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3 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9-09 09:35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25 13:28
7.33 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
孔子说:“如果说我是圣人或仁人,我怎么敢当?不过我有两个不厌倦是可以自诩的:努力践行不厌倦,教诲别人不厌倦。”公西华说:“这正是弟子们学不到的啊!”
从孔子这话,可见他不是死后才被尊为圣人,而是当时已经被尊为圣人了,所以才有这自谦之词。
为之不厌,是要求自己,诲人不倦,是帮助别人。我们辅导儿子功课,有时候还不耐烦呢!何况对别人?
公西华听懂了,老师的自谦之词,也是其极自负之处,这正是弟子们学不到的啊!圣人之道,就是日用常行,谁不晓得呢?不就是做不到吗?
日用常行,凡事彻底,勿忘勿助,至诚无息,厚德载物,悠远高明,大而化之,化育天地万物,圣仁之道也!
️赋能王解读️
哈喽哈喽,大家早上好!日更演讲,成就梦想!写作加演讲,七倍速成长!越付出,越富有。
咱先简单的回顾一下昨天讲的内容。
子曰:“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
说的是孔子说书本上的学问道理我懂的还可以,和别人差不多。但在生活中,身体力行做君子,我还没有什么心得体会,做的还不够。
我们说过这句话里面包含着前面我们讲到的“子以四教:文、行、忠、信”。文行忠信四个字的意思,如果印象不是很深刻的话,希望大家可以找到那一章,听一听我的讲解,或者说读一读那天的打卡内容。
从这一章我们知道所谓的君子,不是我的文学水平有多高,我读了多少本书等等,而是我能不能真正的做到知行合一。知道不是懂得,做到才是学到。
孔子都说自己还达不到做君子的标准,这是谦虚,也不是谦虚,为什么呢?因为只有自己知道自己还有很多缺点,还有很多做不到的地方。但对于我们普通大众来讲,对于孔子的弟子来讲,对于当时的人来讲,孔子已经封圣了,不单是君子那么简单了。
今天,我们讲的正是如此。
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
翻译成白话文就是孔子说:“如果说我是圣人或者仁人,那我怎么敢当啊?不过我有两个不厌倦是我能做到的,也是可以自诩的,一个是努力践行不厌倦,第二个就是教诲别人不厌倦。”
公西华马上回应说:“这正是我们这些弟子们学不到的呀!”
说到这里,不得不说一下什么是圣?什么是仁?
什么是圣呢?
孟子曾经给“圣”下过一个定义,叫“大而化之谓圣”。什么意思呢?就是把其美德发扬光大,进入化境,而且能教化天下,化育万物,这就是圣人。
这里的大而化之不是马马虎虎,粗心大意。如果那样理解,那就错了,孔子、孟子离我们现在也有2000多年了,往往以讹传讹,可能就理解错了。
再说仁。
张居正说过:“心德纯全叫做仁”,纯就是没有一点杂质、杂念,全就是没有遗漏。
这就是圣和仁的标准,把这个标准拿出来,大家想一想,我们有谁能够达到呀,我们战友们有没有能达到的呀?我相信都不敢说自己达到了。
孔老夫子本人照这个标准来衡量,他能达到吗?他真的不敢说自己也达到了,因为这是我们追求的境界,是我们一生的追求。
再和大家说一说,这里面出了三个词,一个是圣人,一个是仁者,还有一个是君子。
圣人是最高境界,我相信大家都知道了。我们儒家讲的圣人,其实他的地位就和道家里讲的仙,西方讲的佛,地位也就差不多了,这是最高境界。
圣的下一个境界是贤。贤者,谁是贤者呢?南怀瑾先生说是君子,君子就是贤者。
再下来是仁者。华杉解释,就是君子最下,接着是仁者,接着是圣人。
不管怎么说,想达到圣人、仁者、君子的境界都不容易。
因为在上一章,孔子还说自己做不到君子,“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大家还记得吗?
