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9-08 19:04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5-20 03:09
公元1776年19岁的阿旺丹德尔告别故乡,越过青藏高原,来到被誉为藏区六大佛海丛林之一的拉萨哲蚌寺,24年之后,名扬康藏的阿旺丹德尔回到阿拉善。从72岁开始,笔耕8年,用蒙、藏、古梵文完成了40多部作品,成为阿拉善300年来最有影响的历史文化名人。阿旺丹德尔是阿拉善历史上的文化奇人。他7岁出家巴彦浩特延福寺,19岁远赴*,24年之后,被授予最高学衔—拉隆巴,相当于今天的博士。回到阿拉善之后, 用蒙、藏古梵文完成了40多部作品。在本期节目中,牛仔金鸿君继续在阿拉善戈壁洞窟里捕捉智者的身影。在秀美的福因寺里寻找阿旺丹德尔的踪迹。
阿旺丹德尔是一位精通蒙文、藏文及古梵文的学者和佛学大师。在国际学术界享有盛誉。上期节目中,我们解开了阿旺丹德尔众口不一的出生地之谜,又追随到大师出家的延福寺。在这座古庙中苦修12个春秋之后,阿旺丹德尔告别故乡,前往*。
1776年阿旺丹德尔到达了*。在拉萨名刹哲蚌寺苦修24年,掌握了五明学,包括以语言文字为主的声明,以工艺技术历算为主的工巧明;以医学为主的医方明;以思辩规则学为主的因明;以阐明佛教为主的内明。以优异的成绩领先于全藏佛理大统考,技压群雄,一鸣惊人,被授予*佛学院制中的最高学衔拉隆巴。1800年42岁的阿旺丹德尔回到故乡,成为福因寺及阿拉善历史上的第一位拉隆巴。
行走在阿拉善大地上,看着满眼的荒凉,忽然想起“千字文”里面的第一句“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其实荒凉本身就是一种美,是繁华过后的回归。
在距阿拉善左旗巴彦浩特镇西北60公里的地方有一座大山,当地人称之为苏木图,汉语的意思是有庙的地方。但谁也没有见到喇嘛出现。传说阿旺丹德尔在这里修行过。我决定去看个究竟。
有人认为这洞窟是西夏人留下的,也有人说是蒙古人的,没有人说的清楚,我只能眼看着无数的历史寂寞在蓝天上默然划过。洞窟如此之多,不知是哪年哪月哪里的苦行僧含辛茹苦修建成的。然后,一个又一个,一代接一代,飘然而来,悄然而去。留下了佛台,留下了壁画。而对于我这样的普通游人来说,则是留下了一个远年的标识,一个游牧民族精神皈依的佐证,一个长久的属于戈壁的希望。
满腹经纶的阿旺丹德尔在静谧的大漠深处卧薪尝胆,苦苦修行,追求着佛的最高境界。大漠的风沙和佛的灵光历练滋润着阿旺丹德尔,他的人生也因此而不再平凡。