物触物”说。近人徐复观的现代解说。这里先简单介绍钟嵘、李仲蒙的说法,然后再回过来重点阐述刘勰的说法以及徐复观的观点。
钟嵘在《诗品序》中说:“故诗有三义,一曰兴,二曰比,三曰赋,文有尽意有余,兴也;因物喻志,比也,直书其事,寓言写物,赋也。宏斯三义,酌而用之。干之以风力,润之以丹采,使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是诗之至也。”在钟嵘看来,三者都是文学的方法。因为运用赋比兴都要“干之以风力,润之者丹采”,最终目的都是要使“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其中,对兴的又以“文有尽意有余”来解说,这就把“兴”的含蓄蕴藉的文学功能说得比较清楚。这种看似“与训诂乖殊”(黄侃《文心雕龙札记》)的解说,“说得不明不白”(黎锦熙《修辞学·比兴篇》)的解说。恰恰揭示了“兴”的文学功能,是十分有意义的。钟嵘对“兴”的这种解说影响很大,唐代以来的诗学实际上是沿着“文有尽而意有余”的旨意往前推进。
宋人李仲蒙的解说也很有意义,他说:“叙物以言情谓之赋,情物尽者也;索物以托情谓之比,情附物者也;触物以起情谓之兴,物动情者也。”[5]李仲蒙分别从“叙物”、“索物”、“触物”的角度来解释“赋、比、兴”。在他看来,作为赋的“叙物”不仅仅是 “铺陈其事”,还必须与“言情”相结合,就是说作者要把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又要把客观的物象描写得真切生动。这就比传统的解释进了一大步,更加符合创作中对于“赋”的 要求。唐代许多诗人用“赋”,的确都表现了这样的特点,如杜甫的《北征》、《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三吏三别”,白居易的《长恨歌》与《琵琶行》,主要是用“赋”,却也十分尽情。作为“比”的“索物”,即索取和选择物象以寄托感情,不完全是一个运用比喻手法问题,作者还必须在比喻中表达作者真挚的感情。唐代许多诗歌中的比喻,如李白《春思》:“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这里用“比”,却以情附物,而不象某些汉赋那样把各种比喻变成单纯词藻的堆砌。作为“兴”的“触物”,由外物的激发以兴情,反过来又把情感浸透于所描写的物象中。显然,李仲蒙对“赋、比、兴”的解说,最后都归结到一个“情”字上面,这就更符合文学的审美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