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借孔文子的谥号阐发了文的含义,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9-07 05:04
我来回答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6 03:21
原文是: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意思是说文的含义是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敏的大概意思是说善于领悟的意思,是很难做到的,比如说颜回就说回虽不敏,仲弓说雍虽不敏(表谦虚)。然后好学和不耻下问都不难理解。
但是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我觉得是,端正态度,摆出一个踏踏实实的文的姿态,不高不低,不夜郎自大,亦不妄自菲薄,而是端端正正的,善于求教,同时自身要善于领悟道理,要勤劳好学,这就可以谓之“文”了。
以上全部原创,望您参考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6 03:21
文,字义是:纹饰。与质(就是元型)相对。用于人就是后来说的修养,修养的好叫贤,贤并有丰功于民(就是全体的个人集合),叫圣。评价人称“文”,古人比较吝惜,不轻易许,尤其是盖棺定论,需为人,为后人榜样。
子的解释:敏,字形是敲打(或指点)感觉比较灵敏期的女人(坐月子),敏而好学,就是非常快捷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或至少解决问题的困惑)。
不耻下问是扩大吸收、丰富自身修养的范围。
两句都是讲提升修养与完善修养,所以可谥为“文”(千年之后最高谥号又有新发展,叫“文正”)。
道理是实至名归,群众的眼睛是铮明瓦亮地,人走了,正面、积极的思想行为是会活在后人的脑袋瓜儿里,传承弘扬地。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6 03:22
子贡问道:“孔文子为什么被谥为‘文’呢?”孔子说:“他聪明好学,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不以为耻,所以被谥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