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搞养殖,.养猪怎么样啊?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9-08 16:28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3-15 04:50
养猪什么时候都合适,关键是自交体系的控制.不同种群的生猪杂交生产的杂种,往往能在生活力、生长势和生产性能方面优于纯繁群体,这就是生猪的杂交优势现象。杂种优势的利用已日益成为发展现代生猪生产的重要途径,杂交优势利用正由“母猪本地化,公猪良种化,肉猪一代杂种化”的二元杂交向“母猪一代杂种化,公猪高产品系化,商品猪三元杂交化”的三元杂交方向发展、广泛利用杂种优势,充分发挥增产潜力日趋成熟。
杂交优势主要取决于杂交用的亲本群体及其相互配合。如果亲本群体缺乏优良基因,或亲本纯度很差,或两亲本群体主要经济性状上基因频率无多大差异,或在主要性状上两亲本群体所具有的基因其显性与上位效应都很小,或杂种缺乏充分发挥杂种优势的饲养管理条件,都不能表现出理想的杂种优势。因此,生猪杂种优势利用需要有一系列综合配套措施,主要包括以下6项关键技术。
1 杂交亲本种群的选优与提纯
杂交新种群的选优与提纯,是杂交优势利用的一个最基本环节。杂种必须能从亲本获得优良的、高产的、显性的和上位效应大的基因,才能产生显著的杂种优势。“选优”就是通过选择使亲本种群原有的优良、高产基因的频率尽可能增大。“提纯”就是通过选择和近交,使得亲本种群在主要性状上纯合子的基因型频率尽可能增加,个体间差异尽可能减少。提纯的重要性并不亚于选优,因为亲本种群愈纯。杂交双方基因频率之差才能愈大,不以纯繁为基础的单纯杂交的做法是错误的。纯繁和杂交是整个杂交优势利用过程中两个相互促进、相互补充、互为基础、互相不可替代的过程。
选优提纯的最佳方法是品系繁育。品系是品种内的一种结构单位,为了把本品种选育工作进行得更有成效,常把品种核心群化成若干个各具特点的品系。然后把品系来进行繁育,这叫品系繁育。它是促进品种不断提高和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品系的类型主要表现形式有:地方品系、单系、近交系、群系、专门化品系。品系繁育优点是品系比品种小,容易培育,容易选优提纯,容易提高亲本种群的一致性,有利于缩短选育时间,有利于提高本群体的相对一致性。能适应现代化生猪生产的基本要求。
2 杂交亲本的选择
杂交亲本应按照父本和母本分别选择,两者选择标准不同,要求也不同。
2.1 母本的选择:
2.1.1 应选择在本地区数量多、适应性强的品种或品系作为母本,因为母本需要的数量大,种畜来源问题很重要;适应性强的容易在本地区基层推广。
2.1.2 应选择繁殖力高、母性好、泌乳能力强的品种或品系作母本,这关系着杂种后代在胚胎期和哺乳期的成活和发育,因而影响杂种优势的表现,同时与降低杂种生产成本也有直接关系。
2.1.3不影响杂种生长速度的前提下,母本的体型不要太大,以节约饲料为准,体型太大浪费饲料,增加饲养成本。以上几条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灵活应用。
2.2 父本的选择
应选择生长速度快、饲料利用率高、胴体品质好的品种或品系作父本。选择与杂种所要求的类型相同的品种作父本,有时也可选用不同类型的父母本相杂交,以生产中间型的杂种。因父本的数量很少,所以多用外来的品种作杂交父本。具有这些特性的一般都是经过高度培育的品种,如长白猪、大白猪、杜洛克猪等。这些品种性状遗传力较高,种公畜的优良特性容易遗传给杂种后代。至于适应性与种畜来源问题可放在次要地位考虑,因为父本饲养数量较少,适当照顾花费不大。
3 杂交效果的预估
不同种群间的杂交效果差异很大,只有通过配合力测定才能最后确定,但配合力测定费钱费事,生猪的品种品系又多。不可能两者之间都进行杂交试验。因此在进行配合力测定前,应有大致的估计,只有那些估计希望较大的杂交组合,才正式进行测定,这样可节省很多人力物力,有利于杂种优势利用工作的开展,预估杂交效果要依据以下几点。
3.1 种群间差异大的,杂种优势也往往较大
一般说来,分布地区距离较远、来源差别较大、类型及特长不同的种群间杂交,可以获得较大的杂种优势,因为这样的种群在主要性状上,往往基因频率差异较大,因而杂种优势也比较大。
3.2 长期与外界隔绝的种群间杂交,一般可获得较大的杂种优势
隔绝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地理交通上的隔绝,另一种是繁育方法上的隔绝。有的是有意识地封闭群体繁育,有的是无意识的习惯。
3.3 遗传性能较低,在近交时衰退比较严重的性状,杂种优势也比较大
因为控制这一类性状的基因,其非加性效应较大,杂交后随着杂合子频率的加大,群体均值也就有较大的提高。