大家想一想,无论是仁者、君子还是圣人,境界都非常的高,不是我们一般人所能够达到的。
连孔子都说这种修养太高了,我还差得远,我不是圣人,也不是仁者。
但是我一辈子在追求仁的这条路上走,努力去做,而从来没有厌倦过。在学问上,永远的前进努力,也没有满足和厌烦的时候。这就是“为之不厌”,就是我虽然没有达到,但是我不后悔,不气馁,一直在努力,一直在路上。
同样孔老夫子,第二条就是他诲人不倦,前面我们也讲过了。
教诲他人的时候从来不厌倦,不是说我教你一遍你不懂,两遍你还不懂,第三遍我就不教了我就烦了,而是只要你想学,我就努力地来教,把我自己知道的东西用各种方式因材施教,教给你,让你听明白。
这两条看起来简单,但其实真正做起来真不容易,你真的能够完全做到了,那么你真的就是圣人,就是贤者,就是君子了。
为之不厌,是要求自己。我们以前讲过的君子求诸己,我们无论干什么,首先要要求自己,自己学到,自己做到,对自己要求比较高。
而这个高,其实也很简单,就是去做。每一事都要做到不偷懒不放弃。在《中庸》里讲,这叫至诚无息,无息是没有停息。不能说对这件事诚,对那件事不诚,对这个人诚,对那个人不诚,那都不是无息,至诚无息就是为之不厌。
《中庸》里讲,无息则博厚,就是厚德;载物则悠远,就是永续;传承则高明,就是活在他人想象之外。厚重博厚,悠远高明,这就是发扬光大,大而化之。
网上有段子,可以给这里做一个补充说明。
怎么说的呢?你的顿悟只是别人的常识,你的追求只是别人的起点。
就是我们千辛万苦好不容易顿悟得来的东西,其实在孔圣人眼里面只不过是他的常识罢了,那我们孜孜以求的,想要达到的境界,在孔老夫子那里也只是他的日常罢了,他就是这么做的。
再打个比方,比如说在过去贫穷的时代,吃顿饺子就好像过年了,过年才能吃一顿饺子。
现在我们天天吃饺子,只要你不嫌烦就是日常了,这就是生活境界的差距,那思想境界上也有,可以有这样一比。
再说一说,诲人不倦。诲人不倦,就是教诲他人永不厌倦。
想想容易不容易啊?其实不容易。比如说咱们给孩子辅导作业,看着孩子不会,是不是有时候还不耐烦啊?你怎么那么笨呢,你怎么这个样呢?这是对自己的孩子都可能不耐烦,何况对别人呢!
而孔子则以一种大仁大爱之心去对待别人,他有三千弟子。大家肯定可以想象的到,这三千弟子的品性,能力、条件,资质各个方面来讲都是不相同的,有像颜回这样的,一点就透,一说就通的。肯定也有比较愚笨的,怎么说也说不明白的,也有不省心的,像宰我一样白天睡大觉的。
不管怎么样,他都认真的去教,用各种办法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根据你的特点,用最合适的方式来教导,把自己的思想传递下去,传承下去。这个切切实实不简单。
其实也就是因为这两点,孔子在当时就已经封圣,就被别人称为圣人了。
子贡就说:为之不厌则是智,诲人不倦则是仁,智与仁兼具则为圣。
他的弟子公西华听了以后,就诚恳地赞叹说:您说的这两点,正是我们想学,但学不到、做不到的。
这是老师的自谦之词,也是老师的自负之处。
圣人之道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高深,就是日用常行,把懂得的道理践行起来。
我们说情绪管理,我们说正面管教,我们好多东西都要把它真正的用起来。道理大家都好像知道,但是孔子做得到,而我们普通人做不到。
孔子曾经提到过好多种圣人,在这里我们看孔子乃是“圣之时者”,所谓时者,不是说孔子时髦,时髦是后世才出现的名词。这个“时”是说孔子随时跟着时代走,不落伍,随时都在进步,随时晓得变,所以说他是圣之时者,他一生的努力都在朝这个方向,因为他“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就是在当时,他就知道他想恢复周公之礼,他想实现大同社会,他想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可能做不到,但是他并没有因此放弃应该尽的责任!
也就是说,我们无论是对自己的人生目标,或者是自己的事业,必须反省的地方。
普通人,都把一时的成就当事业,但了不起的人,进入圣贤境界的人所努力的则是千秋永恒的事业,孔子所努力的,就是永恒的事业,教化万民,所以他成了千古圣人第一。
我们这些战友们其实也应该好好的去对照一下,我们可能做不到圣人,做不到仁者,做不到君子,但是我们像孔子这样一直在努力,把成为君子,仁者作为毕生追求就可以了,到时候真的会求仁得仁,不用自暴自弃。
好的,今天这一章就解读到这里了,明天早晨六点半,我们来继续解读下一章。
子疾病,子路请祷。子曰:“有诸?”子路对曰:“有之。《诔》曰:‘祷尔于上下神祇。’”子曰:“丘之祷久矣。”
这里面就提到了神。不是子不语怪力乱神吗?为什么提到呢?我们明天详细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