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9-09 06:06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1-23 02:22
放生的重大意义
放生的重大意义,我们珍爱自己的生命,实际上动物也同样如此。有关放生护生之法,在佛经中记载颇多,在我国也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可能对于放生大部分人还不了解,以下放生的重大意义。
第一,放生是长寿的秘诀。
在座的各位都乐意放生,这对大家有极大的帮助,能让我们获得长寿。
为什么呢?因为,不管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谁都不愿意离开世间,都愿意一直生存在这个世界当中。这不仅是人类的共同想法,世间任何众生都是如此,包括放的这些飞禽,都愿意永远在自然界中自由自在地生活。正因如此,如果我们能长期放生,无疑会得到长寿的利益。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中说,长寿有十种秘诀,如自己不杀、劝别人不杀、赞叹不杀、放生护生等。既然我们都怕死,都愿意在这个世间多活一段时光,那就要牢牢记住,我今天所讲的这个秘诀——放生!
如果有人问:有什么办法能长寿呢?我们也要把这个千真万确的秘诀告诉他。如今世间很多科学家和学者通过各方面的研究,也证实了这样的教义。
第二,放生能让人们了知生命的重要性。
每一个人对自己的生命都特别珍爱,当生命受到危难时,只要能保住性命,连自己平时特别执著的家庭、财产、地位等都愿意舍弃或者付出。《华严经》中云:“诸根法中,命根为首。”因为在所有根当中命根最主要,所以只要命保得住,舍弃手臂、腿脚、眼睛、耳朵等肢体或器官也不要紧。但是为了肢体或器官舍弃命根,这谁都不愿意。
因此,各位都要珍惜生命!在这方面,大多数人眼光非常狭隘,只知道保护自己、保护人类,对其他生命却任意践踏。我希望大家能推己及人乃至所有生命,不仅要保护自己、保护人类,还要树立这样一种信念或者意识——每一个众生的生命都极其宝贵,其生命的价值和尊严不容抹煞。
第三,放生是实践菩萨精神的最佳方便。
作为大乘佛教徒,为了维护众生的生命,冒着生命危险也值得努力。在隋朝时,有一位很了不起的智舜禅师,他在外行脚时看中一山,便在山上搭茅棚住了下来。有一天他在屋中修行时,一只被猎人追捕的野鸡跑到他跟前,禅师便把它藏了起来。一会儿猎人追进屋中,并要求禅师把野鸡给他。禅师一直求他:这是生命,希望你能把它放生。猎人纠缠不休地说:这只野鸡是我的一盘菜,你必须给我。后来禅师拿出戒刀,割下自己的两只耳朵,当作一盘菜交给他。猎人特别惊讶,从此之后便皈依佛门、行持善法。
以前,很多禅师为了救护众生的生命,哪怕自己入监狱甚至付出生命也在所不惜,这方面有许多非常精彩的公案。
今天只讲这三条,希望大家能再三思维!也希望各位要考虑人类和地球的未来,而保护一切有生命的众生。现在人类在物质方面的.发展可以说是超级的,但从有些行为上看,善心和慈悲心却越来越弱,其实这对人类乃至赖以生存的地球是有害的,因此希望大家共同努力,让所有生命都获得自由、快乐。这不仅是佛教徒的责任,对所有寻求快乐、追求真理的人来讲,其责任都不可推卸
放生释义:
1、把捕获的小动物放掉。
2、一些买小鱼,泥鳅,小鸟放生的组织。
3、犹言给予活命。
4、北齐处理死囚方式之一。
5、方言。谓中途把别人丢开。
中国汉地的放生活动古已有之。狭义单指人命;广义则指一切人命与禽兽。体现了古人保护自然、爱护生命的精神。早在鲁国时期,中国汉地即有在特殊日子放生的说法,甚至已出现了专门捕鱼鸟以供放生的情况。
但持续、广泛的放生习俗的形成,还是在印度佛教传入中国之后。《金光明经·流水长者子品》记载释迦牟尼当年为流水长者子时护生、放生的事迹。
扩展资料:
根据佛教说法:
一、放生就是救命放生就是救护那些被擒、被抓、将被宰杀、命在垂危的众生的命,而众生最宝贵的就是自己的生命得以重拾生机,救他们的命,他们感激最深,所以功德至大!
