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9-08 07:25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5-20 01:48
原文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sù)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训练题
一、《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选自,孟子名,是战国时期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孟子反对,主张以统一天下,本文是一篇。
二、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得道( )寡( )天时( )地利( )
人和( )三里之城( )
郭( )环( )城非不高也( )池( )
兵革( )委( )去( )域( )
固( )威( )至( )畔( )
顺( )以( )故( )君子( )
三、翻译句子
1、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2、委而去之
3、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4、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四、阅读理解
1、本文阐述的主要观点(中心论点)是什么?得出的结论又是什么?表明了作者什么主张?
2、为什么说本文的观点(中心论点)是孟子"仁政"主张的具体表现?
3、孟子认为决定战争胜负的三要素是什么?其中起决定因素的是什么?
4、作者围绕中心论点,分别从哪两方面逐层论证?(用原文回答)
5、第二段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论证了什么?
6、地利在文中具体是指什么?"委而去之"是指什么人?
7、第三段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论证了什么?第三段用了什么句式?什么修辞?有什么作用?
8、"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这三个句子的顺序能否改变?为什么?战必胜的原因是什么?第四段用了什么句式?什么修辞?有什么作用?
11、孟子认为怎样才能得道?得道的结果怎样?最后一段有哪两种论证方法?
13、写出文中的两组排比句?
答案
一、《孟子·公孙丑》轲儒不义之战仁政短论
二、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施行仁政少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人心所向,内部团结周围三里(那样小)的城外城围城墙护城河武器装备
放弃离开*巩固震慑极点通"叛",背叛归顺、服从凭着所以得道者
三、翻译
能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2、(守城者)弃城而逃
3、管理百姓不能只靠划定的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4、所以(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
四、理解阅读
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仁政
2、在天时、地理、人和这三个因素当中,孟子认为人和是最重要的,也就是要赢得民心,赢得民心的前提是"得道",而这个"道"就是他一贯主张的"仁政"。所以孟子从"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说到"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实际上就是在说他的"仁政"主张。
3、天时地利人和人和4、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5、举例论证天时不如地利
6、城高池深兵革坚利米粟多失道者(守城者)
7、举例论证地利不如人和双重否定句:加强肯定语气,突出守城一方地理条件的优越排比:增强语言气势
8、不能从"域民"到"固国"到"威天下"是治国的顺序,必须做好前一阶段的事,才能有可能实现后一个目标,它们之间是递进的关系。
9、得道多助(施行仁政)
10、否定句排比从反面进一步强调"人和"的重要性
11、施行仁政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12、道理论证对比论证
13、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译文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比如一座)方圆三里的小城,只有方圆七里的外城,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却不能取胜。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啊。城墙并不是不高啊,护城河并不是不深啊,武器装备也并不是不精良啊,粮食供给也并不是不充足啊,但是,守城一方还是弃城而逃,这是因为作战的地理形势(再好),也比不上人心所向、内部团结啊。所以说:使百姓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其它的地方去,不能依靠划定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能施行“仁政”的君王,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能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支持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连内外亲属也会背叛他;支持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所有人都会归顺他。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属都反对背叛的君主,所以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如果)战斗就一定会取得胜利。
注释
三里之城:方圆三里的内城。
七里之郭:方圆七里的外城。郭:外城
环:围。
池:护城河。
如:比得上
兵革:泛指武器装备。兵,兵器。革,皮革制成的甲、胄、盾之类。
委而去之:弃城而逃。委,放弃。去,离开。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疆域的边界。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固,使、、、巩固。(动词的使动用法)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器的锐利。
得道:指能够施行治国的'正道,即行仁政。
至:极点
亲戚:内外亲属,包括父系亲属和母系亲属。
畔:通假字,同“叛”,背叛。
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所以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君子,这里指能行仁政的君主,即上文所说的“得道者”。
文学赏析
中心论点即篇首两句。孟子提出三个概念:天时、地利、人和,并将这三者加以比较,层层推进。
第一段作者提出中心论点用天时、地利、人和三者相互比较组成。中间两个“不如”相连,表示了递进关系,一个比一个重要。这样提出论点,更显得观点鲜明。
第二段,论证“天时地利人和”。以设置占天时者不能攻破占地利者为例,比较“天时”于“地利”的重要。“三里之城,七里之郭”说明城小而难攻;“环而攻之”说明攻城者攻势强大,占有战斗的主动权;“而不胜”说明攻方失败。战斗会以弱者胜、强者败告终,作者认为攻防之所以敢大军压境,是因为在“天时”上占了优势,但守方可凭借“地利”进行抵抗;攻方久攻不下,军心涣散,必然失败。这样令人信服地证明了“天时不如地利”这一论断的正确性。
第三段,论证“地利不如人和”。以拥有良好的地理条件而终不能守为例,比较“地利”与“人和”的轻重。“城高”、“池深”、“兵革坚利”、“米粟多”指明了守方具有优越的“地利”条件,本可以取得战争的最后胜利。但结果却“委而去之”,原因就在于内部不“和”,有好条件也发挥不了作用,反被虽无“地利”而有“人和”的攻者战胜,这就有力地说明了“地利不如人和”的道理。
第四段,作者用“故曰”二字,将上文提出的观点承接下来,展开论说。先用三个形式相同的否定定句说明“域民”、“固国”、“威天下”不能仅靠“天时”与“地利”的条件,从反面进一步强调了“人和”的重要性。作者正面意思就包含在下面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个论断里。这里所说的“道”,就是“仁政”。这个论断指出了“人和”的实质。接着又进一步推论,指出“寡助之至”会众叛亲离,而“多助之至”则天下归顺。一反一正,对比鲜明。最后以“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作结,将“人和”的重要意义论说得十分透彻,深化了文章的中心。
文章脉络清晰,结构严谨,气势通畅。且运用大量排比,增强语势,使论证更有说服力。
写作特色
文章善于运用设喻的方法。从文章末端看,孟子虽反对战争,却多次提到战争。这是为了迎合诸侯们的心理打个比方,以便有机会向诸侯们宣传自己的“仁政”主张。
文章析理精微,议论恢宏,气势奔放,阐明引申层层深入,逻辑性很强;还采用了排比的修辞方法,使文章语气强烈,具有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