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9-06 06:09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1 19:58
多地鼓励农民进城买房并为其提供相应的优惠和补贴。但是需要考虑的问题很多的问题包括,农民进城后的就业问题,医疗问题,社会保障问题,子女教育问题,原耕地的种植问题等。
就业问题。虽然鼓励农民进城买房,但是农民依靠微薄的种地收入是无法购买房屋的。需要在城市获得相应的工作,才可以做到可持续的发展。但是随着科技水平的发展,城市对工作人员要求更高的文化知识,体力劳动逐渐被替代,农民进城务工的可持续性降低。这类问题是农民进城购房的关键。
医疗问题。解决了农民的就业问题,就需要解决医疗问题了。农村医疗和城市医疗的系统是不同的,有着特有的缴费方式和使用方式。所以只有两个系统互通互用或者解决农民的城镇医疗。有病可医,大病不贵,解决后顾之忧才可以吸引更多的农民前往城市买房。
社保问题。农民城市里买房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养老。能够晚年在城市中生活,否则买房的意义不大。农村养老和城市养老又是不同系统。农民在城市中获得稳定的工作和稳定养老金是非常困难的。
教育问题。农村的教育资源和城市的教育资源之间存在巨大的差异。很多的农村父母为了孩子的未来都会想办法送孩子去城市里上学。而这次仿佛就是最好的机会,买了房牵了户口就会获得城市的教育资格。但是好的学校毕竟是少数,生源数量也是有限的。所以教育公平问题是必须要解决的。
耕地问题。农民进城买房后,荒废下来的耕地谁来种植。如果还有由原农民继续种植,他们的户口无法迁入城市,以上的医疗,社保和教育问题就无法解决了。如果承包给其他人种植,进城后农民的收入会减少。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1 19:58
我觉得需要考虑这些农民买房之后的贷款压力问题,同时也需要真正评估这些农民是否有买房的能力。
对于部分城市来说,因为很多城市的房地产行情并不好,当地的房地产开发商的资金压力也非常大,为了进一步稳定当地的房地产行情,很多城市可能会推出各种鼓励买房的措施,有些城市甚至会通过各种方式鼓励农民进城买房。在农民买房的时候,农民甚至可以用自己的农作物来抵扣购房款。这些措施看似有利于农民买房,但如果我们盲目鼓励都没买房的话,我们根本就没有办法保障农民是否有正常的贷款偿还能力,这也意味着房地产行情的风险可能会被转嫁到5年甚至10年之后,所以这个措施只能称得上是饮鸩止渴。
我们需要考虑农民的贷款偿还能力。
因为农民群体本身的收入并不高,很多人甚至根本就没有固定的收入来源。在这种情况之下,除非农民群体可以全款买房,不然农民群体申请个人住房贷款的形式可能并不靠谱,我们也需要综合考虑农民群体的贷款偿还能力,千万不要单纯为了鼓励农民买房而买房。
我们也需要考虑农民买房的税费减免问题。
当一个农民本身具备买房的能力之后,我们需要给农民群体推出更多的福利优惠。这个优惠不仅集中在农民群体的税费减免问题上,我们也需要通过各种购房补贴的方式让农民群体真正获得相应的购房权益。
最后,并不是所有的农民都适合在城市里买房。当需要缓解房地产行情压力的时候,我们可以鼓励农民群体到城市买房。但如果今后需要鼓励农民群体回乡创业的时候,我们不能指望这些已经在城市买房的农民重新回到乡村,所以我们需要综合评估是否要积极鼓励农民群体到城市买房。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1 19:59
“需要考虑的问题:期房还是现房+资金支付问题+后续发展问题 按照目前农民进城买房的*举措来看,整体上对于农民还是比较友好的”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1 20:00
部分城市推出鼓励农民进城买房的*举措,这不仅需要考虑相关的房子交付问题,还要考虑到农民的资金支付问题,更加需要注意的是房子购买以后的发展问题。由于农民买房之后肯定会长期在县城居住,这也就意味着小区的设施肯定要弄好,而且社区周边的氛围也得搞搞,更加需要注意的是医疗和教育等基础设施一定要下功夫去做。考虑好这些问题以后,推出鼓励农民进城买房的*举措就是正确的。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1 20:00
眼下,鼓励农民进城买房的*大多集中在县城。从人口流动特征看,我国农业人口转移逐渐呈现出从跨省流动向省内流动变化的新特点,“就近城镇化”成为发展趋势。相较于大中城市,农民对县城有更强烈的地缘亲近性,但不少县城存在产业发展滞后、提供就业岗位有限等“硬伤”。目前,国家已出台*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应当加紧落实,提高县城户籍“含金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