3.4 主要经济性状变异系数小的种群,一般来说杂交效果较好
因为群体的整齐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其成员基因型的纯合性。
4 配合力测定
配合力就是种群通过杂交能够获得的杂种优势程度,也就是杂交效果的好坏与大小。它是选配亲本和决定杂交成效的重要因素。由于各种群间的配合力是不一样的,只要人们还没有找到可以精确预测杂种优势的捷径,通过杂交试验进行配合力测定,还是选择理想杂交组合的必要方法,配合力包括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两种。
4.1 配合力测定方法
配合力测定的公式为,杂种优势率=[(杂交一代平均值-亲本平均值)/亲本平均值]×100% 。配合力是按杂种的平均表现计算的绝对值,代表着实际水平,其中,一般配合力反映的是基因的加性遗传效应,是可以通过选育提高的,而特殊配合力是基因的非加性遗传效应,是难以预测的,为了提高畜牧业的生产效益,应该选育出一般配合力高的品种(或品系),作为当家品种进行推广,用作杂交亲本,并通过杂交试验选定特殊配合力高的杂交组合供生产使用。
4.2 配合力测定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4.2.1生猪常做的是育肥性能的配合力测定,在杂交试验时,试验生猪的选择、试验的开始与结束、预测期的安排、饲养水平与饲喂方式以及称重、记录等,均应按照育肥试验的规定进行。
4.2.2 每次试验必须有杂交所涉及的全部亲本的纯繁组作对照。
4.2.3 注意试验组与对照组各自群体的代表性,尽量减少取样误差。
4.2.4 配合力测定应在与推广地区相仿的饲养管理条件下进行。
5 杂交组合
杂交的目的是使各亲本的基因配合在一起,组成新的更为有利的基因型,猪的杂交方式有多种,下面介绍我国目前常用的6种杂交方式。
5.1 二元杂交
又称简单杂交,是利用2个品种或品系的公、母猪进行杂交,杂种后代全部作为商品育肥猪不再配种繁殖。优点是简单易行,筛选杂交组合时,只需一次配合力测定;能获得全部的后代杂种优势,后代适应性较强,这种杂交方式对提高产肉、产卵、产乳及繁殖性能都有明显效果。因此这是目前应用广泛的一种杂交方式;缺点是母系、父系均无杂种优势可以利用。因为双亲均为纯种,而杂种一代又全部用作育肥用。不能充分利用繁殖性能方面的杂种优势,所需大量母畜要靠另一纯繁群来补充,耗资较大。
5.2 三元杂交
是从二元杂交所得的杂种一代中,选留优良的个体作母本,再与另一品种的公猪进行杂交。第1次杂交所用的公猪品种称为第一父本,第2次杂交所用的公猪称为第二父本。优点是能获得全部后代杂种优势和母系杂种优势,既能使杂种母猪在繁殖性能方面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又能充分利用第一和第二父本在肥育性能和胴体品质方面的优势,其效果是一般好于二元杂交。缺点是三元杂交繁育体系较为复杂,不仅要保持3个亲本品种纯繁,还要保留大量的一代杂种母猪群,需要2次配合力测定。
5.3 二元轮回杂交
是在杂交一代中选择优秀母本,逐代分别与母系品种及另一个品种的纯种公猪轮流交配。优点是可永远保持1个杂交母本和2个纯种父本交配。由于母猪和商品猪本身都是杂种,均应显现杂种优势。而且方式比较简单,只要饲养2个品种的少量公猪,及时补充生产群杂种小母猪即可,不必进行亲本品种纯繁,只要能解决2个品种公猪的来源问题即可。缺点是一代杂交后,其后代杂种优势率略有降低。
5.4 四元杂交
又称双杂交,是以2个二元杂交为基础,由其中一个二元杂交后代中的公猪作父本,另一个二元杂交后代的母猪作母本,再进行一次简单杂交,所得四元杂种猪全部作为商品肥育用。优点是后代能集本身、母系和父系的杂种优势于一体,具有最高的杂种优势率。缺点是繁育体系复杂,不仅要维持4个亲本品种纯繁,而且要饲养大量的二元杂交种母猪和公猪。目前国外一些大型猪场采用这种杂交方式饲养育肥猪。
5.5 轮回杂交
即两、三个或更多个品种轮流参加杂交,杂种母畜继续参加繁殖,杂种公畜供经济利用,此种杂交方式的优点是:(1)有利于充分利用繁殖性能方面的杂种优势。(2)由于母畜需要较多,故适合于单胎动物采用。(3)始终都能保持一定的杂种优势。
5.6 顶交
即近交系公畜与无亲缘关系的非近交系母畜交配。由于近交系母畜的生活力和繁殖性能都差,不宜作母本,较多改用非近交系母畜,顶交方式的优点是收效快,投资省,后代多,成本低。
6 饲养管理
饲养管理是杂种优势利用的一个重要环节。因为杂种优势的有无和大小,与杂种猪所处的生活条件有着密切的关系,应该给予杂种猪以相应的饲养管理条件,以保证杂种优势能充分表现。虽然杂种猪的饲养利用能力有所提高,在同样条件下,能比纯种表现更好,但是高的生产性能是需要一定物质基础的,在基本条件不能满足的情况下,杂种优势不可能表现,有时甚至反而不如低产的纯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