二、放生就是还债人们今生及累劫以来所造的杀业早已无量无边,放生就是出钱、出力来救赎众生的性命,以偿还以前人们所积欠无数的杀债。
三、放生就是救急放生与其他的功德不一样,是救命在旦夕,随时将被宰杀的生命得以重拾生机,是千钩一发、刻不容缓的行动,就好像是医院的急诊急救一般,一个刹那、一全行动便可挽救成千上万无数的生命,所以功德至深。
放生的十八种意义:
放生就是救命 放生就是还债
放生就是救急 放生就是慈悲
放生就是觉悟放生就是实践
放生就是积极 放生就是方便
放生就是改命 放生就是解冤
放生就是消灾 放生就是治病
放生就是救亲 放生就是延寿
放生就是福善 放生能助西方
放生的由来:
“放生”一词出于大乘佛经,盛行于中国,也流行于日本、韩国、越南等地。放生的活动是佛教徙基于众生平等的慈悲精神以及轮回生死的因果观念,提倡救济众生。
放生的根据,佛教徒最熟悉的有两部佛经。一是《梵网菩萨戒经》,其中提到:“若佛子以慈心故,行放生业,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无不从之受生。是故六道众生皆是我父母,而杀而食者即杀我父母,亦杀我故身。一切地水,是我先身;一切火风,是我木体,故常行放生,生生受生。若见世人杀畜牲时,应方便救护,解其苦难,常教化讲说菩萨戒,救度众生。”“放生”一词出于大乘佛经,盛行于中国,也流行于日本、韩国、越南等地。放生的活动是佛教徙基于众生平等的慈悲精神以及轮回生死的因果观念,提倡救济众生。
另一部《金光明经》卷四《流水长者子品》,也提到有关释迦世尊行昔行菩萨道的一侧段记载,当时世尊名叫流水长者子,有一天他经过一个很大的池沼,时逢天旱,而且有人为了捕鱼,把上游悬崖处的水源堵塞,使池中水位急速下降。长者子眼见上万条大小鱼类濒临死亡边缘,又无法从其上游决堤引水,于是为了救活鱼群,不得已向当时国王请求派二十只大象,用皮囊盛水运到池中,直到池水满,并且饲以食料,方才救活鱼群。
《梵网戒经》是放生的理论根据,《金光明经》则是开设放生池的根据。其他大乘经如《六度集经》卷三,有赎鳖的放生记载;玄奘《大唐西域记》卷九,也讲到雁塔的故事。可见,放生是从戒杀而衍生的,也可以说,戒杀进一步必定是放生。戒杀仅是止恶,是消极的善行,放生救生才是积极的善行。因此在中国,从北齐萧梁以来,便提倡断肉食、不杀生,所以放生的风气渐渐的展开。梁武帝曾下诏禁止*生命以祭祀宗庙;梁代慧集比丘,自燃两臂游历诸州,以乞化所得赎生放生。隋天台智者大师发起开筑放生池,为被放的鱼类讲《金光明经》和《法华经》,又购买各类粮食饲予鱼鳖。唐肃宗乾元二年,诏天下立放生池八十一所,颜真卿撰天下放生池碑。宋真宗天禧元年,敕重修天下放生池。天禧三年,遵式奏以杭州西湖为放生池。天圣三年,知礼奏以南湖为放生池,于佛诞日为放生会。明代莲池大师是历代高僧中提倡放生最积极的一位。他在《竹窗二笔》中,写有《衣帛食肉》、《戒杀延寿》、《放生池》、《因病食肉》等篇;在《竹窗三笔》中,也有《杀生人世大恶》、《杀生非人所为》、《人不宜食众生肉》等文,鼓励戒杀放生。
对于放生的仪轨,宋代遵式《金园集》中有《放生慈济法门》,知礼《四明教行录》中有《放生仪》及《戒杀放生文》,这些都是放生仪轨。现在通用的《放生仪轨》也是依据《金光明经·流水长者子品》的大意而编纂的。
在举行放生仪式时,行在放生处设香案,准备净水与杨枝,中间供奉观世音菩萨像。维那举腔“杨枝净水”香赞,主法者拈香礼佛;其次,念三遍“衔薮蟊 凼酪羝腥”,主法者举杯说“菩萨柳头甘露水,能令一滴遍十方,腥膻垢秽尽蠲除,令此坛场悉清净”后,大众同念《大悲咒》,给那些动物洒净。洒净后,大众念《心经》、主法者再为动物开示佛法,并且传授三归依,大众同念忏悔偈、三归依偈、发愿偈。然后,主法者再次说法,大众唱“胎卵湿化”赞,念佛绕生灵处三周,最后回向。举行仪轨完毕后,将动物送归大自然,让它们恢复生命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